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貨比三家》教案(通用4篇)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貨比三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比較小數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準確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會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2、小數大小比較的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課件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逛商店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逛商店。我們先到食品店去逛一逛。在逛的同時別忘了記一記你所看到的食品的價格。(課件播放視頻)
師:你記住了哪些食品的價格?
(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來回答,以此來復習小數的讀法。)
2、接下來我們到文具店去逛一逛。咦!這兒有三個文具店。這三個文具店分別叫“ 奇奇文具店”“ 丁丁文具店 ” “ 豆豆文具店”,我們挨個進去瞧瞧。(課件3出示三幅圖)
(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對三家文具店的商品的價錢進行介紹。)
二、探究新知
1、探索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1)師:新學期到了,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買一個鉛筆盒,請同學們幫他拿拿主意,他到哪家文具店買便宜些呢?
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2)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讓學生分析自己的看法。
(3)問:怎樣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的同學想出的辦法最多。
(4)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師完成板書:4.9元<5.1元)
2、小結: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關于比較小數大小的辦法,真了不起。
3、我們的好友笑笑也還準備到這三家店里買些學習用品,你猜猜她可能會買什么?應該到哪家去買?
(1)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并提出問題。
(可能會買尺子,彩筆,書包,橡皮)
①“去哪家文具店買書包便宜?”
(個別學生匯報,全班交流。師板書:8.2元<8.5元)
②“去哪家文具店買橡皮便宜?”
板書:
2.63元 2.36元 2.65元
先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先進行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再進行三個小數的大小比較,最后得出:
2.36元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貨比三家》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感受小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材分析〗
本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特征,并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經歷兩個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再經歷三個小數大小比較的過程,體驗小數大小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的興趣。教材中先安排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再讓學生試著提出數學問題,引出三個小數大小比較的問題,從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以便學生交流各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點和思路。教師要注重各種比較方法或策略的特點,讓學生選擇自己心目中的方法。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城市與農村的交界地,學生大多數來自工薪階層的家庭。學校從20xx年就加入到“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改變”的課改實驗中。課改年級成立了“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課題實驗小組,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實驗教師努力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采用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前已經對小數的意義、特征有所了解,并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商店買過東西嗎?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商店里逛一逛。
(二)新課
1.活動一:判斷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教材第4頁)
師:三個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價錢怎么樣?(復習小數的意義與讀法)哪個文具店的鉛筆盒便宜呢?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他們小組交流
師:把你想出的辦法告訴小組的同伴,看看你們小組一共想出了幾種辦法。
(3)請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①有的學生可能說:“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貨比三家》教案 篇3
學科:數學 授課年級:三年 設計人:
章節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一單元
課題
貨比三家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能力目標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情感目標
3.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一)創設情境師:情景導入。新學期開始了,歷歷要到文具店為自己買一個新的鉛筆盒,請同學們幫他選一選,到哪家文具店去買。出示主題圖,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讀一讀各種文具的標價牌上的文具價格。
3
設計意圖
情景創設有助于反映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聯想,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和改造。
探究
二1出示主題圖,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讀一讀各種文具的標價牌上的文具價格。
2借助問題探究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的方法,發展數感。
(1) 思考"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這個問題應如何解決。可能 出現的比較方法:
A 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 以小數點為中心,4.9元小數點(1)根據主題圖情境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提的問題,選擇有挑戰的問題,讓大家試著解決。
前是4,5.1元小數點前是5…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2) 自主探究比較4.9元與5.1元大小的方法。
學生借助以往的知識,獨立思考比較的方法。
組內交流比較方法后推選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7
設計意圖
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獨立探究能使學生學到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鞏固與探究
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的兩道題。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再與同伴檢查完成情況,每人選一題說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1完成練一練中的第1題。
反饋評價時說說如何比較0.05元和0.50元,6.00元與6.0元的方法,說說有什么發現。
2完成"練一練"中的第二題。
3想一想,再比較大小。
1.20.6 1.72.4 2.81.1
1.62.6 1.92.0 5.05
綜合練習
(1)填一填
比28.7大的數 (30.2)
比0.8小的數 (0.67)
(1) 到哪個商店買毛巾便宜?完成"練一練
第3題。
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進一步明晰比較三個數大小的策略與相應的步驟,并能對策略與結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斷。
20
設計意圖
教師注重評價各種方法或策略的特點,便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并加以掌握。教師也可以作為平等的一員與學生交流自己的比較策略,開拓學生的思路。
總結
談一談這節課你都學到哪些數學知識,有什么收獲
學生獨立發言
5分
作業布置
完成實踐活動。到商店調查3種商品的價格,并作好記錄。
設計意圖
布置學生此項實踐活動,達到了"雖課以盡,但學習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實現了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之中,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板書設計
貨 比 三 家
4.9元<5.1元
8.2元<8.5元
2.36元<2.63元<2.65元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貨比三家》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數數學教材 第六冊 第4頁 《貨比三家》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片段:
上課伊始我便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
師:同學們,很高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新的學期,新的開始,你的學習用品都準備好了嗎?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文具店轉一轉,高興嗎?那就跟我來吧!(隨機出示丁丁、奇奇和豆豆三家文具店主題圖)
師:這里的商品可真多啊!你想買些什么嗎?你知道它的價錢嗎?(引導學生獲取有用的信息,同時正確讀出商品的價錢。)
生:我想買一個新書包。丁丁文具店里賣8.2元,豆豆文具店里賣8.5元。
師:請同學們猜猜看,他會去哪個文具店買呢?說說你的理由。
生:我想他一定會去丁丁文具店買。因為丁丁文具店比豆豆文具店的書包便宜。
師:他說丁丁文具店的書包便宜,你們認為呢?(學學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師:能說說你們是怎么判斷的嗎?
生:因為8.2元是8元2角,8.5元是8元5角,丁丁文具店的書包比豆豆文具店的便宜了3角錢。
師:你可真不簡單!不僅能正確判斷出哪兒的便宜,并且很快地算出了便宜多少錢,看來你是很有生活經驗的。
師:你還什么要買的嗎?
生:我要賣水彩筆,它的價錢是3.05元。
生:我想買文具盒。奇奇文具店賣4.9元,丁丁文具店賣5.1元。
師:去哪兒買文具盒便宜呢?
(這個問題的提出,使安靜的教室頓時沸騰起來,真所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唧唧喳喳地議論開來。很快就有同學高高舉起了小手,嘴里還不停地喊到:“老師!我!我!”更有甚的是有的同學似乎已經等不急了,站起了來,再不叫他的話,恐怕答案就要脫口而出了!)
師: 先請張某說說他的想法,好嗎?”
生:我認為奇奇文具店的文具盒比丁丁文具店的文具盒便宜些。因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5元1角也可以看成是4元11角。而4元9角<4元11角,所以去奇奇文具店買便宜。
(我點頭表示肯定)
這位同學的話音剛落,只聽到另一位同學喊到:“老師,我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樣。”
師:那好,你來說說吧!
生:我也認為去奇奇文具店買便宜。我和張某一樣,也是先把4.9元變成4元9角,把5.1元變成5元1角,不一樣的是變完之后我就能直接看出哪兒的文具盒貴,哪兒的便宜。(看得出該生的臉上滿露的是自豪,似乎找到了更為簡單的方法。)
師:那好,說說你是怎樣直接看出的呢?
生:因為變完之后一個是4塊多,一個是5塊多,當然是4塊多的便宜了!
師:4塊多的便宜,也就是……
生:奇奇文具店的文具盒便宜。
(我微笑示意其坐下,該生臉上顯出得意的神情。)
生:老師,我有一種方法比他們的都簡單!(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道)
師:那好,你說說!
生:如果我有5元錢的話,從奇奇文具店買文具盒不但能夠,還能剩1毛錢。但是從丁丁文具店買就不夠,還差1毛。所以奇奇文具店的文具盒便宜。
師:真行!能聯系生活實際比較小數的大小。可見,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學好數學確實很有用!(我隨即表揚他)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我盡可能的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比較大小的方法。)
生:有!因為5.1元是5塊多,而4.9元還不到5塊。一個是5塊多,一個不到5塊,所以奇奇文具店的文具盒便宜。
(聽了這位同學的發言,很多同學都點頭表示贊成,并且流露出“我的想法和他的一樣”。而有的同學眼睛似乎一亮,好像在說:“我怎么沒想到呢?”)
師:這種方法可真了不起!是啊,4.9元的整數部分是4,而5.1元的整數部分是5,當然是4.9元的便宜了!
……
師:看來,咱們同學都是愛動腦筋、會動腦筋的好孩子!想出了這么多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確實很不簡單!
(學生在小組中爭先恐后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集體交流時學生表現地更是出色。學生有著各種各樣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補充,學生得出了這樣一種既簡單又實用的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反思:
通過這節課使我對新課程教學又有新的感悟
一、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情境
《新課標》中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與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這里我找準了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切合點”,結合教材提供的情境,創設了“新學期買文具及去哪兒買便宜”這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主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欲望,體驗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與快樂。也使學生明白身邊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
二、鼓勵想法多樣化,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新課程》也指出: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面對問題,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無論哪個學生,凡是以自己的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特點,以自己的步調進行學習,都是有效的。為此在教學時我十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樣化,有意識地逐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本課中在解決“哪兒的文具便宜”這一問題時(實際就是引導學生探索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我并沒有將比較小數大小的具體方法教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設了自由的思考與交流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思考方法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鼓勵學生獨立嘗試,提倡方法的多樣化。在這民主、合作、自由的氛圍里,對于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思路。我在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的同時還很注重針對學生的各種方法或策略的特點進行評價,使學生在選擇適合自己方法的同時加以掌握,并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活躍,比較策略的多樣性足以說明學生是有自己的數學現實的,學生的學習總是在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建構。
三、注重與學生情感交流
心理學表明,興趣、快樂等與知覺聯系起來的溫和、愉悅、寬松的情緒,對認知具有組織作用。課堂教學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為此我很注重創設師生心理交融、合作交往的良好課堂氛圍,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得到表現和發展。這堂課一開始我就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加上滿懷激情的導入語,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認知活動。在教學中,我做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一同交流想法。當學生能夠勇敢的舉起小手主動回答問題時,無論回答的正確與否,我都用點頭微笑表示肯定,用懇切語言伴以贊許的目光注視:“積極動腦、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就是好樣的!”“真行,能聯系生活實際比較小數的大小。”“這個方法真不錯,了不起!”等口頭表揚,從而讓孩子在鼓勵中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