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的根脈——玉器 教學設計
“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有斷口但邊緣卻不鋒利,表明玉自身廉潔、自我約束卻并不傷害他人。
▲春秋齊國國相管仲曰玉有“九德”: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智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藏華光澤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聲清團徹遠,純而不殺,辭也。
從上面這些文字可以看出,不管是九德、十一德還是五德,主要的精神內涵是“仁、義、禮、智、信”。
解釋: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意義。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于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
▲“五!奔慈、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準則。
▲“三從”是指:女子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言語(指與人交談要會隨意附義,能理解別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該言與不該言的語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
雖說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的一套,但對于規范當代社會人倫道德仍然有著重要
的作用。玉在古代就賦予這樣的一種重要意義,所以說“君子比德于玉”。
3、 玉的種類p8
玉分為硬玉(硅酸鈉鋁):專指翡翠和軟玉(硅酸鈣錳):透閃石和陽起石組成的材料。
4、 總結:先民們把玉從石頭中區分開來,是人類審美認識上的一個重要發展,同時也是人類對物質材料的體形、質感、色彩,以及對稱、秩序感等造型規律的認識與掌握。玉在舊石器時代已經 產生,p5新石器時代推上第一個高峰時期,夏商周時期與青銅器一樣成為權利和神權的象征。
附:工藝美術圖案設計的幾條普遍法則:
1、 對稱與平衡
2、 穩妥與比例
3、 反復與節奏
4、 對比與調和5、 統覺與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