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要講原則(通用5篇)
交友要講原則 篇1
交友要講原則 --(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交友的三條原則;使學生了解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方式。
教學重點
交友的三條原則。
教學難點
交友的三條原則。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舉例說明友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導入新課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友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好的生活需要友誼,大家都想獲得友誼,獲得更多的友誼。
請看小品。
人物:小明、青年、兩個壞學生、兩個警察。
情節:小明放學后,被兩個壞學生攔住搶錢,高個子青年解圍。小明感激不盡,視其為恩人,并交為朋友。平時和男青年吃喝玩樂,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負,都讓青年幫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機,讓小明幫助藏起來,小明幫助藏了起來。案發后,兩人均被警察抓走。
請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個小品說明在交友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講授新課
交朋友,建立友誼,要有自己的選擇,要經過自己認真的思考。交朋友時,要交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幫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學習方面的、可以是技能方面的。總之,是能使自己上進。這樣的朋友是應該多交的,我們把這種能夠幫助自己上進的朋友稱為益友。
那么,哪些朋友可以稱為益友呢?在你心目中,益友應該是怎么樣的呢?請同學們說一說。
我國古代教育家認為益友分為三類:
益者三友 影響方面
友直 正直的人 品行上
友諒 誠實守信的人 責任心
友多聞 有學問的人 知識上
這個標準是古人總結的,那么發展到現代,有沒有變化呢?
變化是有的,正像同學講到的那些,但其中的實質是不變的。那就是“能幫助自己上進”。我們每個人要選擇益友,善交益友。
第一,善交益友。(板書)
我們提出善交益友后,應該同時給自己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斷的完善自我。為什么呢?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從品德、學識、技能等各方面提高,才能成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否則,你想想,別人喜歡和你交朋友嗎?
在剛才的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交那些對自己行為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結交了這樣的人做朋友,不會“幫”你,反而會“損”你、“害”你。
我們把這種對自己道德品行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稱為損友。
孔子也發表過對損友的見解。
損者三友
友辟:心術不正的人
友柔:華而不實的人
友佞:阿諛奉承、花言巧語、諂媚的人
我們的生活要求高質量的生活,我們的友誼也需要高質量的友誼,與益友交往是高質量的,與損友交往則是低質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損友。
第二,不交損友。(板書)
提問:在交往過程中,有些朋友喜歡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的錯誤,批評你。你是否喜歡這種朋友呢?
這種朋友,我們稱為諍友。他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問題,指出批評,這是非常難得的。陳毅元帥曾說過“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我們在交往中,應樂于和這種朋友交往。
第三,樂交諍友。(板書)
這種坦誠的批評可以使你擁有更清醒的頭腦,可以讓你進步更快。朋友之間不能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是不真實的,不真誠的。缺少內心交流的友情,自然就不會牢固。
另外交往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四,注意:(板書)
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難長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難廣泛
不能“哥們兒義氣”——易入歧途
以自我為中心,讓別人聽你的,為你服務……都會產生不平等交往的傾向,失去交往的基礎,人們都不喜歡與這種人交往,就算發生了友誼,也不一定能長久。
如果交往過程中交往的圈子太小,只限于一兩個人或某幾個人的話,那么你就會失去和更多同學交往的機會,不能夠獲得廣泛的友情。
在中學生交往過程中,容易受影視作品影響,出現“哥們兒義氣”,這樣根容易走入歧途。
有這樣一名中學生鄭某,放學途中,由于車速過快,剎車不靈,與外校一名同學劉某相撞,雖然雙方的車和人均無損傷,但因撞車責任產生糾紛,結果,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反而釀成了2死8傷的惡性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這個例子值得大家思考。
中學生交友中,認為不講哥們兒義氣就不夠朋友,是錯誤的思想。如果這樣,既害自己又害他人,同時還有損集體,因此應堅決杜絕這種想法。
鞏固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結交朋友的三條原則,以及交友中應注意的事項,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希望大家在交往中好好注意。結合自己的交往事例,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這些原則,不符合的要做一些調整。
布置作業
教學板書
三、交友原則
第一,善交益友。
第二,不交損友。
第三,樂交諍友。
第四、交往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難長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難廣泛
不能“哥們兒義氣”——易入歧途
交友要講原則 篇2
介休市五中 李秀萍
知識點:交友要講原則;交友還應該注意的問題
能力點:仿照“交友還應注意的問題”的格式,每人總結一句應注意的問題。
思品點:全部
教學重點:交友的基本原則
教學難點 :不交損友;樂交諍友
學法指導:討論 質疑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及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共同上一節思想政治課。我希望上了這節課后,我和大家能成為好朋友,你們愿意不愿意?
(注:本節課是一節“送教下鄉”課,老師與學生還是陌生人。)
你們都愿意和老師交朋友,我給你們的交友能力打個分數。猜猜看,老師可能打多少分?
老師給你們打50分——不及格。
大家都不明白為什么,是嗎?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則信息:
從對犯錯誤的少年調查表明,因為交友不慎而犯錯誤的人數,男生為83%,女生為73%。
這則信息對我們的交友問題提出了警告,象你們今天這樣,認識了一個人還不到十分鐘就同意和她交朋友,這樣很容易犯交友方面的錯誤。
二、認定目標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交友要講原則”,以及“在尋求友誼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那些問題。”同學們學了這部分內容以后,交友能力將會獲得很大的提高。
三、導學達標
(一)善交益友
出示自學提綱
1.自學內容:善交益友
2.自學任務
a.自己看書,找出重點概念
b.思考:你的益友是誰?你為什么稱他為益友?
c.思考:你是別人的益友嗎?為什么?
3.時間:5分鐘
4.測評討論以上問題。
(二)不交損友
出示自學提綱
1.自學內容:不交損友
2.自學任務
a.自己看書,找出重點概念
b.思考:咱們班是否有同學交上損友?
c.思考:怎樣做就不會交到損友?
3.時間:5分鐘
4.測評討論以上問題。
(三)樂交諍友
出示自學提綱
1.自學內容:樂交諍友
2.自學任務
a.自己看書,找出重點概念
b.思考:你有幾個諍友?他們給你提出過哪些批評意見?
c.思考:你是別人的凈友嗎?你給他們提出過那些批評意見?
3.時間:5分鐘
4.測評討論以上問題
(四)在尋求友誼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那些問題
1.找出書上列舉的有關問題
2.出示投影,以下現象分別反映交友中的什么問題?
a.有的人把友誼僅僅限于兩三個人的小圈子內,而不愿與其他同學建立友誼。
b.某單位工人張鵬,一天下班后看見自己的一個朋友在與人廝打,他不由分說,上去就和朋友打起來。朋友見此,悄悄溜走,他卻被“110”當作同案犯抓了起來。此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朋友是因為偷了他人的東西才與人廝打。可是,由于他沒有證據證明,只能當作盜竊同伴的嫌疑犯被拘留審查。
c.王林與李文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在班里聊天,王林以李文個子矮小開玩笑,逗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
答案:以上三個材料分別反映了交友中的三個問題,
即:圈子太小難建廣泛友誼
哥們義氣不是真正的友誼
以我為中心難建長久友誼
2.討論:
按照教材中的表述格式,講述自己在交友中的一件事,把交友中存在的問題概括成一句話。
交友要講原則 篇3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交友的三條原則;使學生了解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方式。
教學重點
交友的三條原則。
教學難點
交友的三條原則。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舉例說明友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導入 新課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友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好的生活需要友誼,大家都想獲得友誼,獲得更多的友誼。
請看小品。
人物:小明、青年、兩個壞學生、兩個警察。
情節:小明放學后,被兩個壞學生攔住搶錢,高個子青年解圍。小明感激不盡,視其為恩人,并交為朋友。平時和男青年吃喝玩樂,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負,都讓青年幫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機,讓小明幫助藏起來,小明幫助藏了起來。案發后,兩人均被警察抓走。
請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個小品說明在交友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講授新課
交朋友,建立友誼,要有自己的選擇,要經過自己認真的思考。交朋友時,要交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幫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學習方面的、可以是技能方面的。總之,是能使自己上進。這樣的朋友是應該多交的,我們把這種能夠幫助自己上進的朋友稱為益友。
那么,哪些朋友可以稱為益友呢?在你心目中,益友應該是怎么樣的呢?請同學們說一說。
我國古代教育家認為益友分為三類:
益者三友 影響方面
友直 正直的人 品行上
友諒 誠實守信的人 責任心
友多聞 有學問的人 知識上
這個標準是古人總結的,那么發展到現代,有沒有變化呢?
變化是有的,正像同學講到的那些,但其中的實質是不變的。那就是“能幫助自己上進”。我們每個人要選擇益友,善交益友。
第一,善交益友。(板書)
我們提出善交益友后,應該同時給自己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斷的完善自我。為什么呢?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從品德、學識、技能等各方面提高,才能成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否則,你想想,別人喜歡和你交朋友嗎?
在剛才的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交那些對自己行為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結交了這樣的人做朋友,不會“幫”你,反而會“損”你、“害”你。
我們把這種對自己道德品行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稱為損友。
孔子也發表過對損友的見解。
損者三友
友辟:心術不正的人
友柔:華而不實的人
友佞:阿諛奉承、花言巧語、諂媚的人
我們的生活要求高質量的生活,我們的友誼也需要高質量的友誼,與益友交往是高質量的,與損友交往則是低質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損友。
第二,不交損友。(板書)
提問:在交往過程中,有些朋友喜歡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的錯誤,批評你。你是否喜歡這種朋友呢?
這種朋友,我們稱為諍友。他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問題,指出批評,這是非常難得的。陳毅元帥曾說過“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我們在交往中,應樂于和這種朋友交往。
第三,樂交諍友。(板書)
這種坦誠的批評可以使你擁有更清醒的頭腦,可以讓你進步更快。朋友之間不能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是不真實的,不真誠的。缺少內心交流的友情,自然就不會牢固。
另外交往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四,注意:(板書)
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難長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難廣泛
不能“哥們兒義氣”——易入歧途
以自我為中心,讓別人聽你的,為你服務……都會產生不平等交往的傾向,失去交往的基礎,人們都不喜歡與這種人交往,就算發生了友誼,也不一定能長久。
如果交往過程中交往的圈子太小,只限于一兩個人或某幾個人的話,那么你就會失去和更多同學交往的機會,不能夠獲得廣泛的友情。
在中學生交往過程中,容易受影視作品影響,出現“哥們兒義氣”,這樣根容易走入歧途。
有這樣一名中學生鄭某,放學途中,由于車速過快,剎車不靈,與外校一名同學劉某相撞,雖然雙方的車和人均無損傷,但因撞車責任產生糾紛,結果,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反而釀成了2死8傷的惡性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這個例子值得大家思考。
中學生交友中,認為不講哥們兒義氣就不夠朋友,是錯誤的思想。如果這樣,既害自己又害他人,同時還有損集體,因此應堅決杜絕這種想法。
鞏固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結交朋友的三條原則,以及交友中應注意的事項,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希望大家在交往中好好注意。結合自己的交往事例,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這些原則,不符合的要做一些調整。
布置作業
教學板書
三、交友原則
第一,善交益友。
第二,不交損友。
第三,樂交諍友。
第四、交往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難長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難廣泛
不能“哥們兒義氣”——易入歧途
交友要講原則 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交友的三條原則;使學生了解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方式。
教學重點
交友的三條原則。
教學難點
交友的三條原則。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舉例說明友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導入 新課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友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好的生活需要友誼,大家都想獲得友誼,獲得更多的友誼。
請看小品。
人物:小明、青年、兩個壞學生、兩個警察。
情節:小明放學后,被兩個壞學生攔住搶錢,高個子青年解圍。小明感激不盡,視其為恩人,并交為朋友。平時和男青年吃喝玩樂,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負,都讓青年幫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機,讓小明幫助藏起來,小明幫助藏了起來。案發后,兩人均被警察抓走。
請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個小品說明在交友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講授新課
交朋友,建立友誼,要有自己的選擇,要經過自己認真的思考。交朋友時,要交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幫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學習方面的、可以是技能方面的。總之,是能使自己上進。這樣的朋友是應該多交的,我們把這種能夠幫助自己上進的朋友稱為益友。
那么,哪些朋友可以稱為益友呢?在你心目中,益友應該是怎么樣的呢?請同學們說一說。
我國古代教育家認為益友分為三類:
益者三友 影響方面
友直 正直的人 品行上
友諒 誠實守信的人 責任心
友多聞 有學問的人 知識上
這個標準是古人總結的,那么發展到現代,有沒有變化呢?
變化是有的,正像同學講到的那些,但其中的實質是不變的。那就是“能幫助自己上進”。我們每個人要選擇益友,善交益友。
第一,善交益友。(板書)
我們提出善交益友后,應該同時給自己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斷的完善自我。為什么呢?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從品德、學識、技能等各方面提高,才能成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否則,你想想,別人喜歡和你交朋友嗎?
在剛才的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交那些對自己行為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結交了這樣的人做朋友,不會“幫”你,反而會“損”你、“害”你。
我們把這種對自己道德品行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稱為損友。
孔子也發表過對損友的見解。
損者三友
友辟:心術不正的人
友柔:華而不實的人
友佞:阿諛奉承、花言巧語、諂媚的人
我們的生活要求高質量的生活,我們的友誼也需要高質量的友誼,與益友交往是高質量的,與損友交往則是低質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損友。
第二,不交損友。(板書)
提問:在交往過程中,有些朋友喜歡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的錯誤,批評你。你是否喜歡這種朋友呢?
這種朋友,我們稱為諍友。他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問題,指出批評,這是非常難得的。陳毅元帥曾說過“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我們在交往中,應樂于和這種朋友交往。
第三,樂交諍友。(板書)
這種坦誠的批評可以使你擁有更清醒的頭腦,可以讓你進步更快。朋友之間不能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是不真實的,不真誠的。缺少內心交流的友情,自然就不會牢固。
另外交往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四,注意:(板書)
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難長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難廣泛
不能“哥們兒義氣”——易入歧途
以自我為中心,讓別人聽你的,為你服務……都會產生不平等交往的傾向,失去交往的基礎,人們都不喜歡與這種人交往,就算發生了友誼,也不一定能長久。
如果交往過程中交往的圈子太小,只限于一兩個人或某幾個人的話,那么你就會失去和更多同學交往的機會,不能夠獲得廣泛的友情。
在中學生交往過程中,容易受影視作品影響,出現“哥們兒義氣”,這樣根容易走入歧途。
有這樣一名中學生鄭某,放學途中,由于車速過快,剎車不靈,與外校一名同學劉某相撞,雖然雙方的車和人均無損傷,但因撞車責任產生糾紛,結果,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反而釀成了2死8傷的惡性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這個例子值得大家思考。
中學生交友中,認為不講哥們兒義氣就不夠朋友,是錯誤的思想。如果這樣,既害自己又害他人,同時還有損集體,因此應堅決杜絕這種想法。
鞏固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結交朋友的三條原則,以及交友中應注意的事項,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希望大家在交往中好好注意。結合自己的交往事例,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這些原則,不符合的要做一些調整。
布置作業
教學板書
三、交友原則
第一,善交益友。
第二,不交損友。
第三,樂交諍友。
第四、交往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難長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難廣泛
不能“哥們兒義氣”——易入歧途
交友要講原則 篇5
介休市五中 李秀萍
知識點:交友要講原則;交友還應該注意的問題
能力點:仿照“交友還應注意的問題”的格式,每人總結一句應注意的問題。
思品點:全部
教學重點:交友的基本原則
教學難點 :不交損友;樂交諍友
學法指導:討論 質疑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及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共同上一節思想政治課。我希望上了這節課后,我和大家能成為好朋友,你們愿意不愿意?
(注:本節課是一節“送教下鄉”課,老師與學生還是陌生人。)
你們都愿意和老師交朋友,我給你們的交友能力打個分數。猜猜看,老師可能打多少分?
老師給你們打50分——不及格。
大家都不明白為什么,是嗎?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則信息:
從對犯錯誤的少年調查表明,因為交友不慎而犯錯誤的人數,男生為83%,女生為73%。
這則信息對我們的交友問題提出了警告,象你們今天這樣,認識了一個人還不到十分鐘就同意和她交朋友,這樣很容易犯交友方面的錯誤。
二、認定目標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交友要講原則”,以及“在尋求友誼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那些問題。”同學們學了這部分內容以后,交友能力將會獲得很大的提高。
三、導學達標
(一)善交益友
出示自學提綱
1.自學內容:善交益友
2.自學任務
a.自己看書,找出重點概念
b.思考:你的益友是誰?你為什么稱他為益友?
c.思考:你是別人的益友嗎?為什么?
3.時間:5分鐘
4.測評討論以上問題。
(二)不交損友
出示自學提綱
1.自學內容:不交損友
2.自學任務
a.自己看書,找出重點概念
b.思考:咱們班是否有同學交上損友?
c.思考:怎樣做就不會交到損友?
3.時間:5分鐘
4.測評討論以上問題。
(三)樂交諍友
出示自學提綱
1.自學內容:樂交諍友
2.自學任務
a.自己看書,找出重點概念
b.思考:你有幾個諍友?他們給你提出過哪些批評意見?
c.思考:你是別人的凈友嗎?你給他們提出過那些批評意見?
3.時間:5分鐘
4.測評討論以上問題
(四)在尋求友誼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那些問題
1.找出書上列舉的有關問題
2.出示投影,以下現象分別反映交友中的什么問題?
a.有的人把友誼僅僅限于兩三個人的小圈子內,而不愿與其他同學建立友誼。
b.某單位工人張鵬,一天下班后看見自己的一個朋友在與人廝打,他不由分說,上去就和朋友打起來。朋友見此,悄悄溜走,他卻被“110”當作同案犯抓了起來。此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朋友是因為偷了他人的東西才與人廝打。可是,由于他沒有證據證明,只能當作盜竊同伴的嫌疑犯被拘留審查。
c.王林與李文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在班里聊天,王林以李文個子矮小開玩笑,逗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
答案:以上三個材料分別反映了交友中的三個問題,
即:圈子太小難建廣泛友誼
哥們義氣不是真正的友誼
以我為中心難建長久友誼
2.討論:
按照教材中的表述格式,講述自己在交友中的一件事,把交友中存在的問題概括成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