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處理──Word字體設置--
【教學反思】
1.教學設計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以“引導興趣探究新知”及“比較法”來引入新課,以強烈鮮明的對比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意向并轉化為動力,使學生學得主動,思維積極。由于文字處理的實際操作性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解、液晶投影器演示和學生實際操作有機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
設置字體、字號、字色和字形是比較機械的操作,許多教師會選擇一口氣講完,然后讓學生進行操作,這樣效果不太好。所以采用四種不同的教法來實施教學,大多數學生學會操作,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2.分層教學的實施
教學中采用了分層教學,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零起點”學生能熟悉word格式工具欄,同時進行了簡單的運用,親身感受文檔字體、字號、字形和字色的操作過程,懂得word文檔美化的基本流程,“非零起點”的學生在“零起點”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練習,達到了熟練掌握的要求。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課標的要求,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3.不足
由于這一節的內容相當簡單,再加上學生的層次又不一樣,基礎好的學生感覺練習幾分鐘后就無事可做,而基礎差的學生還是感覺有些吃力。雖然我還讓好的學生去幫助差的學生,形成了學生“一幫一”,“多幫一”的學習方式,還采用了分層教學,但學生太多,感覺上老師還是顧不過來。
附:學生學習過程及典型成果
參考資料:
[1]云南省普通高級中學實驗教材(第一冊)。云南人民出版社,xx年8月。
[2]云南省xx年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會考說明。
[3]精編信息技術(中學版)。云南大學出版社,xx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