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通用12篇)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1
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填空)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一、貨幣考點1:商品的基本屬性 1、商品的含義:用于 的 產品。2、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商品的二重性): ① 和 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商品是兩者的統一體。(前者是自然屬性,后者是社會屬性)②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 人們某種 的屬性。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 的人類勞動。價值是商品的特有(本質)屬性?键c2:貨幣的產生和本質 1、貨幣產生:貨幣是 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中經歷了:偶然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貨幣產生。
2、貨幣是從 中分離出來 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貨幣的本質是 ?键c3:貨幣的基本職能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 和 。除此以外,貨幣還具有 、 、 等職能。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叫 。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叫做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 (行使其職能只需觀念上的貨幣)。考點4:金屬貨幣與紙幣 1、紙幣的含義:由 (或某些地區)發行的, 使用的價值 。2、紙幣的產生:貨幣以金銀條塊形式流通不便和金屬鑄幣在流通中有缺陷,而紙幣制作成本 ,更易于 、 ,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3、職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國家的紙幣還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注:紙幣不是商品,沒有價值,但有使用價值。 4、發行: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 中所需要的 為限度。(超過會導期致 ,相反會導致 。) 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二、貨幣的種類與形式考點5:貨幣與財富p28從一定意義上看,貨幣是 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 。對于金錢,要取之有 ,用之有 ,用之有 ?键c6:結算與信用工具 1、人們在日常經濟往來中,通常使用兩種結算方式,一是 結算,二是 結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 、 、 等,這些結算工具具有現金結算不能比擬的優越性,更簡便、實用、高效和安全。2、信用卡可以集 、 、 、 、 為一體,能 , , , ,給持卡人帶來極大便利。支票是 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 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主要分為 支票和 支票兩種?键c7:外匯和匯率 1、含義: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 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 。2、外匯匯率:一定單位的外幣兌換本幣的數量。兌換數量比以前多外匯匯率升高,外幣幣值升值;兌換數量比以前少,外匯匯率降低。即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匯率 ,這時人民幣 值;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 ,人民幣 值。3、我國的匯率制度: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對內保持 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 匯率穩定,對實現 、 和 ,促進國民經濟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2
第二單元
p22虛線框的素材變了。
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沒有想到,我國每年生產800億雙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每雙筷子長20厘米、寬1厘米計算,這些筷子可鋪滿363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
許多人紛紛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盡量自帶餐具,餐館盡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嗎?請說明理由。
有專家估算后認為,我國每年餐飲剩余飯菜浪費的蛋白質高達800萬噸,相當于2.6億人的一年所需。“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
○有人認為,請人吃飯一定要多點幾個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如果盤子里的才被客人吃光了,主人就很沒有面子。你怎樣看待這一觀點?
○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時有沒有“舌尖上的浪費”?請就如何消滅“舌尖上的浪費”與同學交流。
【解讀】素材與現實更為貼近
p24把袁隆平的事例換成了XX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小謨的事例。
把牛玉儒的事例換成了白芳禮老人的事例。
【解讀】事例更加貼近時代,更感動人。
p28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F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現改為“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解讀】基于十八大報告。
p30“為了解決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現改為“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一條基本要求!薄窘庾x】基于十八大報告。
p32“鄉鎮企業”的圖換成了“全國首批農民專業合作聯社誕生”
集體經濟的形式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
【解讀】修改后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更加符合實際。
p35“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敝械暮笠痪涓臑椤氨WC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薄窘庾x】基于十八大報告。
p36“微觀基礎”修改為“微觀主體”。【解讀】更加科學。
p39“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是利潤!焙竺嬖黾右痪洹袄麧櫛憩F為企業的經營收入與生產經營成本之間的差額!薄窘庾x】更便于學生理解。
p40虛線框“火腿”事例換成了“奶粉”事例
p42“為了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制定了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
【解讀】基于十八大報告。
p46“便捷的投資——儲蓄存款”刪除“便捷的投資”這一提法;刪除“在我國,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規定的稅率向國家繳稅!
p47刪除“貸款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這一提法。
“高風險、高收益同在——股票”刪除“高風險、高收益同在”這一說法。
p48“穩健的投資——債券”刪除“穩健的投資”這一提法!耙幈茱L險的途徑——保險”刪除“規避風險的途徑”這一提法。
p50刪除:“作為投資工具,基金的優勢主要在于專家經營、專業管理,比較適合于缺乏足夠投資知識、時間和精力的投資者!
【解讀】修改之后更加科學,更為符合實際,也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3
1、商品的基本屬性
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2、外匯和匯率
⊙ 如果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本國貨幣,說明外幣升值、外幣匯率上升;反之,說明外幣貶值、外幣匯率跌落。
⊙人民幣升值的利:①人民幣升值使中國消費者能夠買到價格便宜的進口商品。②人民幣升值使企業進口商品可節省一筆費用。③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升值的弊:①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品價格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出口貿易更加困難,加大國內就業壓力。②人民幣升值使外商在中國市場的實際購買力受到損失,影響外來投資。③人民幣升值使我國外匯儲備貶值。
3、影響價格的因素
。1)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2)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4、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1)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2)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3)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4)商品的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社會勞動生產率無論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
5、價格變動的影響
(1)對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趦r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墼谔娲分校环N商品價格上升,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僬{節生產的規模。②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6、影響消費的因素(如何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
。1)根本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
。2)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費水平也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如果預期收入高,消費水平可能就高。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
。3)主要因素之二是物價水平。
。4)主觀因素: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
⊙消費心理: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求異心理、求實心理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郾Wo環境,綠色消費 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7、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
(1)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
。2)恩格爾系數的經濟意義: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限制消費層次和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8、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
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9、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1)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4)要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5)企業兼并和聯合
10、就業問題
(1)意義
、購膰医嵌瓤矗壕蜆I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業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趶纳鐣嵌瓤矗壕蜆I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
③從個人角度看: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
、俅罅Πl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
②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除勞動者就業、創業的后顧之憂。要完善勞動力市場,加強勞動力市場信息流通。
、蹌趧诱撸篴.發揚創業精神,自主創業 b、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即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和多種方式就業觀,主動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c、要提高自身技能和
11、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勞動者權利內容: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等
。2)勞動者權利的維護:①自覺履行勞動義務是勞動者維權的基礎。②依法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權的依據。③ 勞動者要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④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
12、分配方式與適用經濟
(1)按勞分配-------公有制經濟
。2)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3)按勞動要素分配-------私營、外資經濟
13、從收入分配方面實現社會公平
(1)必要性(意義、原因)
①由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即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決定的
②公平與效率是統一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酃降氖杖敕峙,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的發展,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
。2)措施(如何從收入分配方面實現社會公平)
①根本上: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增加人們收入,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趫猿趾屯晟瓢磩诜峙錇橹黧w、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劬用袷杖朐趪袷杖敕峙渲泻侠肀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茉俜峙涓幼⒅毓绞菍崿F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加強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莩浞职l揮財政和稅收的作用,
14 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實現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2)矛盾性:二者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15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
。2)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16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增加財政收入)
(1)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2)財政收入還受分配政策的制約。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17財政的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18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是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二者往往相互配合起作用。但二者在政策的制定者、具體內容與措施等方面則有不同。財政政策由國家制定,境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方可實施;貨幣政策有中央銀行直接制定和實施。凡有關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政策,如稅率的調整、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債等都屬于財政政策;與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匯率的調整等則屬于貨幣政策。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稅率和增加財政支出 “逆風向調節”
★緊縮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提高稅率和減少財政支出
19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2)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弱點和弊端。
20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1)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2)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3)經濟活動參與者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
21 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
。1)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
。2)手段:①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貿易政策等等。)
②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應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22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措施
、偕钊胴瀼芈鋵嵖茖W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以人為本。
、谔岣咦灾鲃撔履芰ΓㄔO創新型國家
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條道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個方針: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三大轉變: 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④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菁訌娔茉促Y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必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基本戰略
措施: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努力實現境外投資主體多元化;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優化出口結構;企業要堅持以質取勝,培育我國的名牌產品,樹立“中國制造”的良好國際形象;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4
第一單元
p4把圖中的東西變成了:棉布、鹽、茶葉、米、馬匹
【解讀】修改后與“某山村……”的材料背景更為貼切。
p5虛線框中:刪除了“這些不同的商品能夠進行交換,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產品”
【解讀】主要是為了降低難度。
“從商品中分離……就是貨幣!毙薷臑椤斑@些從商品世界中……,就成為貨幣!
【解讀】修改之后更加科學,不能僅僅把“從商品中分離出來規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等同于貨幣,貨幣包括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等形式。
p6刪除“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和“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三的貨幣”這兩個自然段!窘庾x】主要是為了降低難度。
p7“專家點評”移到通脹通縮之前!窘庾x】為了教材編排更加具有邏輯性。
“相關鏈接”
修改了對“貯藏手段”的解釋:刪除了“貨幣退出流通領域”的字樣!柏泿疟划斪魃鐣敻坏囊话愦肀4嫫饋,執行的是貯藏手段職能!
【解讀】對于紙幣有沒有貯藏手段職能是有爭議的。傳統觀點認為只有金銀貨幣才具有貯藏手段職能。根據修改后的教材理解,紙幣也具有貯藏手段職能。這更加符合教材主編的思想。
刪除“金屬貨幣在長期……一樣使用!薄白鳛閮r值符號的”
【解讀】表述更為簡潔;和后邊紙幣的定義保持一致。
p8紙幣含義的修改:當今,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并強制使用的(刪除了“價值符號”的說法)!窘庾x】“紙幣有沒有價值”一直是困擾教師們的一大難題。這一修改,有回避這一問題的意思。在教學中,我們不必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刪除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如果紙幣發行量小于這個限度,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解讀】主要是為了降低難度。
“名詞解釋”對通貨膨脹原因的解釋:如果貨幣的實際供應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的現象。貨幣供應量過多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是指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的現象。”
【解讀】修改之后更加科學。貨幣供應量不僅僅是紙幣發行量。貨幣供應量是指某個時點上全社會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存量,F階段,我國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流通中現金m0,即在銀行體系外流通的現金;二是狹義貨幣供應量m1,即m0+企業活期存款+農村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三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即m1+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信托類存款。
框標題修改為“信用卡、支票和外匯”
“人們通常使用兩種結算方式:一是用現金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二是雙方通過銀行轉賬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信用卡、支票等,是經濟往來結算總經常使用的工具!
【解讀】刪除了“信用工具”的說法,修改之后更加科學。
“相關鏈接”信用卡的圖增加了說明性標注。【解讀】更加方便學生的理解。
使用信用卡的優點,刪除了“增強消費安全”的說法。【解讀】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科學。
p9信用卡的解釋有微調:“……等功能的電子支付卡。”刪除了“部分或全部”;支票的解釋刪除了給“收款人或者”的字樣。【解讀】更為簡潔、更為科學。
p10虛線框的素材用的是XX年4月8日,XX年4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
【解讀】使教材跟上時代的步伐。
p12“當供不應求時,商品短缺”修改為“當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給減少,導致商品短缺時”;“當商品供過于求時,商品過!毙薷臑椤爱斏唐返男枨鬁p少、供給增加,導致商品過剩時”
【解讀】敘述更加科學。供求關系的改變有一個過程,不能理解為不是供不應求就是供過于求。
刪除教材中“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這兩種說法。【解讀】主要是為了降低難度。
p15目標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修改為“對生活消費的影響”
【解讀】“生活”范圍大,“消費”范圍小,修改之后更為貼切。
虛線框的素材換了
某地是我國冬季旅游度假的好去處。春節期間,為了多賺錢,當地的酒店和餐飲企業大幅度提高價格,結果游客急劇減少,這些企業的收入也下降了。
○你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類似的情形?
○為什么漲價后,企業的收入反而大幅度下降?
【解讀】修改后的素材與這部分教材的相關內容更加匹配。
p16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調節生產規!边@一自然段,修改為“調節產量。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生產者獲利減少,這時……;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生產者獲利增加……”
“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自然段修改為“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為了生產產品,生產必須投入一定數量的人、財、物。但一些生產要素之間可以相互替代時,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哪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生產者就會增加這種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生產者就會減少這種要素的使用量!
“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這一自然段刪除。
增加“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重要體現!
【解讀】修改之后難度降低了,表述更為科學了
p17刪除了虛線框的“鏡頭一”
消費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刪除其中的“物價總體水平”。
p18 “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這一自然段刪除。
【解讀】一是為了降低難度,二是“物價變動的影響”和前邊“價格對生活消費的影響”有重復。
p18“消費類型”將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對話圖換成了兩個年輕人的對話:
“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了,咱們還是貸款買輛車吧!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借錢總是心里不踏實,還是等攢夠了錢再買車吧!
○你贊同誰的觀點?請說明理由。
【解讀】修改之后更加貼切。其實對于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消費觀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p19刪除 “按照消費對象分,消費可以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刪除 “消費結構”這目的內容。
“從食品開支在家庭……,被稱為恩格爾系數”這一自然段以楷體字的形式出現。圖保留。
【解讀】主要是為了降低難度,也是教材的邏輯性更強。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5
一、考點解讀
考點1:了解企業的含義
企業是以 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 的細胞。
在我國, 企業、 企業、 企業以及 企業并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其中, 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考點2:了解公司的含義、類型、組織機構
。1)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并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 。 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為 和 。
、儆邢挢熑喂,是由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②股份有限公司,是將其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酃揪哂歇毩⒎ㄈ说匚弧⒂邢挢熑沃贫群涂茖W管理結構等優點。
、芷渌髽I形式。在我國,除公司外,還存在大量的 和 。
。3)公司的組織機構
公司的組織機構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決策機構 、執行機構 和監督機構 。
考點3: 理解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公司經營的目的是 。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才能發展技術、更新設備、擴大規模,增強企業的 ,為 。
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僦贫ㄕ_的經營戰略。
為什么:一個企業,只有戰略定位準確,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戰略定位不準,就會遭遇挫折,甚至導致破產。
②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為什么:這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徑,也是提高我國整體科技競爭力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企業取得優勢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是什么:企業信譽是 ;企業形象是 。
為什么?
怎么樣樹立?
考點4:了解企業兼并與企業破產的原因及意義
、牌髽I兼并及其作用
、倨髽I兼并是指 、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并相對劣勢的企業。
②原因:
、圩饔茫嚎梢詳U大 、增強 、實現 ,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 ,有益于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⑵企業破產含義、原因及其作用
、倨髽I破產是指 的經濟現象。
、谠颍
③作用: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有利于強化企業的 ,促使企業 ,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于社會資源的 和產業結構的 。
考點5:了解勞動和就業的意義
。1)勞動是 的創造活動.
(2)勞動創造文明,創造財富,促進人的發展,推動歷史前進。 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3)為什么我們必須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
。4)怎樣解決就業問題?
考點6: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⑴ ⑵ ⑶ ⑷ 。
考點7:懂得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勞動者合法權益有哪些(是什么)?
。2)為什么要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3)怎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二、體系構建
、
三、誤區點撥
1.跨國公司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都可以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
3.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
4.各類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5.就業是民生之本,只能依靠政府解決。
6.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不可放棄的。
7.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權的重要途徑。
四、熱點追蹤
宏觀把握:公司如何經營發展、勞動者的就業問題、勞動者維權等始終是高考命題重點考查的內容。從考查的題型看,既可以是選擇題,也可出主觀題。從考查的時政熱點看,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經營困難、我國近幾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央方針、措施。會成為XX年高考重點關注的內容。
微觀思考:
【例題一】材料: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擺脫困境,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了35.1億元專項資金。結合材料根據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
。1)扶持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有何重要意義?(2)怎樣才能使中小企業擺脫目前的困境?
【例題二】材料一:目前我國城鎮就業人員有2.7億人,而技工只有8720萬人,高級技工只有1860萬人,約占就業人口的6%。專家認為技術工人是國民經濟中的主流職業,而因為宣傳和社會的誤讀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某地一家模具廠開出16萬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級模具工,應聘者廖廖無已。
材料二:對一些大中城市勞動力市場的調查發現,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崗位特別是初、中級崗位“無人問津”,一進招聘不到合適的從業人員;另一方面又存在著一定數量的下崗職工在觀望等待。
材料二:XX年4月24日,南京市評選出首批“首席工人”。平傳寶是南京金陵石化加氫裂化車間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但其特別之處在于擁有“首席技師”頭銜,工資待遇相當于副處級干部。與一般工人相比,他擁有自己的絕活。如他提出的在分內增設瓦斯火嘴,采用油氣同燒的方法來減少燃料油的耗量的合理化建議,每年節約油萬噸以上,增效90多萬元。在金陵石化像平傳寶一樣獲此殊榮的還有兩名普通工人。他們是江蘇省推出“首席工人”制后,首批出爐的首席技術工人。
(1)你從材料一發現了什么問題?聯系材料一,產生材料二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以上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
【例題一】答:(1)有利于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稅收,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
企業自身,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要成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要轉變企業的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要面向市場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
【例題二】答:(1)材料一說明了我國技術工人整體素質不高,特別是高級技工緊缺。
材料二反映的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就業觀念上的障礙;二是職業技能上的障礙。
(2)要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構建有利于勞動者成才的環境,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勞動者要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即樹立自主擇業觀、樹立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與素質,增強再就業的競爭力,多渠道就業。
五、典例解析
選擇題
(1).(09江蘇卷9)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勞動者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是
a.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b.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d.自覺履行勞動者的義務
(2).(09天津卷2)海爾集團在海外爭創全球化品牌的同時,在國內搶抓“家電下鄉”機遇,實施了“即需即供”的商業模式,建立了“銷售到村”的營銷網、“送貨到門”的物流網、“服務到家”的服務網。目前,海爾集團“家電下鄉”產品銷量在全國已占到了43%的市場份額。海爾集團能取得上述業績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 b.依靠科技進步,增強競爭力
c..積極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d.誠信經營,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3).(江蘇卷13)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因為
a.產品技術含量的高低決定價格的高低 b.企業降低勞動消耗可以減少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減少個別勞動時間能形成價格優勢 d.采用先進技術能提高產品質量和價值量
(4).(江蘇卷1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規范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這部法律
①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明確了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蹫闃嫿ê桶l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了法律依據
④有利于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江蘇卷18)江蘇省電力公司依靠自主創新首創的“電網安全自動防控系統”,將電網緊急狀況處置時間縮短到0.1秒,使江蘇電網在XX年初的雪災中始終保持平穩運行。這說明
a.采用先進工藝能提高資源利用率 b.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必要性
c.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性 d.科技創新使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主觀題
。1)(08廣東卷41).(18分)材料1: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情況(單位:億美元)
內容 出口 進口
年份 數額 增幅 數額 增幅
XX年 3019.5 26.80% 2252.6 18.70%
XX年 3692.46 22.20% 2648.03 17.50%
注:從貿易方式看,XX年廣東省一般貿易出口增長31.2%,加工貿易出口增長18.1%
材料2:從XX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美元與人民幣的比價從初期的1:8.11變化至XX年4月1日的1:7.02,人民幣升值幅度達13.4%
材料3:近年來,某些國家抵制中國制造的產品,除個別產品確實存在質量問題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這些國家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制造”懷有抵觸情緒。
材料4:自XX年7月1日起,國家取消553項“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稅,對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稅率,導致珠三角一些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的傳統加工貿易企業的轉移或者關閉。
根據上述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結合以上材料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2)人民幣升值對珠三角的傳統加工貿易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3)如果你被聘為珠三角傳統加工貿易企業的管理顧問,請根據以上才材料為企業發展提出幾條建議。
。2)(08海南24)材料:我國XX年6月29日通過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同時,《勞動合同法》還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在XX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具體實施前,許多企業卻針對那些工齡將到XX年的員工發出了“裁員令”。
(1)分析實行最低工資制對勞動者的意義。
(2)如果企業不執行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者應該通過什么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3)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企業“裁員”行為的是與非。
典例解析答案
選擇題:dacad
主觀題:
(1)答案要點:
(1)①材料1反映了廣東省XX年對外貿易得到進一步發展,出口仍然大于進口,但進出口增幅均有所下降,且出口比進口的增幅下降得更大。
、诋a生這種經濟現象的原因:人民幣升值;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2)①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導致珠三角傳統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商品按美元計算的價格上升,從而削弱其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影響出口。
②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又可能會促使傳統加工貿易企業在困境中尋找新的出路。
(3)作為珠三角傳統加工貿易企業的管理顧問,必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①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實現企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由生產“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轉向生產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的產品。
、谔岣咂髽I的自主創新能力,創立企業的自主品牌,用品牌優勢取代廉價勞動力優勢。
、厶嵘髽I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苷莆蘸屠脟H貿易中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原則,維護企業自身的合法利益。
、輧灮隹谏唐方Y構,增強應對國際市場風波的能力,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
、揲_發和拓展國內市場,改變過于依賴國外市場的狀況。
、呷绻鎵毫μ螅山Y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把企業轉移到要素成本低的地方謀求發展。
。2)答案要點:
。1)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勞動者合法收入,穩定收入水平,使勞動者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以縮小收入差距,緩解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調動勞動者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
。2)可以通過投訴、協調、申請調解、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3)短期內衽突擊裁員可以降低一定的勞動成本,是企業追求利潤的一種選擇;但從長期年,突出裁員犧牲了員工利益,造成勞動關系緊張,忽視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形象和長遠利益會因此受到損害。
六、能力自測
1.企業是從事經營活動,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通常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下列屬于企業的是
①中國人民銀行 ②中國紅十字會 ③寶鋼集團 ④招商銀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匯源果汁作為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公司,所具有的特點有
、俟蓶|對公司承擔有限的責任 ②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
、酃疽怨潭ㄙY產對自己的債務承擔責任 ④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美國經濟學家在上個世紀提出了“勝者全得”的理論,即在高科技領域,一個企業
只有在技術上領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領這個領域的大部分市場!皠僬呷谩
理論表明
a.科技進步對企業競爭力有重要影響 b.只要采用高科技就能贏得市場
c.企業應該誠信經營 d.我國要加大對市場經濟的調節力度
4.企業兼并是企業優勝劣汰的有效形式,說明
、倨髽I兼并是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 ②企業兼并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要求
③企業兼并是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 ④擴大規模是企業兼并的主要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企業老總當“星探”,親自到賽場搶奪技能“明星”,是因為:
、賱趧诱呤巧a力發展水平的標志性因素 ②重視人才有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
③采用現代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④勞動者職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勞動生產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面對就業難,從國家的角度看,解決的根本途徑是
a.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就業 b.延長退休年齡,解決就業難問題
c.改善勞動自主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 d.制定政策法規,讓年輕人優先就業
7.揚州瘦西湖通過招聘船娘的消息引來不少大學生的青睞。這說明了應
a.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b.轉變擇業觀念,靈活選擇就業
c.樹立競爭就業,實現自主就業 d.完善市場機制,激發創造活力
8.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企業
a.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b.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c.堅持以社會效益為唯一經營目標 d.保持社會總供求平衡
9.“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三鹿集團轟然坍塌,從“三鹿奶粉”事件中企業應吸取的教訓是:
a.企業應共同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維護消費者利益
b.針對市場調節的弱點,要加強宏觀調控
c.企業應引導消費者提高防范意識,避免上當受騙
d.企業要誠信經營,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10.關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競爭,有人形象地說:“一流企業賣品牌,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边@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a.品牌效應是企業唯一的競爭優勢 b.企業必須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
c.品牌是良好信譽和企業形象的集中體現 d.品牌比產品和技術更有價值
11.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國務院制定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并于XX年1月1日起施行。此條例雖只有短短十條,但惠及到了最廣大的勞動者。但在實施過程中有人認為,帶薪休假會使企業多支付一大筆資金,企業吃了大虧,會影響企業的經營。而部分職工也擔心因為工作崗位少,找份工作不容易,即使老板不給工資,也只有委曲求全。
根據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
。1)制訂和實施帶薪休假條例有何意義?
(2)針對部分職工的擔憂,就《條例》的貫徹落實談談你的看法。
12.閱讀下列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回答提出的問題:
材料1:某市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變化情況
項目
年份 gdp增長率(%) 就業人數年遞增率(%)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
XX年 11.6 0.5 4.2
XX年 13.5 0.24 4.1
XX年 14.9 0.31 3.9
注:目前該地區尚有失業人數約5萬人。
材料2:某市社會勞動力在各類企業中的就業情況
所有制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民營經濟 外資經濟 其他
XX年 35% 20% 15% 6% 24%
XX年 20% 18% 30% 10% 22%
材料3:某市電視臺記者采訪發現,該市民工就業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業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裝縫紉等以女性員工為主的行業,對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數女工都不愿意到這些行業工作。為此,服裝縫紉企業已經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資調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況仍舊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裝縫紉企業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服裝縫紉企業經常加班,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不好;二、服裝加工工作沒有家政服務輕松、賺錢多;三、用人單位為了保證用工,往往要求與女工簽訂勞動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隨意更換工作或者農忙停工回家。
。1)材料1和材料2說明了什么經濟現象?
。2)假如你是記者,你對求職女工的上述想法會有哪些評論?(請寫出3個要點)
。3)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該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業政策。
能力自測答案
1-10:dbaab abbdc
11.(1)帶薪休假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休息、休假、享有福利等權利的高度重視。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凋動勞動者積極性、創造性,使之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的保證。
(2)①國家應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
、谄髽I必須保障職工帶薪休假權利的實現,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③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2.(1)材料1反映了近年來該市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變化情況。隨著該市經濟的發展,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但就業人數年遞增率呈下降趨勢,失業人數仍然較多,說明該市必須高度重視解決就業問題。
材料2反映了該市社會勞動力在各類企業中的就業情況。在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就業比重下降,在民營經濟、外資經濟和其他形式就業比重上升,說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拓寬就業渠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①求職女工的自主擇業觀和勞動者權利意識增強。
、谇舐毰趧雍贤淖饔煤蛣趧诱叩牧x務認識需要進一步增強。
、蹌趧诱咭鶕陨項l件,樹立平等就業觀。
④勞動者要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質,樹立競爭就業觀,積極主動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
說明:只要答出其中3點。
(3)
、僭撌姓獜娜嗣袢罕姷母纠娉霭l,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②該市政府必須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擴大就業。
、墼撌姓仨毰Ω纳苿趧泳蜆I和自主創業的環境,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說明:考生若從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6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一、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1.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3.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產生比商品晚)
4.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5、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價值尺度
①含義:貨幣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②貨幣充當價值尺度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不需要現實的貨幣。
、弁ㄟ^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
。2)流通手段
、俸x: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
②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圬泿艌绦辛魍ㄊ侄温毮鼙仨氂矛F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
、芰魍ㄖ兴枰呢泿帕浚缴唐穬r格總額(待售商品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
貨幣還有三種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6.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7.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限度。
8.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它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下跌,通常伴隨經濟衰退的現象出現。
二、信用工具與外匯
1.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結算中常用的兩種信用工具:信用卡與支票
2.信用卡:
①信用卡是電子支付卡。其中,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信用憑證。
、诠δ芗皟烖c: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
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4.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5.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用100單位外幣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貶值。反之?
6.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有利于國內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有好又快發展,也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供不應求則價格升高,形成賣方市場(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供過于求則價格降低,形成買方市場(由買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則該商品的價格越高。
3.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不是由各個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4.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請結合政治練習冊p9的表格理解)
5.企業要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有何意義?
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會使個別勞動時間減少,甚至少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在競爭中會處于有利地位。也會使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6.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賰热荩荷唐返膬r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人們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與該商品的價格成反方向變動。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3)相關商品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對于相互替代的商品,二者之間價格與需求量是同方向變化; 對于互補商品,二者之間價格與需求量是反方向變化。
互為替代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的兩種商品。如:豬肉與羊肉
互補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兩種商品。如:乒乓球與乒乓球拍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三個影響:
。1)調節生產規模。(2)提高勞動生產率。(3)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一、消費及其類型
★1.影響消費水平的兩個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
(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居民的消費水平與當前可支配收入、未來收入預期成正比;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成反比。
(2)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居民的消費水平與社會總體物價水平成反比。
2.消費的分類:①按消費對象劃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②按交易方式劃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③按消費目的劃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指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隨經濟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2)恩格爾系數:
、俸x: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谒兓母驹蚴墙洕陌l展、直接原因是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
、鄱鞲駹栂禂底冃,通常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二、樹立正確消費觀
1.人們的消費行為容易受哪些消費心理影響?
。1)從眾心理;(2)求異心理;(3)攀比心理;(4)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它講究實惠,是一種理性消費。
★2.做理智的消費者,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
、倭咳霝槌,適度消費。 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主旨是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 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3.我們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是:(1)取之有道。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2)用之有度、有益。(3)堅決反對拜金主義
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適度消費可以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傧M形成的新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谙M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巯M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并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2.社會再生產過程有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其中,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3.為什么我國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必要性:
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
。2)重要性:
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4.怎樣大力發展生產力?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抓好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2)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3)加快科技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 (4)深化改革。(調整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公有制
、賰热荩汗兄瓢▏薪洕、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控制力上)。股份合作制企業和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集體經濟。股份制企業中的國有股份和集體股份是公有制成分。
★②地位: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處于主體地位,這體現在: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b、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圩饔茫荷a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非公有制經濟
。1)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2)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作用:非公有制經濟在利用分散資源、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方便人民生活、利用國外資金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為什么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因為這一制度適合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ìF階段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
一、公司的經營
1. 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2. 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兩種: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把資本分成等額股份、發行股票)
3. 公司的組織機構由三個部分組成: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其選出的董事會)、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其助手)和監督機構(監事會)。
4. 公司制的優點: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和科學管理結構。(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5.影響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6.企業兼并的含義及意義
。1)含義: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吞并劣勢企業
。2)意義: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與實力,以優帶劣,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3.企業破產的含義及積極意義
(1)含義:就是企業倒閉
。2)積極意義:有利于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于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的和優化產業結構。
二、新時代的勞動者
1.勞動的意義:勞動能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勞動最光榮。
2.就業的意義:
。1)對國家和社會而言,就業是民生之本,它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有利于再生產勞動力
。2)對個人而言,就業有利于勞動者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3.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如何?為什么?
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有:(1)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2)勞動力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3)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4.如何解決我國當前就業難的問題?
(1)黨和政府: ①根本的是大力發展經濟,促進就業。②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③鼓勵創業
。2)勞動者:
、俑鶕陨硖攸c及社會要求,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 ②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 ③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揚創業精神
5.我國勞動者享有的合法權利有哪些?
包括:①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②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③休息、休假的權利;④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⑤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⑥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⑦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⑧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崿F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的保證。)
★6.如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1)勞動者:
、僮杂X履行勞動者的義務。(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
、谝婪ê炗唲趧雍贤。(這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③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正當途徑加以維護。
。2)企業的經營者:要自覺依法尊重并實現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3)國家:應該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勞動合同制度,規范協調勞動關系,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課 投資理財的選擇
一、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我國的儲蓄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郵政企業等。
2.存款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3.目前我國的的儲蓄種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4.我國的商業銀行
。1)商業銀行是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2)三個主要業務:
a、存款業務 (這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 b、貸款業務 (它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營利的主要來源。) c、結算業務
二、股票、債券和商業保險
1.股票:(高收益、高風險同在)
。1)含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東公司的所有權。
。2)注意:不允許股東向公司要求返還其出資。
。3)股票投資的收入包括兩部分:
、俟上⒑图t利收入,它來源于企業的利潤。 ②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股票價格受公司的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和大眾心理等因素影響,會發生變動)
2.債券 (這是穩健的投資方式)
(1)性質: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表明債務關系
。2)根據發行者不同,我國債券主要有三種: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
國債 金融債券 企業債券
發行者 中央政府 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 企業
風險 三種債券中風險最小 居中 最大
收益 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債券 高于國債,低于企業債券 收益最高
流通性 最強 較強 弱
3.商業保險 (它是規避風險的途徑)
(1)作用:減少損失、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會
。2)種類: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3)投保人與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該遵循的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愿訂立
4.投資時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投資的回報率,也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盡量多元、分散投資
。2)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3)不得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我國當前的分配制度
1.按勞分配 (這與公有制經濟相適應)
(1)地位:它是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
。2)原因: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②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物質基礎;③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直接原因。
(3)意義:①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其自身素質,促進生產發展。②能體現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2.其他分配方式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這與個體經濟相適應)
。2)按生產要素分配 (這主要是與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相適應)
、俸x:是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
、谥饕问剑 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土地、信息、知識等要素分配。
③意義:
a、這是對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b、這有利于發揮生產要素的作用,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二、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
。1)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義:體現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有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3)如何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a、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制度保證)
b、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兩個比重)
c、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2.效率是經濟活動中產出和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是資源節約和社會財富增加。
★3.效率與公平的辨證關系如何?
。1)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2)二者又存在矛盾,分別強調不同方面
★4.如何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處理好二者關系
(1)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防止收入差距懸殊;
(2)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
。3)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第八課、財政與稅收
一、國家財政
1.財政是國家的收入和支出。
2.財政收入的來源有:①稅收收入,②利潤收入,③債務收入,④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
3.影響財政收入的兩個主要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根本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
4.財政支出的用途:①經濟建設支出,②科、教、文、衛支出,③行政管理,④國防支出,⑤社會保障支出,⑥債務支出。
5.財政收入與支出的關系
。1)財政收支平衡,是指:①收=支、②收>支,略有節余、③支>收,略有赤字。
。2)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
。3)財政盈余,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
過多的財政盈余和財政赤字都是不利的。
★6.國家財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能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3)國家財國政能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分兩種財政政策:①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 ②緊縮性財政政策,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
二、征稅與納稅
1.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三者緊密相聯、不可分割,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和無償性決定它具有固定性。
★3.我國稅收的種類
根據征稅對象劃分,目前我國稅收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和行為稅五大類。
。1)征收增值稅可以避免重復征稅、防止偷稅漏稅,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體現公平競爭、財政收入增長。 (增值稅是流轉稅中的一種)
。2)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為什么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我國稅收的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因此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履行義務的同時,公民有權利監督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
5.違反稅法的行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注意區分偷稅與騙稅)
第四單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九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市場配置資源
1.市場調節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為了解決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相對無限性之間的矛盾。
(2)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
(3)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4)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實現資源的配置。
(5)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
①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及時、準確、靈活反映供求關系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②市場競爭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2.規范市場秩序
。1)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
★(2)如何來規范市場秩序?
、僖晟撇栏駥嵤┦袌鲆巹t。(市場規則有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
、诮ⅰ⒔∪鐣庞皿w系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勖總經濟活動參與者都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
3.市場調節有哪些局限性?
、攀袌稣{節不是萬能的。有些領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有些領域市場也調節不了。
★⑵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
、僮园l性(主要表現為做缺德違法、損人利己的事) ②盲目性 ③滯后性
。3)市場調節弊端的后果:
a、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 b、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 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有哪三個?
(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
。3)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2.為什么要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1)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
。2)這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
3.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4.如何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1)經濟手段: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
a.經濟政策: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b.經濟計劃: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五年規劃、年度計劃等。
(2)法律手段:指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
國家宏觀調控,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第十課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建設
1.到2020年,要實現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有哪些?
。1)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到2020年力爭比XX年翻兩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么?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主旨)是發展。 (發展是中共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點)
(3)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
(4)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ㄒy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3.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偬岣咦灾鲃撔履芰,建設創新型國家 (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诩涌燹D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方針”、三“轉變”)
、劢y籌城鄉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芗訌娔茉促Y源節約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萃苿訁^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經濟全球化
1.含義: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3.載體:跨國公司
4. 影響: (機遇與挑戰并存)
。1)積極影響: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進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2)消極影響:a.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會加劇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b.經濟全球化會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5.我國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1.世貿組織
。1)世貿組織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與國民待遇原則。
。2)世貿組織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組織多邊談判、制定貿易原則、解決貿易摩擦。
。3)入世對我國的有利影響:
擴大對外開放,優化產業結構,創造就業機會,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2.我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3.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1)“引進來”:主要是引進外資。 (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2)“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4.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ò血毩⒆灾,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
時事
1. 7月1日,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標準最高、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滬寧城際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2. 7月10日是“中國XX年上海世博會志愿者主題日”,也是世博歷史上首次設立的“志愿者主題日”。
3. 7月13日,上海港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
4. 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2點30分,南非世界杯,西班牙1-0取勝成為新科世界冠軍。
5. 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8月1日中國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將中國湖南崀山等中國丹霞地貌分別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遺產。
6. 8月5日據悉,中國首臺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
7. 8月26日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
8.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
9.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
10. 中國積極擴大進口,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
11.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12. 聯合國宣布今年國際和平日的主題是“青年與和平和發展”,口號是“和平等于未來”。
13. 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14. 10月1日18時59分57秒,長征三號丙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把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15. 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16. 10月20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一個“世界統計日”,
17. 10月1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十八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18. 第xx屆亞洲運動會11月12日晚在廣州隆重開幕,國務院總理溫 家 寶出席開幕式并宣布本屆亞運會開幕。中國獲得199枚金牌,位列第一。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7
第三單元
p59刪除其他多種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這一提法。
刪除“個體勞動者生產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款后直接歸勞動者所有,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他們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不僅要付出勞動、謀劃發展,還要承擔經營風險。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護!边@一段。
【解讀】降低了理論難度。但虛線框的事例卻沒有變,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除了安排分配其他的都可以稱之為按生產要素分配?
p60增加“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要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下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以造福于人民”修改為“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動經濟發展!
【解讀】基于十八大報告。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改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本內容”。
“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有根本區別!庇幸痪湓捫薷臑椤笆杖敕峙涔绞侵袊厣鐣髁x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體現。”
p61如何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內容修改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這有利于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p6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內容修改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大的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
p62目標題修改為“兼顧效率與公平”
本頁最后一句話“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毙薷臑椤笆拱l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修改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
p63在“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后邊增加了一句話:“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p65“相關鏈接”社會保障的敘述和原教材完全不同。修改為“社會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我國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薄窘庾x】基于十八大報告。
p66“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中的“組織”改為“籌集”。
增值稅的作用刪除了“它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這一句!窘庾x】降低了難度,使表述更加準確。
p74“探究路徑參考”
兩段素材變了,設問也變了。
有一家生產電器設備的國有企業,部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員工之間也不團結,離職的情況時有發生。新上任的企業領導為了激勵員工努力工作,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全體職工的稿酬。但是,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消極怠工、不團結、離職等情況并沒有顯著減少。企業領導經過調查發現,導致部分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的癥結不是報酬絕對數量的多少,而是他們認為,與其他一些員工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自己的相對報酬太低了。
——結合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談談你對上述現象的看法。
——如果你是該企業領導,將采取什么措施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吳某就任某國有企業的領導后,實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線員工和創利多的車間傾斜。這種分配制度拉開了員工的收入差距,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高漲,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后來,吳某制定年薪……
——結合上述材料,探討企業內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收集管理實踐中常用的激勵措施,與同學交流,并從兼顧效率與公平的角度,談談你對這些激勵措施的看法。
刪除了“馮村”的事例
“梨樹溝”素材的設問修改為:
——本材料中的再分配是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的?
——與同學一起探討再分配為什么要更加注重公平。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8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2.2價格變動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抛R記替代品、互補品等概念。
⑵理解價格變動對消費需求、對生產的影響。
、沁\用有關知識說明價格變動前后商品供應量和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化。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進行消費選擇的能力。提高他們理解和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價值規律的作用,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考試要求】
高 考 考 綱 學業水平測試要求
1、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 b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價格變動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2、價格與供求的相互影響關系。
【教學方法、學法點津】
1、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演示法
2、學法點津
走進生活,感悟道理。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分析供求影響價格和價格變動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在具體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經濟學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過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學習反思】
(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會引起_____________的變動
一般來說,
2、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反映程度是_________的。
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響
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
3、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__________價格變動的影響,而且受____________價格變動的影響。
⑴含義
①互為替代品是指
、诨パa商品是指
、朴绊懀
①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兩種商品中,
、 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_______________
填寫下表,說明價格變動對生產的調節作用。
2、提高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3、促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ㄒ唬⿲θ藗兩畹挠绊
1、【讀圖】下圖反映了你所學的什么經濟學觀點?請簡要加以分析。
價格(p)
數量(q)
2、【辨析】副食品價格的上漲必然使人們減少對其的需求量。
3、【鞏固練習】下列商品構成互補商品的是:( )
、儆∷⑵放c紙張 ②啤酒與小麥 ③家具與木材 ④商品房和建筑材料
a、①②④ b、①②③
b、c、①②③④ d、③④
4、【鞏固練習】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補品。如果市場上甲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時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郾唐返男枨罅繙p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探究】p16牛蒡價格的漲落的影響及措施。
、
、
6、【探究】有人將生產者成功的戰略歸結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你如何是理解的?
【鞏固提升】
【學習過程】 【導學設計】
一、單項選擇題
1、政府給農民一定的家電購置補貼,會影響農民對家電的市場需求量。下列曲線圖(橫軸為需求量,縱軸為價格,d1為補貼前市場需求曲線,d2為補貼后市場需求曲線)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 )
2、近年來我國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為了抑制房價漲幅,政府可以選擇的措施有( )
a.擴大商品房需求 b.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給
c.規定商品房價格 d.減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給
3、盛夏來臨,空調的價格提高了,導致風扇的銷售量增加,是因為:( )
a、風扇是空調的互補商品 b、風扇是空調的替代品
c、風扇較受人們喜歡 d、風扇的價格降低了
4、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表現在:( )
、賰r格上升,購買減少 ②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勰撤N商品價格上升,互補商品需求減少 ④價格下降,生產規?s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企業要在激烈“價格戰”中取勝,就要設法降低成本和產品消耗,其主要措施是( )
a、采用先進技術,提升管理水平 b、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生產資金
c、縮短勞動時間,減少工資支出 d、提高產品質量,積極擴大出口
【教后反思】
答案:
1、c 2、b 3、b 4、b 5、a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9
一、經濟生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一般主要考查“經濟意義”、“經濟措施”)
1、價格(物價、cpi、ppi、房價)
。1)影響價格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谥苯釉颉┣笥绊憙r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跌
、蹏液暧^調控政策也會引起價格變化
、荛g接原因——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宗教信仰、習俗等也會影響價格
(2)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①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需求、消費、消費者):a、一般地,價格上升,人們會減少對它的需求;價格下跌,會增加對它的需求。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 c、價格的變動會影響相關商品的消費需求。某商品價格上升,該商品需求會減少,其替代品的需求會增加,其互補商品的需求會減少。
②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生產者/企業):a、調節生產,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品結構。 b、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形成競爭優勢。 c、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樹立品牌意識,重視新產品開發。【聯系: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
。3)如何穩定物價?(建議:對癥下藥)
2、消費
。1)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
、俑驹颉車医洕l展水平的制約,即生產決定消費
②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的影響
a、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b、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當前收入,也受未來預期收入的影響
c、收入差距也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d、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消費【聯系: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③消費心理也會影響消費行為,主要有求實心理、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
④商品質量等也會影響消費
。2)如何提高消費水平?(建議:對癥下藥)
3、生產與消費(熱點:金融危機、擴內需調結構、低碳經濟)
。1)生產決定消費
。2)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的發展會促進生產的發展:
、傧M是生產的目的
、谙M是生產的動力,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導向作用; 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新興產業的出現和成長;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
、巯M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
。3)從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得到什么啟發?(建議:從不同側重點提出相應的要求與措施)
4、企業(以營利為目的)——企業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樹立品牌意識。④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⑤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升競爭力。
5、勞動者(熱點:農民工返鄉、大學生畢業、生產安全事故)
。1)勞動與就業:
①就業的意義:a、就業是民生之本,有利于勞動者實現自身價值,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b、有利于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需要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 c、有利于擴大內需,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d、有利于實現社會穩定,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诰蜆I的措施:a、根本途徑——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b、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c、從黨和政府看,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加強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改善就業創業環境,加強就業指導,完善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d、從勞動者看: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轉變就業觀念,樹立自主擇業觀、立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要有創業精神。
(2)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賱趧诱邫嗬浩降染蜆I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②勞動者權益的維護:a、從勞動者看,要履行勞動者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要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合法途徑維權。
b、從國家看,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加強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改善就業創業環境,加強就業指導,完善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打擊違法用人行為;要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6、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熱點:提高勞動報酬比重、醫改、教育公平、社保)
實現公平的措施:①根本途徑——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堅持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強宏觀調控,強化政府稅收調節,調高保低,整頓分配秩序,完善社保制度。⑤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都要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7、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熱點:宏觀調控政策、樓市、金融危機、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1)市場調節及其局限性:①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調整生產經營活動,改進技術和管理。②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缺陷;單純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浪費、配置效率低下、社會經濟不穩定、分配不公、差距擴大。[來源:高&考%資(源#網]
。2)規范市場秩序:(熱點: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問題)
①原因:a、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但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缺陷;單純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浪費、配置效率低下、社會經濟不穩定、分配不公、差距擴大。 b、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才能合理配置資源,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c、良好市場秩序需要市場規則來維護,否則會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市場無序,誠信缺失,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
、诖胧篴、市場秩序需要市場規則來維護,要遵循法律法規、行業規范、道德規范
b、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秩序的治本之策
c、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與社會信用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市場監管
d、企業及個人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保證經濟活動符合法律規范,并運用法律維權;要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3)政府宏觀調控:(熱點:政府調控政策)
①原因:a、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但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需要國家加強宏觀調控來彌補缺陷。 b、加強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有利于鞏固公有制,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②措施:a、根本——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建議:深入細化)
b、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和引導,實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并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來調節。 c、營造經濟社會環境,制定經濟政策,引導經濟行為。 d、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4)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經濟生活的“萬金油”)
、倏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②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a、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b、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促進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一、二產業帶動向依靠三大產業協同帶動轉變。c、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d、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⑤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5)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國際經濟)
、俳洕蚧挠绊懀篴、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各國經濟聯系在一起,促進各國經濟合作。 b、也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一國的經濟波動會波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全球經濟不穩定性,尤其威脅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趪H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措施:
a、必須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
b、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c、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培育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d、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堅持自主創新,保護自主知識產權,以質取勝
e、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f、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要利用wto規則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10
第四單元
p80“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修改為“要切實加強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
p81刪除了“影響社會安定”一句。
p83“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更好充分地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毙薷臑椤澳軌蛱幚砗谜褪袌龅年P系,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p85框標題修改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虛線框
在x疆的大山深處有一個民族鄉,是塔吉克族人時代居住的地方。改革開放以來,這個邊境小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位塔吉克族老人介紹說,他家里養了150多只養,4頭奶牛,每天都能喝上新鮮的牛奶;每天都能有4萬多元的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以前,通往山外的路不好走,到縣城近70千米的路程一般要花費8小時,如今,路修好了,只要1小時就能到縣城;以前,鄉里的通信設施落后,聯系不方便,如今,全鄉三分之一的人有手機,放牧空閑時可與外地的家人通話;以前,一到晚上,整個鄉里一片漆黑寂靜,如今,家家都有電視機,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了……
○改革開放以來,x疆這個民族鄉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
○請查找資料,探究x疆這個民族鄉發生巨變的原因!窘庾x】修改后與教材內容更為貼切。
刪除了“微觀上看……”p86刪除了“宏觀上……”
“我國已經達到的小康”修改為“但是,這還是……”
目標題名稱“經濟建設的新要求”修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面的要求內容全部換掉,改為:
黨的十八大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新期盼,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民生、生態文明五方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幾項新要求。
虛線框的素材
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40151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9109元和5919元。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
○算一算:如果要翻一番,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應該增長多少?
○查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資料,分別實現翻番目標的可行性。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萍歼M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度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成成效顯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竟卜⻊站然傮w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在幅減少。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窘庾x】基于十八大報告
p87框題名稱“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修改為“圍繞主題 抓住主線”。
目標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及要求有的大的變化: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要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機制。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p88框題名稱“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修改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框題下的內容全部換掉,改為: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萍紕撔率翘岣呱鐣a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和效益上來,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必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窘庾x】基于十八大報告
p96、97“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措施內容修改為:
刪除“在新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兩個自然段。
換成“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我們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虛線框的內容換成:我國商務部在美國投放了這樣一則廣告:
◇ 一名晨練者俯身系鞋帶,運動鞋上寫著“中國制造,結合美國運動科技”;
◇ 一個家庭正在吃早餐,身邊的冰箱上印著“中國制造,融合法國風尚”;
◇ 兩名時尚少女行走街頭,身上掛著的mp3上標注著“中國制造,配合法國風尚”;
◇ 法國頂級模特的時裝上印著“中國制造,法國大師設計”;
◇ 一名商務人士向飛機窗外望去,機身上寫著“中國制造,全球工程師結晶”。
○在國際競爭中,“中國制造”有哪些優勢?
○收集資料,了解當前“中國制造”走出國門面臨的挑戰,并為我國形成出口競爭新優勢提出建議!窘庾x】材料更具時代性、可讀性。
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
刪除:從“引進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
“……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后修改為:我們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11
《經濟生活》市場配置資源 教學案
第四單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九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9.1市場配置資源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市場經濟的含義
、诶斫馐袌稣{節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劾斫庖幏妒袌鲋刃虻谋匾院痛胧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辨證的、全面的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樹立合理利用資源觀念,自覺維護市場秩序,以公正、公平態度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觀念,以及誠信為本的觀念。
【考試要求】
高 考 考 綱 學業水平測試要求
1. 市場經濟的含義
2. 市場調節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 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
2. 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市場配置資源的優缺點,以及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
難點:市場配置資源的手段。
【教學方法、學法點津】
1.教學方法
①事例探討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覺到自覺,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并學會運用這一方法去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
②自學引導法。課前布置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在自學中,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從而引發思考。
③理論聯系實際法。關注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2.學法點津
內引外聯,全方位提高素質。夯實基礎突出主干,抓住重點,充分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過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學習反思】
(一)市場調節: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然性:
2.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3.市場經濟的含義:
4.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即價值規律發揮作用)
5.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作用或意義):
(1)
。ê侠砼渲觅Y源)
。2)
(有效利用資源)
(二)市場秩序:
1.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意義(必要性):
2.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⑴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a.市場規則的含義及表現形式:
b.市場規則的要求:
c.市場交易原則:
d.市場交易中的禁止行為:
e.市場規則與市場秩序的關系:市場秩序需要市場規則來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是市場規則的體現。
、平⒔∪行У纳鐣庞弥贫取
(1)
(2)
(3)
。ㄈ┦袌稣{節的局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有些行業和領域市場不能調節):
2.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缺陷:
。1)自發性—-利益驅使:
(2)盲目性—-信息判斷;
。3)滯后性—時間差:
。4)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導致的后果:
。ㄒ唬┦袌稣{節
1.課本78頁【活動探究】①人類社會為什么要合理配置資源?
、谀隳芟氤瞿男┓绞脚渲眠@些資源?試對這些方式作出利弊比較。
(二)市場秩序
1.課本79頁【活動探究】
。1)在市場競爭中,誰是運動員?誰是裁判員?如果有人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會導致什么后果?
。2)如果沒有“游戲規則”,對市場經濟運行會帶來哪些影響?
。3)試剖析幾種不遵守市場“游戲規則”的現象。
2.課本80頁【專家點評】
3.課本80頁【活動探究】(1)在上述情形下,參與市場交易會有什么風險?
。2)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這些風險?
(三)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1.課本81頁【活動探究】
。1)甜蘋果變成“傷心果”,反映出市場調節具有哪些缺陷?
。2)強制、彈藥及麻醉品能通過市場來調節嗎 ?為什么?
【鞏固提升】
【學習過程】 【導學設計】
一.單項選擇題
1.古典經濟學家斯密認為,每個人在追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時,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在這里“看不見的手”發揮
作用的機制是( )
a.政府調控機制 b.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
c.市場準入機制 d.利益分配機制
2.市場調節的優點是( )
①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②可以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保證高效益
③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
、苣軌蛲ㄟ^價格漲落比較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傳遞供求信息,實現資源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市場經濟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這種作用表現在( )
、偻ㄟ^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支配著人們的經濟活動
②像“看不見的手”,引導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生產和經營
、郾仨毤訌妵液暧^調控
、茏园l調節著人、財、物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
、菀笊a者必須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和經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隨著農業投入的不斷加大,曾經在我國工業領域出現的嚴重趨同的現象在農業領域也逐漸“升溫”:聽說某地種辣椒賺錢,許多地方就一哄而上;看到某地種草能致富,就有人指揮農民把莊稼砍了,種上草……大量重復的農產品就像同類工業品一樣,產品效益大幅降低。這說明( )
、賳渭兊氖袌稣{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
、诎l展市場經濟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
、郾仨毾魅跽芾斫洕穆毮
④市場經濟要健康發展就必須完全制止重復建設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市場合理配置資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而良好的市場秩序要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市場規則包括( )
①市場準入規則 ②市場交易規則 ③市場競爭規則 ④市場消費規則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必須依法嚴懲制假售假、商業欺詐、走私販私、偷逃騙稅、金融證券犯罪和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
a.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b.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
c.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d.有了社會信用制度,市場秩序就一定規范
二.問答題
目前,藥品市場混亂,假藥事件不斷,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在社會上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1)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市場經濟的什么缺陷?
。2)為杜絕以后類似事件的發生,請結合所學知識,提出合理化建議。
【教后反思】
答案:
一.選擇題
bdcbbd
二.簡答題
。1)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①經濟活動參與者缺乏誠信觀念且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企業經營管理不到位;
、诒砻魇袌鼋洕械氖袌稣{節具有自發性的弱點。
。2)合理化建議:①國家必須加強宏觀調控,運用必要的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強對市場的監管,以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神奇的貨幣---必修1《經濟生活》基礎知識 篇12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包括三課: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以及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
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的知識要點:
1.商品的定義及基本屬性(提示:商品的定義主要強調它的交換特征;對商品的基本屬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貨幣產生的原因及其本質;
3.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提示:為什么貨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紙幣產生的原因、紙幣的定義、紙幣的優點(延伸:貨幣的歷史: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其中前兩者是商品貨幣;紙幣一樣具有價值尺度、儲藏手段等職能);
5.紙幣的發行規律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匯”的知識要點:
1.信用卡的含義及在使用上的特點和優點(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廣義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
3.什么是外匯、匯率(提示:外匯定義中的支付手段是廣義的;匯率就是貨幣買賣的價格;必須學會識別匯率升值與貶值;與其他物品一樣,貨幣買賣的價格——匯率也由供求關系決定,主要是受購買力平價的影響);
4.為什么要保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包括兩框: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的知識要點:
1.影響價格變動與差異的因素:直接與間接因素(提示:變動是時間維度,差異是空間維度;要知道間接因素是如何通過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包括:需求擴大對價格的影響;需求縮小對價格的影響;供給擴大對價格的影響;供給縮小對價格的影響;
3.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4.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5.企業為什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社會勞動生產率對商品價值量的影響。
6.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點)
第二框“價格變動的影響”的知識要點:
1.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商品價格變動與商品購買量之間的一般規律(提示:需求法則是針對同一時間而言的,必須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替代商品與互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第一框“消費及其類型”的知識要點有:
1.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當前收入水平,未來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對消費的影響
2.物價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提示:源于名義收入與實際收入);
3.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的含義、區別及各自的適用范圍
4.消費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
5.什么是恩格爾系數及恩格爾系數大小變化的含義。
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知識要點:
1.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實心理所引發的消費現象的表現及對它們的評價(提示:如何區分從眾與攀比);
2.若干值得倡導的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提示:它與提倡貸款消費矛盾嗎?);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提示:與鼓勵消費矛盾嗎?)。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包括: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五課 企業和勞動者;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以及綜合探究——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準備。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包括兩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的知識要點有:
1.生產對消費的決定性作用: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對生產的導向作用;消費對勞動力再生產的作用;
3.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及意義(提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準確表述);
4.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科技、培養人才;改革落后的生產關系。
第二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知識要點有:
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2.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作用;
3.混合所有制經濟;
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及準確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5.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含義、作用;
6.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7.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第五課“企業和勞動者”包括兩框:公司的經營;新時代的勞動者
第一框“公司的經營”的知識要點有:
1.公司的特點;
2.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異同
3.公司的組織機構;
4.國有企業為什么要以公司制為方向;
5.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形成競爭優勢;誠信經營;
6.企業兼并與破產。
第二框“新時代的勞動者” 的知識要點有:
1.勞動的意義;
2.就業的作用;
3.我國的就業問題;
4.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國家該怎么做;勞動者自己該怎么做;
5.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自主擇業、競爭就業、職業平等、多種方式就業;
6.勞動者享有的主要權利;
7.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包括國家如何維護勞動者權益;勞動者本人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包括兩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股票、債券和保險。
第一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的知識要點有:
1.儲蓄存款的含義;
2.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延伸:究竟什么是商業銀行;我國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義及計算;
4.活期儲蓄、定期儲蓄的區別;
5.商業銀行的含義及其主要業務。
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 的知識要點有:
1.股票的含義、特點及股東的主要權利;
2.股票投資收入的來源及特點;
3.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延伸: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總結儲蓄、股票及債券的特征);
4.保險的含義及保險業務的種類(提示:嚴格說來保險不是投資)。
5.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包括: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課:征稅和納稅;以及綜合探究——講求效率,維護公平。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包括兩個框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一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識要點有:
1.按勞分配的內容、必然性;
2.按勞分配的作用、意義;
3.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延伸: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對按要素分配作進一步的分類,如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
4.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
第二框“兼顧效率與公平” 的知識要點有:
1.效率的含義、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
2.公平的含義及社會主義為什么要重視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4.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含義及為什么要效率優先;
5.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兩個框“財政收入和支出”及“財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識要點有:
1.財政收入的種類
2.影響財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財政支出的種類;
4.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對比關系
第二框“財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識要點有:
1.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表現: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現:財政是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財政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財政具有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財政政策如何正確運用:經濟不景氣時如何運用;經濟過熱時又如何運用。
第九課“征稅和納稅”,包括兩框:“稅收及其種類”及“依法納稅”。
第一框“稅收及其種類”的知識要點有:
1.稅收的含義及特征;
2.增值稅的內容、優點(提示:不要求掌握計算);
3.個人所得稅的含義、特點、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納稅” 的知識要點有:
1.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區別;
2.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表現及其處罰。
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包括: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以及綜合探究——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兩個框“市場配置資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一框“市場配置資源”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么要合理配置資源(延伸:經濟學的定義——研究資源的有效配置);
2.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提示:強調價格、供求兩個機制);
3.市場調節的兩大優點(提示:不要忽視它,不能把它與2混淆);
4.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市場規則、社會信用制度!
5.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知識要點有: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和基本特征;
2.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經濟手段中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包括兩個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第一框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的知識要點有:
1.總體小康的微觀和宏觀表現;
2.總體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
3.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第二框題“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延伸:國內生產總值的準確計算;沒有發展的增長是什么意思:經濟增長是指產量或生產能力的擴大;經濟發展是指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發生的結構性、體制性變化);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科學發展觀的主旨;
4.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發展。
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包括兩個框題:“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第一框“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要點有: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2.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提示:比較優勢要學會計算);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
4.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
5.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6.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第二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的知識要點有:
1.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
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4.對外開放是長期基本國策;
5.對外開放在當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6.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戰略措施;
7.“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的內容;
8.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