第二框 征稅和納稅導學案
(2)①增強納稅人意識,自覺依法納稅;②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國家和人們的利益。③自覺同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
【課后拓展學案】1—5:bbaaa 6—7:bc
8.(1)在我國,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就整體而言公民納稅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務也越多。
(2)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公民依據其收人和規定稅率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務。因而就每個公民來說,他所享有的公共服務與其納稅的多少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六、疑難探究:
比較四種違反稅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是它們都沒有向國家交納稅款,都是違反稅法的行為。都應受到制裁。不同點在于違反稅法的手段方式不同。偷稅用隱瞞欺騙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欠稅以拖延的方式逃避納稅;騙稅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惠;抗稅是以對抗的方式,直接拒絕納稅。在這些違反稅法規定的行為中,偷稅、騙稅采用的方式比較隱蔽;而欠稅、抗稅則比較直接明顯。
4、易錯易混:
(1)不同性質國家的稅收,其分配主體都是國家,稅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示: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稅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確定就不能改變。(提示:固定性是指不經過國家批準不能隨意改變,不是不能改變)
(3)在我國,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納稅人,人人都應該具有“納稅人”意識。(提示: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納稅人)
(4)每個公民的所有收入都要交納個人所得稅。(提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個人所得)
增值稅計稅方法:增值稅=商品銷售額×稅率-上一環節已繳稅金。
舉例:某服裝廠從紡織廠購進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項包括:布料的銷售價850元,增值稅金144.5元(850×17%)。該增值稅金由紡織廠上繳并在開具給服裝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加以注明。服裝廠將這批布料加工成服裝出售給商店,其銷售價為1500元。請問服裝廠應交納的增值稅是多少?
教師點撥:服裝廠應繳納的增值稅=1500×17%-144.5=110.5元;或者=(1500-850)×17%=110.5元。織布廠繳納的增值稅由產品使用者――服裝廠直接負擔。由此可見,增值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產品銷售價-原材料價)為征稅對象的,它的直接負擔者是下一環節的購買者。如織布廠的布的增值稅由服裝廠負擔,服裝廠的服裝的增值稅由百貨商場負擔。
(二)非選擇題
13.(必做題,限時10分鐘,本題10分)
自XX年3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1600元提高到XX元,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占全國職工人數的比例將由50%左右降至30%左右,大部分工薪收入者因收入達不到減除費用標準而免于繳稅,中等收入者稅負也將大大減輕。這樣既可滿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需要,也統籌兼顧了財政承受能力,并體現了重點照顧中低收入者的政策調整意圖。
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提高個稅起征點的意義?
9.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國家提高個稅起征點,有利于減輕中低收入者的個稅負擔,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2)個人所得稅對于調節個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個稅起征點,有利于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