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教學案1
2、公有制主體地表現在兩個方面:(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就全國而言,有的地區和有的產業可以的有所差別。(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3、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居支配地位。
4、公有制實現形式: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形式都可以采用,如改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要使用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它有利于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非公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
2、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①從根本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客觀規律決定的,個體、私營等非公制經濟發展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相適應的。②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③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對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活躍市場,增加財政收入,提高綜合國力等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①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
②具體來說是由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社會主義初級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性相適應,符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③實踐證明,它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公司經營
(一)企業
1、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2、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按照所有制性質分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混合所制企業;按組織形式分為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
3、企業的兼并和破產
(1) 企業兼并和破產含義
(2)企業兼并和破產具有重要意義,記憶時要分清,其目的都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活力。
(二)公司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1、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并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企業法人。公司的基本特征是由法定數額的股東組成。
2、我國除國有獨資公司外,法定公司形式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他們的共同特征是“有限”和“合股”,另外它們的共同點還有:都是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公司都設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即設有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董事會,執行機構----總經理,監督機構-----監事會(它們的不同點詳見課本43頁)。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主要區別就是資本是否劃分為等額股份,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公開向社會募股集資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
3、公司經營
(1)公司經營:指公司為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并獲取利潤而進行的所有活動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