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案(精選4篇)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案 篇1
政治必修一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 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理解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和主體地位的體現,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依據;
能力目標: 提高全面分析問題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分出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結合事例說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表現與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教學方法
講授法為主,同時談話討論探究方法相結合
教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用一些圖片展示中國當代經濟的發展。
【導入新課】引出一國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制度的關系,從而引出本框題要學習的內容,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講授新課】
一、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對這一內容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 第一是要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即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由此明確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否定了過去在所有制關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純而又純”的單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同時要堅持公有制的基礎性地位。
再者,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堅持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一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原理,一是堅持這一制度的作用。 這項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具體說來 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既然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這樣,那么,接著我們來學習其具體的內容,首先;
二、公有制為主體
1,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含義、范圍
全面認識、科學界定 社會主義 公有制經濟的含義 ,即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 1)國有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通過教材設置的情景和柱狀圖,引導學生認識,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教師可通過列舉國企的數據分析說明國有經濟的地位、作用
國有經濟,亦稱全民所有制經濟,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所有(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種公有制。它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導地位,是我國的主要經濟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 2)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通過教材設置的情景和我們周圍一些鄉鎮企業,引導學生分析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集體經濟,亦稱集體所有制經濟,是生產資料歸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一種公有制。它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國家支持、鼓勵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對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 3)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
通過教材設置的情景分析波導手機這家企業的性質,指出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由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所有制形式。這種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都屬于公有制經濟
2、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通過教材設置的情景,目的是分析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公有制經濟可以有不同的實現形式。闡釋探索不同的實現形式,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公有制經濟,而不是改變公有制經濟的性質。通過深圳中興的例子,分析采用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具有重要意義:k^s*5u.c#o%下
第一,推行股份制 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 。
第二,推行股份制可以 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
3、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k^s*5u.c#o%下
以教師講解為主,配合前面列舉的一些企業和數據、圖片來分析。
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要注意兩點:一是這種優勢是就全國而言的, 有的地方,有的產業上可能有差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分布上的優勢;二是 這種優勢,指的是既 要有量的優勢,又要注重質的提高。
第二、國有經濟基礎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要注意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理解。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即 一是指控制國民經濟命脈,二是指對大企業和大企業集團控股或參股以發揮作用,三是指做那些非國有企業不能做或不能讓他們做的事情,四是指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進行和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展方向。同時 要強調 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不僅要有數量上優勢,更要注意質的提高。國家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在這個前提下,即使國有經濟比重減小一些,也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不會削弱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
通過教材設置的情景 ,“小飯館”和“小南瓜”的性質的比較,讓學生認識個體、私營兩種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再通過學校周圍具體的事例,使學生了解它們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得出:k^s*5u.c#o%下
三、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2、私營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通過麥當勞和沃爾瑪等企業的例子分析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和作用。
• 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結合前面所分析的堅持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總結得出:
4、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
小結:(略)
課堂練習:(略)
設計意圖
設置情景,用學過的基本原理來分析新的問題,培養 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設置情景,加深理解,使學生從具體的社會現象、生活現象中把握我國的基本國策。
設置情景,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能力。
聯系學過的基本原理,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一,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k^s*5u.c#o%下
• 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
二、公有制為主體
1、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圍。
。 1)國有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 2)集體經濟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 3)混合經濟的含義。
2、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3、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
三、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k^s*5u.c#o%下
2、私營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3、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
4、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必然性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為高一新教材《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中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中的第二框,主要內容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即我國現階段的所有者結構。是《經濟生活》中的基本理論之一,是我國社會制度的基礎,知識的理論性較強。本節主要包括公有制為主體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兩個目,基本的線索是明確我國不同的所有制經濟形式的內容、地位和作用,以及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依據。
二、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公有制經濟的構成,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非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和作用;
2、理解公有制經濟的地位以及增強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3、運用所學知識,區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他們的作用。
。ǘ┠芰δ繕
通過大量實例,理解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辨別不同經濟實體所有制性質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提高學生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自覺性,堅定其無比優越性的信念,樹立多種所有制平等競爭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與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2、 對兩個“毫不動搖”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
情景導析、討論比較、合作探究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與流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的
導入 在我國的經濟成分中,我們會看到有國家投資的企業,有某個集體出資興建的,也有公民個人出資開辦的,還有國外企業出資或與我們合資合作興建的。這形形色色的經濟成分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互相競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繁榮、昌盛。從而構成了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就是本節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學生感知 導入新 課
基本經濟制度 材料一:XX年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41125個,占全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總數的22.65%,工業增加值、總資產、銷售收入的比重分別占48.5%、60.9%、43.7%,利潤總額、應交增值稅的比重為41.2%、57.6%。
材料二:XX年國有經濟在一些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電力90.6%、汽車72%、鐵路83.1%、冶金64.4%、船舶與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據統計,非公有制經濟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長到XX年的1/3。近十幾年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從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黨的xx大報告指出:必須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發展。堅持把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
提出問題:上述材料說明什么問題? 積極思考,展開討論,發表見解 明確我國基本的經濟制度概況
結論: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非公有制經濟取得重大發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局面(展示結構圖,見課件)
公有制經濟 問題:公有制經濟包括那些成分?地位如何?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整體感知不同
國有經濟 問題:國有經濟的地位、含義和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 知識理解
探究深化 展示材料:通過材料說明國有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名次 地區 企業名稱 納稅(萬元)
1 黑龍江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3146569
2 北京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1753151
3 北京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459126
4 山東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 1371656
5 上海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279719
學生討論、感知 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結 論 地位: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作用:
1、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2、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經濟、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有關鍵作用。(壯大國有經濟的意義)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展示材料:問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如何實現的?
材料:XX年,廣西國有及國有控股(非金融)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09億元,比XX年增加380億元,增長36.86%;利潤總額65.69億元,比XX年增加28.46億元,增長76.44%;資產總額3006億元,比XX年增加480億元,增長18.97%;所有者權益1117億元,比XX年增加163億元,增長17.09%;國有資產總量1061億元,比XX年增加185億元,增長21.12%。一批事關廣西經濟發展大局的重要骨干企業發展勢頭尤為迅猛,帶動作用明顯。XX年上半年,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19億元,利潤總額6.84億元;廣西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和44億元。目前,廣西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港口、機場、高速公路、地方鐵路和內河航運建設占有主導地位,有色金屬、林業和林產工業、農墾等領域的國有企業在廣西乃至全國具有重要的影響,汽車機械、鋼鐵錳業、電力工業、水泥建材、石油化工、機電物資經營等行業國有企業的發展對廣西同行業的發展具有支撐作用。 學生討論分析:
作用——主導作用
體現在控制力上。
表現:
1、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
2、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 深化理解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集體經濟 材料:有個街道辦的食品廠,原來不大景氣.后來實行以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業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投資者,企業的重大決策都要經過員工股東大會的批準,職工的收入既與自己的勞動貢獻掛鉤,又與出資的數量掛鉤.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工廠辦得紅紅火火.
這家食品廠屬于什么性質的企業?說說它有些什么特點,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依據材料分析集體經濟的作用和特點 認識集體經濟
探究論證 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
形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作社、集體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股分合作制企業等。
作用:
1、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2、可以廣泛吸收社會分散資金3、緩解就業壓力 4、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
知識區分 問題: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同屬于公有制經濟,他們有何不同?
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異同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不同點 地位
作用
公有化程度
相同點
學生對比分析 知識對比
混合所有制經濟 材料:我國有家生產手機的公司,從不同渠道廣泛籌集資金,成為國家、集體、私人多方持股的新型企業,僅用XX年時間,就成為我國手機產銷量最大的公司之一。
問題:這家公司是什么性質的企業?
公司的國家股和集體股屬于什么性質? 閱讀分析材料
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經濟、集體經濟 認識混合所有制經濟
結 論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的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它里面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屬于公有制經濟。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材料: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等六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注冊總資本為90.11億元人民幣,國有資金占80%,民間投資占20%。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的組建,充分體現 了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引導力和帶動非化有制經濟發展的能力。
1、上海電氣化集團有限公司是什么所有制類型的企業?
2、公有制企業搞股份制改造成有什么樣意義?
3、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什么? 依據材料分析;
明確股份制改造的意義 認識股份制改革
結 論 1、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2、股份制的性質:如果國家、集體控股,企業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3、實行股份制的意義: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案例論證 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4371家重點企業進行的跟蹤調查統計,截止XX年底,所調查的重點企業中已有3322家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改造面為76%;XX年底,完成公司制改造的為3488家,改造面接近80%.目前由重點企業改制形成的3000多家股份制企業中,國家投入771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但所支配的資本達13304億元,擴大了近一倍!
公有制主體地位 問題:1、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2、這一地位是如何體現出來的?3、我國不斷的對公有制經濟改革,縮減其數目,這樣會不會改變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認識主體地位的含義與體現 難點挖掘
結 論 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是就全國而言,某一局部地區、局部行業也可能不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簡單的數量上,要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運行態勢和重要缺有資源。
階段總結 教師出示圖表,學生填寫
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含義
。1)地位:
。2)含義: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和集體成分
含義
地位
作用
態度
學生自主填寫 整體認識三種不同的公有制經濟形式
教學過渡 現階段我國除公有制經濟外,還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學生
回答 引入新知識
非公有制經濟 有對夫婦集資開了個小飯館,夫妻兩既當老板又當服務員。他們把農民賣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食品。后來生意越來越火,他倆開起了連鎖店,取名“小南瓜”,雇工經營,自己當老板。
上述材料中的小飯館是什么所有制的經濟?
問題:“小南瓜”連鎖店是什么所有制的經濟?
這兩種所有制經濟有什么不同? 學生依據課文知識分析 區分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
類型 個體 私營
區別
聯系
學生完成圖表 深化
認識
外資經濟 同學們知識那些外資經濟,舉例說明 學生舉例 感知
知識
問題:什么是外資經濟,它的作用如何 學生依據舉例來分析回答 深化
認識
知識整合 個體 私營 外資
區別 含義
特點
作用
聯系
學生完成圖表 整合認識知識
認識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與作用 問題:你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經濟,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我們該如何對待? 學生討論探究知識 深化認識
案例論證 教師出示非公有制發展的案例,讓學生感知作用,明確態度(案例見課件) 閱讀案例,分析,主要分析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
結 論 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發展。
認識基本經濟制度 問題: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如何看待這種制度? 學生分析,討論、回答 挖掘根源
幻燈片總結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課堂探究 1、 非公有制經濟全都是私有制經濟嗎?
2、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
判斷正誤,說明原因 1、錯誤,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中方投資部分則不一定是私有制
2、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小 結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以及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在學習中應該結合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去深刻理解這些知識,充分認識堅持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義。
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1、 下列說法不正確地是( )
a.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
b. 國有經濟是與我國比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
c. 國有經濟掌握國民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d. 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關鍵
答案:a
2、 對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的理解不正確地是 ( )
a.公有資產要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據多數
b.在有的地區可以占優勢,有的地區也可以不占優勢
c.在關鍵行業要占優勢,非關鍵行業可以不占優勢
d.在社會的各個地區、行業都要占優勢
答案:d
3、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的主要區別是 ( )
a.經濟規模較小 b.勞動生產率低
c.不以雇用勞動為基礎 d.不以贏利為目的
答案:c
4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 (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b.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d.擴大就業,增加國家收入的重要途徑
答案 a
5、 XX年3月國務院通過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等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這有利于 ( )
、賵猿趾屯晟莆覈幕窘洕贫
②在市場中形成充分競爭的局面
、鄯枪兄平洕潢P鍵行業和領域
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目前,西部地區已有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650余萬戶,外商投資企業近2萬戶,從業人員1620多萬,他們每年為國家創造的稅收達到200億左右。這表明 ( )
a. 非公有制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日益突出
b.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c. 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利用
d. 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到XX年,我國對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基本完成,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有效運行,多種形式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所有制經濟產權清晰、融合互補、協調發展。
7、 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發展,從根本上來說,是由 決定的( )
a.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
b.生產力整體水平低,發展不平衡
c. 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不強
d.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二. 問答題
8.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經濟成分?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基礎、支柱分別是什么?
課后習題 試分析說明我國為什么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六、教學媒體和資源:多媒體、教材和新聞資源。
七、教學反思:本節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生動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設計靈活、具體的問題設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積極思考與討論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經濟生活中包含的經濟學道理,進行分析比較和辯證思維,學會獨立分析,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堅定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本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內容是對上一節教學內容的延續,在上節課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這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經濟就是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的活動,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為本單元生產與經營提供了一種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的。
本框題的邏輯結構主要是由一條主線構成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公有制為什么是我國經濟制度的主體,其地位如何體現,它的實現形式怎樣→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節內容主要是一個總—分—總的邏輯結構順序,因此本課也可以采用這種總—分—總的方法進行教學。
2、重難點以及其確立的依據
重點: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因此有關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對于我們認識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積極參加社會經濟生活大有裨益。
難點: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以及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
學生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為什么股份制會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把握起來有些難度。對與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國的社會性質,我國國情和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基本原理,學生分析的時候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也把它作為本課的一個難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
。2)能力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一種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及鑒別、思考、判斷等思維能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辨證原理,并能用它來解釋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培養學生一種知識的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種經濟成分的地位與作用。
二、說學法
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學法研究的起點,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采取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學習卡片的方法來進行學法指導。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首先,在初中,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我國初級階段的國情,“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我國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相關知識,以及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辨證原理的基本內容,學生應該能夠掌握本課的內容,高一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在經過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學生已經有了擇業意識和前途意識,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業的一些基本情況。其次,在能力上,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理論概括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能夠理解教材當中的知識與內容。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原理,這一階段的學生希望能夠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有這種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才采用了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制作學習卡片主要是為了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本框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一些,而且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層次多,如果按照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的話,必然會造成散亂的印象,重難點容易被弱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首先,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根據本課中設置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實現情景的拓展與回歸,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通過教學生制作學習卡片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也方便其記憶。
四、說教學流程
1、課前準備
首先,將本框題的主要內容劃分兩塊:其中一塊是六種經濟成分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探究來完成。另一塊是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部分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在為了突破這一部分難點內容時在開展新課之前要給學生介紹生產力、生產關系及兩者聯系的知識;以及讓學生了解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別。然后,在課前將學生按照位置分為6組,給學生分發學習卡片,人手一份,最后,準備好多媒體課件。
設計意圖:節約課堂時間,起到一定的預習作用?梢允箤W生有準備地進入本堂課,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提高課堂效率。
2、情境導入
多媒體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業單位的照片,來創設情境,引出本框題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新課教學
在使學生們進入創設的情境之后,積極的引導他們暢想,“自己以后想從事什么工作,為什么”,引出六種經濟成份及各自的含義、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據課前分好的組和任務,請學生代表發言。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區別。
設計意圖:倡導學生主動參加與交流合作,變革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識別信息,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和熱愛,形成了自我學習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過渡:這六種經濟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轉入到所有制結構的學習。
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學生歸納得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最后由老師來總結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出發結合書本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承接過渡:放映關于公有制經濟占優勢及控制領域的幻燈片,引導學生進入對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學習。
設計意圖: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拓展學生的思維面和知識遷移能力。
承接過渡:那么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實現形式是什么?為什么?(知識補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區別。)
設計意圖:轉入到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學習。
合作探究: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派代表發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進行討論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分析問題的實際經驗,通過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并吸收他人和集體的智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和教師的引導下加強了對理論的運用和學習,使他們不斷提高進行事實判斷、經驗概括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承接過渡:我國為什么要堅持這個基本經濟制度?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圖片“牛耕地”、“農業機械化生產”和“現代化溫室”主要從我國的社會性質,初級階段我國的國情,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客觀規律來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圖片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掌握分析與綜合、發散思維多向思維等思維方法。
4、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板書對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煉,使人感到簡明準確,一目了然。把課本復雜知識予以簡化,不僅能更直觀的反映本課的教學要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此外,學生可以利用板書進行課后復習,縮短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5、課堂小結
利用多媒體和板書展現本節課的綱要,并指出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連接形成知識網絡,而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知識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6、課堂練習
利用多媒體展示由易到難的練習。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把它轉化為讀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各類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培養學習本學科的興趣。
7、課后探究
聯系國家鼓勵青年人自主創業的時政熱點,讓學生課后查閱青年學生創業基金的實施項目,鼓勵學生將來進行自主創業。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樹立學生的創業意識。
五、小結
本課教學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重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2、重能力: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培養學生集體思考、知識遷移、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市場經濟生活知識來支撐,突出思想政治觀點教育;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學會學習。
3.重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憤,激發學生興趣。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展示,以便于學生記憶、理解、掌握,提高教學效率。
4、重反饋:通過訓練來強化知識,通過運用來鞏固和提高,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并形成能力。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案 篇4
山東省沾化縣第一中學 劉鋒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公有制實現形式及其主體地位。
2、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意義。
3、運用所學知識,區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
。ǘ┠芰δ繕
通過大量實例,理解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教師活動:在我國的經濟成分中,有國家投資的企業,有某個集體出資興建的,也有公民個人出資開辦的,還有國外企業出資或與我們合資合作興建的。這形形色色的經濟成分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互相競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
(二)進行新課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XX年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41125個,占全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總數的22.65%,工業增加值、總資產、銷售收入的比重分別占48.5%、60.9%、43.7%,利潤總額、應交增值稅的比重為41.2%、57.6%。
材料二:XX年國有經濟在一些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電力90.6%、汽車72%、鐵路83.1%、冶金64.4%、船舶與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據統計,非公有制經濟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長到XX年的1/3。近十幾年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從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黨的xx大報告指出:必須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發展。堅持把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
提出問題:上述材料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展開討論,發表見解。
教師總結:說明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非公有制經濟取得重大發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局面。
2、公有制為主體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現階段我國公有制經濟有哪些成分?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特別注意,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經濟整體,而是指里面屬于國家、集體所有的那一部分資產。
。1)國有經濟及其地位作用
教師活動:國有經濟是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是與我國較高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請同學們看剛才展示的材料一、二,它主要表明了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種地位和作用應該怎么表達呢?請看教材。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這樣說,它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聯系材料說明)。因此,它的發展壯大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
。2)集體經濟及其地位作用
教師活動:集體經濟是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周圍,有哪些經濟單位屬于集體經濟?
學生活動:結合生活實際,積極討論
教師總結:農村主要是集體經濟,城鄉的工業、服務業有很多是集體經濟,如:各種形式的合作社,縣、鄉鎮、村辦工業企業,商貿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等等。
教師活動:集體經濟雖然不如國有企業規模大,在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也不如國有經濟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國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思考與討論,積極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共同富裕原則?梢詮V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發展集體經濟對發揮公有制的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經濟及其地位作用。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教材35頁波導手機的材料,并思考提出的兩個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發言
教師點評:波導公司是一種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經濟形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投資來源的多樣化,混合所有制經濟還會有更大發展。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的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它里面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屬于公有制經濟。
。4)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教師點撥:剛才大家學習的都是公有制經濟的內容,表明資產歸誰所有?墒,這些公有資產用什么方式、形式來經營使用,則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問題。它可以是國家、集體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可以承包、租賃,也可以與其他經濟聯合、合作,等等,總之,哪種形式有利于公有資產發展壯大、取得最好效益,就應該采用哪種形式。當前,股份制就是一種比較好的公有制形式。請同學們看教材35頁,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的材料,并回答有關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討論
教師點評:上海電氣是一種國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在股份制企業中,如果國家或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質。通過股份制,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活力,擴大公有資本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主體地位。
。5)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表現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6頁,提出問題:如何理解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兩個表現?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討論,發表見解
教師點評: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是就全國而言,某一局部地區、局部行業也可能不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簡單的數量上,要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運行態勢等。
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現階段我國除公有制經濟外,還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現階段我國除公有制經濟外,還有大量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
(1)個體經濟
教師活動:個體經濟是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的經濟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個體經濟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見課本37頁
。2)私營經濟
教師活動: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的經濟形式。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私營經濟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見課本37頁
教師引導:私營經濟與個體經濟相比較,有什么區別?
學生回答:私營經濟規模較大,設備先進,勞動生產率比較高。
教師引導:除教材上講的這幾點外,從二者的含義上看,還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個體經濟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私營經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
。3)外資經濟
教師活動: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他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提醒學生注意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全部資產。并簡略介紹中外合資企業與中外合作企業的區別。
。4)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點撥:請同學們注意比較,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與前面集體經濟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集體經濟的地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兩個說法是不同的。(簡單了解即可)
4、為什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教師引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系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想一想,生產關系狀況是有什么決定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教師引導: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教師引導: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是怎么樣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發展不平衡,多層次性。
教師引導: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狀況,那么,這一制度的實施有什么重要性?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師引導:這要求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讓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以及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在學習中應該結合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去深刻理解這些知識,充分認識堅持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義。
。ㄋ模⿲嵗骄
[例1] 下列說法不正確地是( )
a.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
b.國有經濟是與我國比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
c.國有經濟掌握國民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d.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關鍵
答案:a
。劾2] 對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的理解不正確地是 ( )
a.公有資產要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據多數
b.在有的地區可以占優勢,有的地區也可以不占優勢
c.在關鍵行業要占優勢,非關鍵行業可以不占優勢
d.在社會的各個地區、行業都要占優勢
答案:d
[例3]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的主要區別是 ( )
a.經濟規模較小 b.勞動生產率低 c.不以雇用勞動為基礎 d.不以贏利為目的
答案:c
[例4]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 (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b、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d、擴大就業,增加國家收入的重要途徑
答案 a
★課余作業
組織學生收集資料,觀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什么樣的變化,并能說明這一變化的原因。
★教學體會
本節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內容,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通過生動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切忌讓學生死記硬背。讓學生在積極思考與討論中,在社會實踐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經濟生活中包含的經濟學道理,學會獨立分析,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