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教學案1
【誤區警示】(1)公有資產占優勢不等于國有資產占優勢,公有資產不僅包括國有資產,還包括集體資產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2)公有資產占優勢,并不是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是就全國的而言的,有的地區和行業可以有所差別,不能搞“一刀切”,應實事求是。【辨析比較】正確認識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公有制主體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就全國而言,有的地區和有的產業可以的有所差別。二是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居支配地位。【誤區警示】公有制實現形式不等于公有制。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公有制是以國家或集體占有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社會宏觀角度對生產資料占有形式的界定;公有制實現形式是指公有制經濟在微觀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指資產的經營方式或組織形式,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多樣化。【誤區警示】(1) 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的主要區別是是否以雇傭勞動為基礎。(2) 中外合資經濟、中外合作經濟并等于外資經濟,只的其中的外商投資部分才是外資經濟。【知識拓展】當前要積極促進非公制經濟的健康發展:①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非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②完善政策,消除非公制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放寬市場準入,實現公平競爭。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服務和管理,為非公的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保護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并引導其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經營,提高自身素質。 【聯想發散】當前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一是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堅持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二是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依法保護各類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并其實行引導、監督、管理,使二者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全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知識拓展】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具有獨立性,學校、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及總公司下設的分廠、車間不是企業;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疑難突破】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值規律的作用,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必然的。(2)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優化企業結構,發展市場經濟的有力杠桿;兼并和破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都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活力。【辨析比較】法人、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法人代表的區分(1)“法人”與“自然人”相對,自然人是以生命或血緣為存在特征的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人。“法人”只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它不是具有生命的“人”,而是在法律上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2)“企業法人”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法人。“非企業法人”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它們是“法人”,但它們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從事國家管理或社會公益活動。(3)“法人代表”只是法人的代表人,仍然是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