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精選14篇)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1、單元主題:
⑴ 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同時也有很多不盡人意、讓人覺得頭疼的事,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呢?讀讀本單元的主題就知道了。
⑵ 課件:出示單元主題。
、恰W生在下在自由讀,同桌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⑷ 指名學生匯報。
2、引出課題:
⑴ 一個小朋友玲玲,她也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解決的。
⑵ 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識字:
、拧∮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本課要認的生字。
⑵ 檢查識字情況。
、恰∪嘁黄鹣茸x一讀。
、取≌n件:出示本課要認的生字。
、伞¢_火車。
2、讀詞
、拧∽杂勺x詞,說說這些詞你是怎么理解的。
、啤≈该麑W生說,可以結合實際舉例子談一談。
3、讀課文:
、拧∪墓灿袔讉自然段。
、啤≈该麑W生讀課文。
三、理解感悟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玲玲)講玲玲干什么?(畫畫)在畫畫整個過程中,玲玲都是稱心如意的嗎?
2、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讀,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變化的。
3、指名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高興──難過──高興。
4、從哪兒看出玲玲很高興,很難受,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讀一讀。
5、指名學生讀,老師指導。
6、思考:
為什么玲玲的心情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是誰幫助了她。
7、咱們一起把爸爸與玲玲的對話讀一讀。
8、爸爸說的有道理嗎?爸爸說的哪句話給你了很大的啟示了。
9、課件:出示爸爸的話。
10、以各種形式讀,談談你對爸爸這句話的感受,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
課本上的小主人玲玲遇到這樣的事并能很好的解決,那同學們,你們在生活當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呢?以前是怎么解決的,現(xiàn)在學了這篇課文,你又會怎樣解決。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2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設計思路: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nèi)容簡單,語言樸實,對話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淺顯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的主要線索,爸爸說的最后兩句話揭示了課文主題,蘊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fā),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導入:同學們喜歡畫畫嗎?你平時都喜歡畫什么?在畫畫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過什么煩惱的事?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畫參賽畫時遇到了一件讓她急得哭起來的煩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樣的煩心事,玲玲又是怎樣解決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學習《玲玲的畫》。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想想你怎樣記玲玲的“玲”字(齊讀課題兩遍,說說怎樣記住“玲”字)。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煩心事。
二、初讀課文,掃清讀文障礙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多媒體出示生字、生詞,抽讀,開火車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組交流,互相評議;全班交流,大家評議)
2.多媒體演示符合課文內(nèi)容的三幅畫——玲玲剛畫好的畫、弄上墨漬的畫、把墨漬變成了小花狗的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順序,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四、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玲玲心情發(fā)生變化的語句,并說說玲玲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變化。
板書:滿意(完成畫作)→傷心(弄臟畫面)→滿意(巧添小狗)
2.齊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爸爸和玲玲的對話。
3.多媒體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對話,同桌分角色練讀。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讀對話,教師相機引導。
引導: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展開三次對話的?爸爸的話和玲玲的話應該怎樣讀呢?(第一次對話:爸爸的話要用關心、催促的語氣來讀,玲玲的話要表現(xiàn)出玲玲為自己畫好了參賽畫而感到滿意的語氣;第二次對話:玲玲的話要讀出緊張、著急、傷心的語氣,爸爸的話要用沉穩(wěn)、安慰的語氣來讀;第三次對話:爸爸的話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5.男女生對讀。
6.師生合作,男生讀爸爸說的話,女生讀玲玲說的話,老師讀敘述。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課文掛圖,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插圖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齊讀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3.多媒體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1)齊讀,邊讀邊想: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組、全班交流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教師相機引導。
引導:這里的“壞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講述歸納:這里的“壞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違紀違法之類的壞事;這里的“好事”泛指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辦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變成令人滿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為樂之類的好事。(板書:好事、壞事、獲一等獎)
。4)教師小結。
爸爸說的這兩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對待事情好壞的態(tài)度,我們不能把一些暫時沒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錯的事情都看成是壞事,因為好壞是可以轉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而應沉著冷靜,開動腦筋想一想彌補的辦法。
六、回歸整體,進一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1.啟發(fā)學生思考: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對玲玲和自己說?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遇到過的話,說說你是怎樣解決的呢?
2.教師總結談話: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臟畫面的一塊墨漬,眨眼間能變成可愛的小花狗;蜜蜂竟然當向導引領著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yǎng)蜂人;因為自己長得丑而遭到別人欺負、譏笑的丑小鴨,原來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生活就是這樣,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書:開動腦筋
3.同學們喜不喜歡課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玲玲的喜愛和贊美的心情齊讀全文。
七、實踐活動
回到家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自己從書刊中再找一個開動腦筋、變壞事為好事的小故事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3
一、導讀引路,揭示課題
1.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七單元,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16頁,先來讀讀單元導讀吧!2.誰來讀一讀。3.師:今天就有這樣一個孩子,想認識他嗎?師板書,我們來一起喊喊她的名字吧!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它。玲玲畫了一幅畫,(出示圖畫)漂亮嗎?玲玲畫畫的事更有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玲玲的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讀課文,這是我們初讀課文,誰能給大家提點要求。
2、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們在讀課文上時遇到了不認識的生字,請大家把課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寶寶多讀一讀,讀不準的多讀幾遍。
3、同學們都和生字詞教上朋友了嗎?誰來做小老師領著大家讀讀。(出示詞語:端詳、一幅、評獎、催促、叭、腦筋、弄臟。)
4謝謝小老師,下面我們自己讀一遍,看看能不能讀好。
5、真能干,這么快就和生字詞交上朋友了。看,現(xiàn)在就剩下生字寶寶了,你還認識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你的識字辦法。
6、誰來把你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
三、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感悟
1、看來同學們生字真的認識了。下面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注意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玲玲情感變化的相關詞句、段落。在細細的讀讀,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3、學生匯報第一段時。(你能來表演一下玲玲此時的樣子嗎?從同學的表演中,你知道了端詳?shù)囊馑际鞘裁?如果你是玲玲,看著自己即將參加比賽的作品心情會怎樣?那誰來用這種語氣讀讀玲玲說的話。)
4、學生匯報4段。引導學生體會:一幅那么美的畫被弄臟了,多傷心、多難過呀!如果你是玲玲,你會想些什么?學生移情體驗,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里面。誰來用這種語氣試著讀一讀?
5、學生匯報玲玲笑的句子。師:玲玲為什么又笑了?師:玲玲為什么畫小花狗?想想這兒還可以畫什么?出示了三幅圖:第一幅是玲玲一開始畫的沒有小狗的畫;第二幅是弄臟了的畫;第三幅是添上了小狗的畫。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學生展開辯論,體會到玲玲肯動腦筋,把畫變得更美了!壞事變成了好事!所以爸爸說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6、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此時如果你是玲玲,你最想對爸爸說什么?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教師出示褲子,老師的媽媽不小心把新褲子磕破了,于是在破的地方縫了一片美麗的樹葉,很漂亮吧。在生活中,你們遇到過老師和玲玲這樣的事嗎?你是怎么做的呢?
五、總結
同學們,相信大家學了這篇課文后,一定會象玲玲一樣,遇到困難不驚慌失措,開動你們的腦筋,想出好辦法的。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4
教案內(nèi)容 課件說明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dvd、電視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小女孩畫像 這個小女孩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玲玲,她非常喜歡畫畫,當她畫完一幅畫準備參加比賽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是什么事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玲玲的畫》。 設置懸念,旨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 請同學們聽讀課文,注意聽清字音,同時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旨在從整體入手,使學生概括了解課文內(nèi)容。 2、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和不理解的詞語,想想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小組內(nèi)交流。 3、生字辨析。 bā 音序:b 叭 部首:口 結構:左右 字義:象聲詞。 組詞:叭嗒 造句:叭嗒一聲,閘門關上了。 líng 音序:l 玲 部首:王 結構:左右 字義:①玉碰擊的聲音 ②細致精巧. ③靈活敏捷 組詞:玲瓏 造句:這件玉器雕的小巧玲瓏,可以拿在手中把玩。 gǒu 音序:g 狗 部首:犭 結構:左右 字義:哺乳動物,嗅覺、聽覺很靈敏。 組詞:小狗、獵狗 造句:明明家的小狗非常可愛。 zāo 音序:z 糟 部首:米 結構:左右 字義:1、腐爛。 2、指事情或情況壞。 3、做酒剩下的渣子。 組詞:糟了、糟糕 造句:糟糕,我把鑰匙鎖在了屋里。 lóu 音序:l 樓 部首:木 結構:左右 字義:1、樓房的一層。 2、樓房,兩層以上的房子。 3、用于某些店鋪的名稱。 組詞:樓梯、樓層 造句:商場的每個樓層都有消火栓。 tī 音序:t 梯 部首:木 結構:左右 字義:1、便利人上下的用具或設備。 2、形狀像梯子的。 組詞:電梯、樓梯 造句:這座高樓的電梯壞了。 kěn 音序:k 肯 部首:月 結構:上下 字義:1、表示同意。2、表示主觀上樂意。 組詞:肯定、中肯 造句:老師中肯的教導,讓我終生不忘。 nǎo 音序:n 腦 部首:月 結構:左右 字義:1、人體中管全身知覺、運動和思維、記憶等活動的器官。 2、腦筋。 組詞:大腦、腦筋 造句:遇事要開動腦筋,勤于思考。 jīn 音序:j 筋勤 部首:竹 結構:上下 字義:1、肌肉。 2、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 組詞:腦筋、筋骨 造句:學武術可以鍛煉筋骨。 4、詞語積累 端詳:仔細地看。 壞事:本課泛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 旨在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 三、知識拓展: 玲 憐 四、課堂回顧: 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那么,玲玲的畫怎么樣了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生交流: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下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師生交流,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起到了鋪路搭橋的作用。 二、講讀課文 1、理清脈絡,課文是按幾部分敘述的? 2、理解重點 課件演示爸爸說的一段話。 指名讀 聯(lián)系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 找出生活中類似的事件與同學交流。 4、朗讀感悟 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什么? 小組分角色,按自己的體會讀課文。 選小伙伴表演課文。 三、實踐天地 回家向爸爸、媽媽咨詢他們是否遇到過類似的事,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四、感悟全文 生活就是這樣,只要善于思考,劣勢也可能轉化為優(yōu)勢。只要我們不氣餒,一定能品味到戰(zhàn)勝困難后的喜悅。 課件出示小女孩畫像 課件出示課題《玲玲的畫》 播放范讀錄音 課件出示思考題: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課件出示左側字(配音) 課件動態(tài)演示,有配音。 出示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 課件出示: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談話導入
⒈談話激趣
、沤裉欤蠋熡忠o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處理的呢?請同學門打開課本116頁,教師(板書課題:)
⑵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玲”。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⒈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⒉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⒊合作學習
。1)桌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游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游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體感知、初步了解。
1、小組內(nèi)讀課文,互評互糾正,推薦一位組員。讀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推薦的組員再次讀課文,糾正讀音。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師引導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全班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jīng)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
結果:得了一等獎。(好事)
5、設疑:
一件壞事怎么變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奧妙嗎?我們下堂課學習。
四、指導觀察、練習寫字。
⒈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后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步處熤攸c指導并范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硨W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并引導學生評一評。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生字
⒈游戲“大轉盤”(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
⒉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二、啟發(fā)思維、朗讀感悟。
1、提出問題:一件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
2、解決問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交流。并讀出相關的句子。
1)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為什么要加上“仔細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訴玲玲畫什么?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樣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會想什么?
她為什么要畫小花狗?而不是其它東西?
“玲玲滿意地笑了”說明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這里的壞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壞事變好事的秘訣了嗎?(隨學生回答完成板書:動腦筋)
3、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ㄒ螅喊职值脑捯x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4、在小組、班級中進行讀書評比擂臺賽,比一比誰是我們班的金嗓子?然后學生進行評
議:誰讀的好?好在哪里?還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四、訓練表達,滲透思想
1、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ń處煿膭顚W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2、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
五、做一做:完成課后練習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6
《玲玲的畫》識字教學
本課內(nèi)容新穎,貼近孩子的生活,學生學習起來很感興趣,本課的識字教學我是這樣進行的:
首先,通讀全文,邊讀邊勾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自主想辦法認記生字。
然后,下座位找你最好的伙伴,和你的伙伴一起自學生字、詞,交流各自的識字方法。
詳:放在“端詳”這一詞語中,通過模擬“端詳”(認真仔細看)的動作來感悟。
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班劉博群同學是這樣說的:我班教室后面貼了三張獎狀,這獎狀是我們大家的,是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就這樣學會了“獎”字。
玲、叭:可用換偏旁的方法學習。
催: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我班楊墨濃同學是這樣說的:以前我讀過課文《秋天》,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電報來了,催我們趕快到南方去呢!這樣我就學會了“催”字。
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講這篇課文時正好是五月末,當時正是“非典”時期,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們要講衛(wèi)生,手臟了要洗手,洗手時要用流水,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非典。
最后,老師檢查生字認記情況。由于學生感興趣,能夠說出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因此,效果很好。
通過這課的識字教學,我覺得我們教師應多讓學生說出識字的方法,這樣學生既認了字,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7
復習
1、猜字游戲:學生讀字、詞,書寫,同桌互相糾正。
2、分段指讀課文;仡櫿n文內(nèi)容。
研讀
1、出示文中涉及的兩幅畫,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一件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
2、學生自由讀課文,合作讀書,畫出有關句子,細致地理清故事發(fā)生的經(jīng)過。
3、讀書匯報。( 教師結合玲玲和心情變化點撥學生,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來幫學生理解課文。在理解過程中,適時地抓住重點的詞句,增強學生的感悟。)
4、討論:你從爸爸與玲玲的對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5、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ń處熆梢越Y合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思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在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的同時,要務必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在讀書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故事蘊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響和啟迪。)
感悟
1、讀了課文,你想對爸爸和玲玲說些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今天的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發(fā)?
3、 把爸爸說的富有哲理的話積累起來。 (升華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豐富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處理生活事件的能力。)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會認“玲”等8個生字,會寫“叭”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A 案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課件:將書上的插圖、爸爸說的話及有些重點的句子、重點指導的字做成相關的課件。
第 一 課 時
激趣導入 ,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小女孩像,問:你想認識她嗎?認真看老師寫她的名字──“玲玲”。如有學生姓名或親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臺教大家識記這個字,注意讀準后鼻音。(告訴學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較多)
2.板書課題,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老師隨機導入 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2.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會的生字詞,并在小組內(nèi)合作認讀生字詞。
3.檢測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運用媒體出示生字詞來檢測)
4.根據(jù)學生認讀情況,重點指導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
“幅”字不要讀成“fǔ”,要讀“fú”。
“催”字要讀平舌音“cuī”。
“睡”字要讀翹舌音“shuì”,它和目有關,因此是目字旁。
“臟”字讀平舌音“zāng”,它還有一個字音是“zàng”,心臟的“臟”。
。Q5.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檢測本課生字的讀音。
。R6.引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通課文)
理解詞意,感悟課文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3.匯報自己這次又讀懂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鼓勵學生有獨特的體會。如認為玲玲是一個做事認真的孩子,從“滿意地端詳”“催”等詞可以看出;認為玲玲是個愛動腦筋的、聰明的孩子,從“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可以看出來)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玲玲著急和高興的心情。
5.理解爸爸的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笨磮D學著爸爸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交際訓練,鼓勵學生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1.這樣的事,你遇到過嗎?跟大家說一說。
2.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樣做?
作業(yè)
制作一張小報,題目自擬,要求有三個欄目:a.你認識嗎(集中展示課外認識的字);b.你知道嗎(收集課外積累的詞語);c.你能猜出來嗎(字謎集錦)。
第 二 課 時
讀一讀,鞏固所學知識
1.認讀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演一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誰愿意做爸爸和玲玲來演一演這個小故事。
寫一寫,牢記生字字形
本課要寫的生字中,你記住了哪個?是怎么記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重點指導“糟”“樓”二字的書寫。(注意提示“糟”字右上部件的筆順,“樓”字右上的“米”要小些,“女”的橫筆要長)
學生書寫本課生字,老師巡視,根據(jù)學生情況個別指導。
練一練,積累好詞佳句
1.抄寫并背誦爸爸最后說的話。
2.抄寫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小結
拓展活動
將課文故事講給父母聽,再請他們講一個類似的故事。
B 案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幻燈機,帶有“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钡幕脽羝。
3.聯(lián)系生活,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畫的一幅畫。
第 一 課 時
導入 新課
親愛的小朋友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麻煩,本來花費很多心血準備好的東西會突然遭到破壞,讓我們感到很傷心。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個麻煩,她是怎樣解決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讀讀關于她的故事吧。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通過預習把自己不認識的字做上標記。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記憶自己不認識的字的字音。
2.指讀,進一步糾正字音。
幅fú 催cuī 叭bā 臟zānɡ 筋jīn
3.小組內(nèi)互讀,進一步鞏固字音。
4.出示生字卡,以競賽的方式讀,落實識字任務。
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1.小組討論,哪個字比較難記,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2.小組匯報交流記字方法。
3.小組間開展識字競賽:小刺猬摘果子。(課件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能識記的,就放到小刺猬的背上去)
4.游戲:快樂傳真。(老師將生字卡片給一學生看后,學生表演,讓同學猜出生字或詞語,猜對了從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后舉起來齊讀。如果猜得不對,老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評出表演不恰當?shù)牡胤剑?/p>
。ā鞍取笔菙M聲詞,可讓學生模擬聲音。如黑板擦掉到地上──叭)
指導寫字
1.引導學生觀察本課所寫生字的特點:七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兩個上下結構的字,都是上短下長。
2.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如“糟”字右半部上邊部件的筆順;“腦、肯”二字中“月”的字形不同;“樓”怎樣安排部件,才能使字形美觀)
3.學生認真對照田字格,臨摹一遍。
4.自薦上臺,用實物投影展示寫字作業(yè) ,再請同學評議。
5.學生練習寫字,老師巡視指導。
積累詞語
把喜歡的詞語積累在詞語本上。(如端詳、評獎、弄臟、仔細、滿意、懶洋洋、動腦筋、收拾)
第 二 課 時
交待學習目的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玲玲的畫》這篇文章,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既要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要把課文讀好。
感悟課文,感情朗讀
1.這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2.文中有幾次對話?請你找一找,用筆畫一畫。
a.請你試著讀一讀第一次對話,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爸爸為什么催玲玲快點睡覺?應該怎樣讀?
◆體會并有感情地讀。
◆第一次對話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學生結合第1自然段講)
用做動作的方法理解“滿意地端詳”的意思。(體會高興的心情)
b.找出第二次對話,讀一讀。
◆第二次對話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
◆“叭的一下”和“哇地哭了起來”說明了什么?(理解后試著讀)
◆爸爸的話和玲玲的話應該怎樣讀?(講、讀、評,再讀體會)
◆出示一幅畫。這就是玲玲聽了爸爸的話后,畫的那只懶洋洋的小花狗,看著它,玲玲滿意地笑了。玲玲為什么滿意地笑了?(體會玲玲通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后的喜悅之情)
c.你認為爸爸說的哪些話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幻燈片出示課文第9自然段。
◆小組討論,談談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老師小結: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d.請你對玲玲、玲玲的爸爸,或自己說幾句心里話好嗎?(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培養(yǎng)孩子的認識能力)
積累詞句,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下列詞語,引導學生積累。
滿意地端詳仔細地看高興地說
滿意地笑了懶洋洋地趴
2.完成課后練習“讀讀抄抄”,并鼓勵學生背下來。
板書設計 :
拓展活動
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否遇到過“壞事變成好事”這樣的事情。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9
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說課稿
《玲玲的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動的小故事。很多事情并不是我們想像的那么糟?矗崃崃崃釡蕚鋮⒓颖荣惖漠嫞恍⌒呐狭四珴n,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nèi)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fā)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nèi)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fā),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二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心強。我們班的學生更是活躍,上課愛舉手發(fā)言,甚至愛在座位上接嘴。他們對語文很趕興趣,普通話說的好,沒有方言尾音,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表達能力一般,詞匯量還不夠豐富。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以一下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 《玲玲的畫》是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為了使語文課有一個整體性,讓學生先知道本單元教學主題,然后讓主體貫穿整個單元教學,我設計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學習單元導讀部分,概括出:本單元教學主體是: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環(huán)節(jié)二 語文的教學,應該先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輸入,從整體入手,在整體中學習。所以,在初讀課文部分,先讓學生認識玲玲,要求讀準確,寫準確。引導學生質(zhì)疑,然后把學生的質(zhì)疑歸納成: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就是要求學生學會朗讀課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按照從簡單到困難的層次,讓學生朗讀課文。
首先是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流利,不能漏字,也不能添字。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怎么辦?請拼音幫忙,請教同學或者老師。
第二次是請10個學生,分段朗讀朗讀課文,要求其他學生專心聽,他們讀書,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他們按要求讀準字音了嗎?檢查出學生讀不準確的字詞或者語句,然后重點指導讀準確。這個環(huán)節(jié),自主,高效,以學生為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估計“端詳、叭、這幅畫、收拾、那么糟、腦筋、又在催它”這些詞語比較難讀。
“叭”這個象聲詞也很容易讀成“趴”,要重點指導!傲崃釢M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 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薄傲崃,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霸谶@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這些句子,學生不容易讀流利。那我就用投影出示這些句子,知道學生,引導學生模仿,把它們朗讀準確。
第三次朗讀,小學的語文教學,還要求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層次性知道,通過朗讀,達到在讀中學,在讀中領會的目的。還是找另外十個學生個別朗讀,要求讀流利,要求比第二次高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就是上兩次讀書的反饋,學生剛才讀書,評讀時認真,現(xiàn)在當然就流利了。
環(huán)節(jié)三 小學語文課堂,學生的朗朗讀書聲應該貫穿整個課堂。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還是安排了知道學生朗讀。但是,是在前三次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的。我會說:剛才是把文章讀通順了,過了一關,F(xiàn)在該是動腦筋默讀課文,解決問題的時間了。剛才說到,玲玲完成這幅畫,還經(jīng)歷了一番波折呢!到底她遇到什么麻煩,又是怎么解決的?請用波浪線和單橫線在課文里找出來。以前是會讀,現(xiàn)在是讀會,動腦筋讀書。學生向老師匯報讀書的情況,老師相機板書,在這里,老師是主體,但是在學生是主體這個基礎上進行的。老師在黑板的一條大曲線的高峰處板書:“弄臟,來不及畫”“畫只小黑狗”。然后說:在這一番的波折中,玲玲的心情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和變化,也在變化著,可以說是心潮起伏,一波三折啊!我們第四次讀書,這次,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體會玲玲的情緒波動,一邊讀,一邊用圓圈找出,在這些情況下,表示玲玲心情的詞語。(滿意—著急—滿意)接著指導感情朗讀全文,一個同學讀1、2、3段;一個同學讀4、5、6、7自然段,一個同學讀;8、9、10自然段,注意讀出玲玲心情的變化。接著是全班有感情模仿朗讀課文。
環(huán)節(jié)四
任何語文的教學都要有整體性,開始,我是要求學生圍繞一個問題學習課文的,現(xiàn)在,就應該對這個問題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我在課件出示:
課文寫了這樣一件事情:
晚上,玲玲不小心把( )《我家的一角》這幅畫( )了,另畫一張也( )了;正當她( )的時候,她接受了爸爸的建議,在弄臟的地方( )。玲玲( )地笑了。第二天,她的畫還得了一等獎。
我說:“剛才,我們反復讀書,還畫了許多重點詞語和句子,這些工作,都是在幫助我們完成這個任務——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情。老師給大家提供了句子的形式,你們可以借助板書,把這些句子說完整,如果不會的可以請教學習小組的成員,也可以問老師!睂W生匯報后,我安排學生嘗試只看板書,把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說一說。
這節(jié)課,就在學生的讀書聲中結束。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10
本課內(nèi)容新穎,貼近孩子的生活,學生學習起來很感興趣,本課的識字教學我是這樣進行的:
首先,通讀全文,邊讀邊勾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自主想辦法認記生字。
然后,下座位找你最好的伙伴,和你的伙伴一起自學生字、詞,交流各自的識字方法。
詳:放在“端詳”這一詞語中,通過模擬“端詳”(認真仔細看)的動作來感悟。
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班劉博群同學是這樣說的:我班教室后面貼了三張獎狀,這獎狀是我們大家的,是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就這樣學會了“獎”字。
玲、叭:可用換偏旁的方法學習。
催: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我班楊墨濃同學是這樣說的:以前我讀過課文《秋天》,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電報來了,催我們趕快到南方去呢!這樣我就學會了“催”字。
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講這篇課文時正好是五月末,當時正是“非典”時期,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們要講衛(wèi)生,手臟了要洗手,洗手時要用流水,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非典。
最后,老師檢查生字認記情況。由于學生感興趣,能夠說出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因此,效果很好。
通過這課的識字教學,我覺得我們教師應多讓學生說出識字的方法,這樣學生既認了字,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導孩子關注生活 ──《玲玲的畫》教學有感
浙江省義烏市青口小學 施環(huán)英
生活中,因孩子的無知會很自然地做錯一些事情,犯一些錯誤。學生做錯事情的結果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并不是無法挽回的。我們是能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正如課文《玲玲的畫》中提取的情節(jié)是:夜深了,孩子玲玲在收拾畫畫工具時不小心把明天要評獎的畫給弄臟了,著急地哭了。于是,爸爸引導孩子:只要開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學習過程中重在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要多動腦,多思考,劣勢也能轉化為優(yōu)勢。
課堂上,我提出:“在平常生活中,你遇到像玲玲一樣的問題嗎?”學生在傻愣愣地呆了很久之后,也沒有一個人回答我。教室里鴉雀無聲。我想:換個思考角度試試看吧。緊接著,我這樣問:同學們,在家里你做錯事了,爸爸媽媽會怎么做呢?”
“哇!我的爸爸媽媽會說,你怎么這么煩呢?過去!過去!”
“太傻了!問爸爸去!”
“什么對不起不對不起,離我遠點!
“你也太頑皮了吧!”
這些回答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農(nóng)村的家長自身文化的素質(zhì)水平并沒有很快地隨著教育潮流而前進。要想有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各方面素質(zhì)特別是家庭教育也急待引導。
深入想想,象玲玲類似的,因家長啟發(fā)后,壞事變好事的經(jīng)歷會可能好嗎?讓農(nóng)村孩子們從何說起呢?我們在面對常見的生活小事又該如何啟發(fā)呢?家長素質(zhì)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想:我們應該在孩子的身上再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去教育他們。啟發(fā)孩子觀察社會生活,不放過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只有思考,才會閃耀解決問題的火花。
教育必須建立在學生的生活,教育應該對關照學生思考生活,意味著教育要關注完整的生命,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發(fā)展。引導孩子關注生活。因為大部分孩子沒有把“生活”這本大書看懂,看透,看明白,不會思考真實的生活。孩子對生活問題解決能力的薄弱,迫切需要我們多多引導,多多啟發(fā)。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11
《玲玲的畫》是第七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它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潑的故事:玲玲畫了《我家的一角》,準備參加比賽。可是,不小心被水彩筆弄臟了。后來,在爸爸的啟發(fā)下,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結果得了第一名。
本文內(nèi)容簡單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所以除了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第九段玲玲爸爸的話之外,我把其它段落的教學放在了第二課時上。
第一課時以識字、朗讀和寫字寫句子為三大模塊,我把學習目標定為:
1、會認8個生字,會寫“糟、肯、腦、筋”4個生字,能準確抄寫爸爸說的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簡要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意識。但以識字、朗讀為主,內(nèi)容會相對枯燥。
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得變換著形式來教學讓學生不感覺枯燥。比如在讀詞的時候,小老師帶讀,把“叭”字讀錯了,正好這個字是我要強調(diào)的,很多人都會讀作 “pa”,我就想,在前幾天的一張試卷上不是剛好做到過寫出幾個形容聲音的詞的作業(yè)嗎?這個“嘀嘀叭叭”不就是汽車的聲音嗎?而且又記了字形,知道了字義。本來預設的時候,剛開始看題質(zhì)疑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會問“畫得怎么樣”這個問題的,那在解決的時候,我就會請孩子們仔細看看書上的畫,仔細看的這個動作就是“端詳”。因為“端詳”這個詞是書面語,平常不多見,孩子們有可能不理解。
課堂導入時,對課題質(zhì)疑后所呈現(xiàn)出的幾個問題,不僅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是為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理清課文內(nèi)容作好預設。在一句話、兩句話的范圍內(nèi),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個難點,因為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畢竟有限。但是,在回答出預設問題的基礎上,把答案進行簡單的串聯(lián),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鋪設,為概括主要內(nèi)容降低難度。
這堂課,語文所涉及的“聽”“說”“讀”“寫”,“聽”聽老師讀,同學讀,然后評價,這里有部分同學也“說”了;“讀”,有自由讀,展示讀;“寫”,是寫生字,抄爸爸說的話。似乎都有了,但“說”這方面,從平常的教學當中,還有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這樣專門的一塊口語訓練,是讓我感覺困難的。所以,這節(jié)課,我也很小心翼翼地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就是“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通過動腦筋,由‘壞事’變成‘好事’的情況”嗎”,處理這個問題,我很擔心,學生會說不清事情,自己先緊張了。我想,學語文,除了陶冶情操,熏陶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她的“工具性”也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借這個機會,想請教各位同行,平時應該怎樣給學生進行口語訓練?
另外,這學期學校的教研內(nèi)容為提高課堂效率,倡導“三十分鐘課堂”,葉老的這個理念在于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最高程度地去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它引領著整堂課,就好像一個方向燈,指引著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進行,然后逐漸趨向于達到所設定的幾個簡單但具體可實踐的目標。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5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二、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四、教具準備:遠程教育資源下載的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談話激趣:同學們,今天我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愿意幫助她嗎?(相機板題)
2、 觀察揭題:教師分別用電腦出示準備的兩幅畫(使用遠程教育資源)。啟發(fā):這兩幅畫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幅畫更好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兩幅畫的來歷。(板題)
一、初讀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并劃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識字;プx、互聽、互糾,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 分段指讀課文,師生評議,正音。
。ㄒ宰x文為基礎,以識字為重點,以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為手段,突出低年級的教學重點。)
二、朗讀
1、組內(nèi)讀文,互相評議。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組織學生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理清文章順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jīng)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積極動腦思考)
結果:得了一等獎。 (好事)
。ㄒ龑W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引導他們自讀自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三、研讀
1、用電腦出示文中涉及的兩幅畫,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一件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
2、學生自由讀課文,合作讀書,畫出有關句子,細致地理清故事發(fā)生的經(jīng)過。
3、讀書匯報。
教師可以結合玲玲和心情變化點撥學生,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來幫學生理解課文。在理解過程中,適時地抓住重點的詞句,增強學生的感悟。
如:(1)抓住玲玲的心理變化:啟發(fā)學生思考:課文中玲玲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她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呢,找出相關的語句,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高興(完成畫作)------傷心(弄臟畫面)-----滿意(巧添小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相關的語句找到,(用電腦出示相關語句)。練習體會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人物的語言:課文中爸爸和玲玲的對話很多,從他們的對話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用電腦出示相關語句),讀一讀,想一想。引導學生結合人物語言,理解人物和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教師相機點撥。
如:a、“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可啟發(fā)學生思考:“仔細地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去掉?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訴玲玲呢?
b、“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玲玲會想什么?“玲玲滿意地笑了”說明什么?如果是你,會想些什么?
4、小組合作討論:你從爸爸與玲玲的對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5、匯報交流
6、 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ń處熆梢越Y合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思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在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的同時,要務必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在讀書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故事蘊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響和啟迪。)
四、課堂小結
1、 讀了課文,你想對爸爸和玲玲說些什么?
2、 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今天的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發(fā)?
3、 把爸爸說的富有哲理的話積累起來。
(升華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豐富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處理生活事件的能力。)
[說明] 兩幅畫――來源于遠程教育資源下載
用電腦出示相關語句――自制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方法,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會讀、寫生字,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方法,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一、投影畫面,揭示課題。
1.多媒體投影玲玲畫的畫。(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
2.生齊讀課題(認識“玲”字),觀察畫面:自己說說畫上的內(nèi)容。
3.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寫了玲玲的畫的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合作學習不懂的詞語。
3.匯報交流。
利用熟字加偏旁識記:王+令→玲讠+羊→詳口十八→叭月+莊→臟
利用熟字換偏旁識記:嶺一山+王→玲副一刂+巾→幅數(shù)一文+木→樓
從“三好生”獎狀上識記:獎;從家里的樓梯識記:樓梯;從養(yǎng)了一只小狗識記:狗。
在讀課文時識記:糟、腦筋。
編口訣識記:止下月是“肯”,竹下有月力是“筋”。
4.交流不理解的同語。
端詳:認真仔細地看。
收拾:整理;整頓。
懶洋洋:指無精打采的樣子。
來不及:因為時間短促.無法顧及或趕上。
5.指導寫字。
(l)“玲”字右邊是“令”,不是“今”。
(2)“米”在“糟”中捺變成點,在“樓”字中“米”捺不變。
(3)“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豎。
(4)指導筆順:糟:
“狗”指導反犬旁寫好:
6.師范讀、正音,生跟讀,并組詞。
7.游戲鞏固識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聲旁,學生根據(jù)形旁和聲旁組成生字。
。2)“我指你認”。一個學生指生字,一個學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詞或句子。
三、再讀課文,初知內(nèi)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課義內(nèi)容,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2.自由讀文,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師總結。
課文寫了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在爸爸的啟發(fā)下,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添了幾分家的溫馨。
四、作業(yè)。
聽寫生字、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2.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長,指名讀.
2.開火車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語。
1.多媒體投影爸爸說的一句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學生齊讀這句話。
3.師:聯(lián)系課文,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1)學生自由讀,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交流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這兩句話的“糟”是指出現(xiàn)的情況讓人擔心、傷心。本課指把畫弄臟了。)
。ā皠幽X筋”:想辦法克服困難。)
。▔氖伦兂珊檬拢褐笁氖罗D化成了好事。)
(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又來不及再畫一幅,這是一件壞事。在爸爸的啟發(fā)下,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拘,巧妙地掩蓋了弄臟的地方,使畫增添了家的溫馨,結果得了一等獎.變成了好事。)
。ㄓ龅绞虑檗k得糟糕的時候,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要沉著冷靜,開動筋想一想彌補的辦法。)
4.師:同學們對課文掌握得很好,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出現(xiàn)玲玲這類的事情呢?把壞事變成好事,大家想想,說一說。
。1)學生在小組內(nèi)相互討論、啟發(fā)。
。2)自由交流。
生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褲子弄破了,回家怕媽媽打我。于是我用卡通人物粘貼在破洞上,沒想到回家媽媽還夸我。后來她把這一舉動設計在衣服上,在童裝上加了一些卡通人物,銷量很好。
生乙:我爸爸一不小心把落地扇中間的支柱弄斷了,不能再用,爸爸靈機一動,找到扁鐵、沖擊鉆、膨脹螺絲,把落地扇改成了客廳的壁扇,并粘上一些裝飾品,成為客廳的亮點。我和媽媽看后贊不絕口。
三、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ê檬聣氖率强梢赞D化的。)
。ㄖ灰朴谒伎迹瑝氖虑橐矔兂珊檬虑。)
。ò墒虑檗k糟了,只要冷靜思考,會想出好辦法來彌補。)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體會讀課文。
3.師指導朗讀、范讀。
(1)讀第1~3自然段,要讀出玲玲為自己的畫感到“滿意”的樣子。
。2)讀第4~6自然段,要表現(xiàn)出事情突發(fā)后玲玲緊張而著急的情形。
(3)朗讀第7自然段,讀出爸爸處事沉穩(wěn)。
。4)朗讀第8自然段,要表達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5)第9自然段要讀出爸爸高興的語氣。
4.小組再分角色讀,師巡視發(fā)現(xiàn)讀得好的同學。
5.讀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演讀。
四、日積月累。
1.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新詞。
2.把自己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玲玲的畫
端詳滿意
不小心弄臟只要肯動腦,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動腦筋畫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 篇14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執(zhí)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5課《玲玲的畫》。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nèi)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從而反映出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依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確定本課的設計理念為:1、以學生自主讀書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chǎn)生閱讀的激qing;2、使學生在質(zhì)疑解讀中理解文章的蘊意;3、幫助學生在想、述、讀、演、議中內(nèi)化語言的深情,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設計特點:
。ㄒ唬┣楦袨榫、深度感悟語言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滿意到著急再到戰(zhàn)勝困難后的喜悅。教師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
語言。例如:課文開始,教師抓住“滿意”來理解“端詳”的含義,“好的”這個語言的語氣;課文中間抓住“著急”來體會“畫弄臟了”的不同感受;課文最后抓住 “克服困難的喜悅”來品味、思索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這樣,學生在體會人物感情的基礎上,析詞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語言,向學生滲透文章的表達方式。
。ǘ┮宰x為本、尊重個性感悟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為了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采用自讀、范讀、評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并且激發(fā)學生對于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jù)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時,孩子們可能會說出高興、自豪、滿意、激動、興奮等多種感受,再讓學生讀出自己體會到的心情。在朗讀爸爸的話時,讓學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話,你會怎樣說?可能孩子們會懷著沉穩(wěn)、高興、興奮等多種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讀。
。ㄈ┞(lián)系生活,拓寬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詳一詞時,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象、表演,這樣,將學生的親身感受引入課堂,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壞事變好事的情況。尊重學生的差異,把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為資源,例如: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生活經(jīng)歷和獨特的感受,讀出不同的課文。這樣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課堂,讓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
課堂反思: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缺點和不足。例如:教師基本功有待加強,特別在教師的語言上,提問應該更加準確,引導應該更加到位等。再有,教師還應該豐富知識積累,提高文化底蘊,這樣可提高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究,善于捕捉課堂生成,深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