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精選15篇)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30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精選15篇)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一次性紙杯、硬幣、課件等。

  教學過程環節設計:

  一、創設情境,產生認知沖突。

  師:同學們,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我代他向同學們提一個問題,不知同學們是否愿意幫這位船夫解決一下呢?

 。ㄔ敢猓

  課件出示情境圖和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分組活動,動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構數學模型。

  1、活動一:

  討論:船夫將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

  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探究。小組匯報時,展示表格或示意圖,全班交流。

  2、活動二:

  一個紙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呢?100次呢?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匯報結果。

  師:同學們,如果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并用硬幣操作驗證自己的結論。

  3、活動三:

  討論: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與結果的奇偶性。

  課件出示填有偶數的圖形,奇數的正方形。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結果,再舉例驗證)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師板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加法中加數與和的奇偶性特點。培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注重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讓學生經歷數學模型建構的全過程。

  三、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1、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xx: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

  ……(學生小組合作)

  完成后,匯報反饋。

  3、數學游戲。

  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以 A點為起點,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

  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玩游戲。)

  這樣玩下去,能獲得獎品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采用層層推進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會從生活實際中尋找數學問題,能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如果將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板書設計:

  數 的 奇 偶 性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3、在活動中培養等毛生的觀察、推理和歸納能力。

  4、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發現規律,感受數學內在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數字卡片,盒子,獎品。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新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提問或列舉等形式,復習奇、偶數的意義。)

  活動1:數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ㄒ唬┘と。

  清早,笑笑第一個走進了教室,像往常一樣把門打開后就去開燈,結果燈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語地說了聲“停電了”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會兒,同學們陸陸續續來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線有些暗,都下意識地伸手去按電燈開關,卻都像笑笑一樣無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個同學按過開關后,“開關”是打開的還是關閉了?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匯報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舉出開、關的情況

  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關……

  讓學生數數,直觀地發現第11個人按過開關后,開關是打開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個同學或第60個同學進去,用列舉的方法判斷“開關”的開、關情況還方便嗎?你還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匯報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啟發學生總結規律并作答:當人數是1、3、5、7……的時候,開關處于開啟狀態,而當人數是2、4、6、8……的時候,開關處于關閉狀態。即,進來的是奇數個同學時,開關被打開;進來的是偶數個同學時,開關被關閉。因為47是奇數,開關被打開;108是偶數,開關被關閉。

  (三)鞏固應用。

  1、看書學習并解決小船的靠岸問題。

  2、解決杯子上下翻轉,杯口的朝向問題。

  3、舉例說說數的奇偶性還能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四)活動小結。

  當一個事物只有兩種(運動或變化)狀態時,運動奇數次后,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反,運動偶數次時,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同。

  活動2:探索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ㄒ唬┯歇動螒颉

  1、出示分別裝有奇數卡片和偶數卡片的兩個盒子。宣布游戲規則:從自己喜歡的盒子里任意抽取兩張卡片,如果卡片上兩個數的和為奇數,你就可以領取一份獎品。

  2、游戲開始。部分學生按規則抽取卡片,并將卡片上兩個數相加的算式及得數寫在黑板上。上來的同學無一人獲獎。

  3、引發思考。

  師:是你們運氣不好,還是其中隱藏著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繼續抽下去,你們有獲獎的可能嗎?

  4、發現規律。

  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發現其中的“秘密”:兩個奇數相加和是偶數;兩個偶數相加和也是偶數。如此抽取卡片,永遠無法獲獎。

  5、舉例驗證。

  6、修改游戲規則。

 。1)師:現在同學們已經發現了不能獲獎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戲規則,保證你們能夠獲獎呢?

 。ㄐ乱巹t:在兩個盒子里各抽出一張卡片,兩張卡片上數的和是奇數可獲獎。)

  (2)請學生按修改后的規則試抽幾次,并發獎以資鼓勵。

 。3)舉例驗證:奇數+偶數=奇數

 。ǘ┛偨Y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

 。ㄈ⿷靡幝山鉀Q問題。

  1、不計算,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xx 11387+131 268+1024

  2、把5顆糖(全部)分給兩個小朋友,能否使每個小朋友都分到偶數顆糖?奇數顆呢?結果是什么?

  全課小結: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和偶數 ,了解奇偶性的規律。

  2、探索并掌握數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并理解數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戲:換座位

  首先將全班39個學生分成6組,人數分別為4、5、6、7、8、9。我們大家來做個換位置的游戲:要求是只能在本組內交換,而且每人只能與任意一個人交換一次座位。

 。ㄓ螒蚝髮W生發現4人、6人、8人一組的均能按要求換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組的卻有一人無法跟別人換座位)

  2、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學生能很直觀的找出原因,并說清這是由于4、6、8恰好是雙數,都是2的倍數;而5、7、9是單數,不是2的倍數。

  (此時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時機)

  3、小結:交換位置時兩兩交換,有的小組剛好都能換位置,像4、6、8、10……是2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偶數;而有的小組有人不能與別人換位置,像5、7、9……不是2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奇數。

  學生相互舉例說說怎樣的數是奇數,怎樣的數是偶數。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活動1

  (1)出示題目和情景圖:小船最初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

 。2)提出問題: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為什么?

 。3)探究活動

  學生可能會運用數的方法得出結果,不一定正確。

  師:小船擺渡100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你會怎樣做?能保證正確嗎?

  引導學生運用策略:①列表法;②畫示意圖法。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我們已經知道了奇偶數的一些特性,現在要用這些特性解決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問題。

  1、試一試

 。1)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一次,杯口朝下。翻動兩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105次?請嘗試說明理由。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奇數次朝下,偶數次朝上。

  師: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學生:小組合作)

  學生開始動手操作。

  反饋:有一小部分學生說能,但是上臺展示,要么違反規則,要么無法進行下去。

  引導感受:如果我們分析一下每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數的奇偶性,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發現

  交流:一開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數;第一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變為1只,仍是奇數;再繼續翻轉,因為只能翻轉兩只杯子,即只有兩只杯子改變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數仍是奇數。由此可知:無論翻轉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數永遠是奇數,不可能是偶數。也就是說,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學生再次操作,感受過程,體驗結論。

  2、活動2

  出示兩組數:圓中的數有什么特點?正方形中的數有什么特點?

  (1)學生獨立猜想,完成“試一試”,小組內匯報交流,然后統一意見進行驗證(要求:驗證時多選幾組進行證明)。

  如果兩個數相減呢?如果是連加或連減呢?

  匯報成果:

  (1)奇數﹢奇數=偶數 (2)奇數-奇數=偶數 (3)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個)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個)

  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學生的舉例可以引導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

 。2)運用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 + 20xx:_____ 46786-5787: _____ 11231+2557+3379+105:

  11387 + 131: _____ 60075-997: _____ 335+7757+223+66789+73:

  268 + 1024: _____ 9876-5432: _____ 2+4+6+8+10……+998+1000:

  3、游戲。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以A點為起點,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就歸你。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躍躍欲試……如果繼續玩下去有中獎的可能嗎?誰不想參加呢?為什么?

  生:骰子始終在偶數區內,不管擲的是幾,加起來總是偶數,不可能得到獎品。

  是呀,這是老師在街上看到的一個*,他就是利用了數的奇偶性專門騙小孩子上當,現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自由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教學反思

  踏入七中育才(東區),心情就像這九月的天氣一樣時陰時晴。教學的壓力,學生的現狀,迫使我不得不放下我原有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策略,盡快適應這所學校緊張的氛圍。

  聽說學校要組織青年教師公開課比賽,我第一個報了名,旨在讓其他老師給我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提高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最后定于第三周完成我的展示。

  我上的是五年級數學“數的奇偶性”一節內容。報名后,我便積極的著手準備,鉆研教材,查閱資料,設計程式,制作課件,并虛心請教了同教研組的余加秋老師和劉紅敏老師,征求了他們的意見。

  我的設計思路是:多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要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探索方法;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和趣味性。為此,我的教學目標定格為: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和偶數,了解奇偶性的規律。2、探索并掌握數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通過兩兩結對入座的游戲引出數的奇偶性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教學“活動1”,引導學生運用策略:應用列表法和畫示意圖法探索數的奇偶性。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1、翻杯子游戲。

  2、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通過學生獨立猜想,小組內交流,統一驗證,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獲取新知。

  3、游戲“開心樂”,運用數的奇偶性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課后,教研組組織了所有老師評課。老師們各抒己見,既肯定了我的教學風格,又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讓我受益非淺。我也及時的自省,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了思考。

  1、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不能沒有目的性的為了游戲而游戲,應該在游戲中給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啟發。本節課,我一共設計了兩兩結對入座的游戲、翻杯子游戲、“開心樂”等三個游戲,都是結合了教學內容而安排的,第一個游戲重在感受數的奇偶性,第二個游戲重在應用數的奇偶性,第三個游戲重在解釋數的奇偶性,游戲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數的奇偶性”上,因此起到了預想的效果。

  2、現行的教材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課前的準備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容量。本節課,教材上僅有兩個活動和兩個“試一試”,練習幾乎沒有,兩個活動的探索過程也非常簡單,學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課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將“翻杯子游戲”和“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進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練習,使內容更加豐滿,但是練習的典型性、層次性仍然不夠,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3、新課后的應用新知,不能單純的是例題的改版,還應該有所變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這樣才能讓學生靈活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這節課中,我所設計的練習就過于程式化,沒有跳出固有的“圈”,順向思維練得多,逆向思維練得少,學生很難推陳出新。

  4、數學課上的板書必須要能詮釋重點,疏通難點。我在這堂課上的板書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疤剿髡麛导訙p法得數的奇偶性”是本節課的重點,我特意將探索結果板書羅列了出來;探索的過程,是一個不完全歸納的思維過程,本是難點,但我沒有把算式板書出來,就有點“空對空”的感覺了。

  以上僅是我現有的一點感觸,我想,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和學生的不斷磨合,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的問題等著我去解決,我會以的狀態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戰。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4到第15頁

  教學目標:

  1、 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 經歷探索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發現并掌握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難點:使學生應用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具學具:

  抽獎箱,轉盤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進而引出新課課題

  師:同學們,上課前先做個游戲,大家都知道我們班一共有8個小組,現在聽好老師的口令開始做游戲,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好,偶數組的同學請舉起左手。

  生:……

  師:奇數組的同學請舉起你的右手。

  生:……

  師:看來大家對奇數和偶數已經掌握,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大家信心十足,就讓我們進入本節探索的內容:數的奇偶性(板書)。

  二、 開展活動,總結規律

  活動1:數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今天早上上課前,有位同學讓我幫幫忙,大家幫他解決好不好?他遇到什么難題呢?請看屏幕(播放投影)。

  師:他遇到的難題是:有一天晚上,小明開燈做作業,本來拉一次開關,燈就應該亮的,但是他連拉7次開關,燈都沒有亮,后來才知道是停電了,你知道來電的時候燈是亮著還是不亮呢?(提示開始時燈是關閉的)

  師:大家獨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師巡視)

  師:好,現在,我們找同學說一下他是怎么想的?

  生:用文字列舉出開、關的情況: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

  生:我是用畫圖法(黑板上展示)

  開的

  次數

  1

  2

  3

  4

  5

  6

  7

  開關

  情況

  開

  關

  開

  關

  開

  關

  開

  師:好,現在大家思考一下,發現有什么規律?(前后4個人討論一下)。(教師巡視)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奇數次時,開關處于開狀態;偶數次時,開關處于關閉狀態。(老師板書)

  師:同意他的觀點嗎?現在問拉47次和108次,開關處于什么狀態?

  生:47次處于開的狀態,108次,開關處于關閉狀態。

  師:同學們真棒,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去幫助別人解決實際問題。ɡ蠋熖嵝:千萬別連續開關燈,這樣既浪費又危險!能不能做到?)

  活動2:生動化的活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師:同學們,還想玩游戲嗎?

  生:想

  師:好的,拿出杯子,聽老師要求:(投影)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那翻動10次,杯口朝什么方向?翻動19次,杯口朝什么方向?(片刻后)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10次,杯口朝上,19次,杯口朝下

  師:能總結規律嗎?

  生:偶數次時,杯口朝上;偶數次時,杯口朝下

  師:通過這2個例子,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規律:變化偶數次時,與開始狀態相同;變化奇數次時,與開始狀態相反。(板書)

  師:我們來驗證一下。

  活動3:探索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師:大家真棒,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為了鼓勵大家,老師給你們帶來了2個抽獎箱,可不是隨便抽的哦,聽老師的規則,(投影)裝有奇數和偶數2個箱子,你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盒子里任意抽取2張,如果2個卡片上的2個數的和是奇數,你就可以上來轉轉盤,轉盤停在哪,那的獎品就是你的哦!

  師:有哪位同學愿意來?(上來5個人,沒有一個人有轉轉盤的機會)

  師:是他們的運氣不好嗎?還是這里面隱藏著秘密??想一想,如果繼續抽下去,有轉轉盤的機會嗎?

  生:沒有

  師:為什么?

  生: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板書)。

  師:現在大家發現了原因,你能不能修改一下游戲規則,保證能有轉轉盤的機會呢?

  生:在2個盒子里各抽取1張,2張卡片的數字之和是奇數

  師:是這樣的嗎?找同學驗證一下

  師:還真是,奇數+偶數=奇數(板書)。

  三、 實踐、練習

  師:同學們真優秀,還敢挑戰嗎?

  生:敢

  師:真棒,請打開課本第15頁,做一下填空題

  四、 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數的奇偶性解決實際問題,遇到其它問題能解決嗎?掌握好規律,就能。老師希望大家能多動腦筋,利用所學知識去發現、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問題。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5

  一、教材與學生

  1、教材

  《數的奇偶性》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數的奇數和偶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這個知識才剛剛從中學數學,或小學奧數系列進入教材學生不熟悉,教師也陌生,我就想,能否讓學生親身體會一下奧數并不神秘,同時能在快樂中去學有價值、有難度的數學。

  2、學生

  五年級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思考、分析、交流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基礎的差異,環境的不同,后天開發的不等,故我在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同時,準備放開手腳,讓學生去動手探索。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中自然認識奇數和偶數;掌握數加減的奇偶性;

  2.運用設疑——猜想——驗證—運用的教學模式,培養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思考、學習,增長數學興趣和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三、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自主探究與開放式教學相結合。

  1、讓學生自主探索規律,并全程參與。

  我想,什么也不能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這里我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我感冒了。不想說,也不想動,就說:孩子們,今天講臺就交給你們了,我就是一個擦黑板工。同學們笑了,盡管我講的是租船和租車的復雜問題,但孩子們講的頭頭是道,寫的一絲不茍。為什么不在適當的時候把課堂還給學生呢?!

  2、大膽開放,拋棄束縛。

  我的教學不想拘泥于一點,不想修建一個房屋讓孩子們在里面玩,在思維的國度,應該是平等的,自由的。這難道不是北大的思想嗎?開放式教學不是我們北大附中的精髓嗎?

  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設計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四、教學設計和思路

 。ㄒ唬┯螒驅耄惺芷媾夹

  1、游戲一:6只小鴨子、5只蝴蝶找伴

  2、游戲二:轉輪盤

 。1)講要求:指針停在幾上就再走幾步;

  (2)獨白:

  A、請他們全班去吃飯,地方嗎

  B、學生開心極了,當聽到是東方餃子王………一片贊嘆。

  C、結果: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有的指責我—騙人

  (我—我怎么騙人了?)

  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如果游戲一是感知數的奇偶,開始了微笑,那么游戲二就徹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笑聲中,嘆息聲中,在失敗中開始了思索,在思索中尋找答案。

 。ù藭r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最佳時機)

  3、板書課題,加以破題,加以過渡。

 。ǘ┎孪腧炞C,認識奇偶性

  1、為什么沒有人中獎呢?(學生猜想,教師板書)

  2、真的是這樣嗎?(教師加以驗證)

 。ㄎ以隍炞C的同時,表揚學生達到了一年級水平,二年級的高度,三年級的容量,學生在笑聲中體驗了愉悅,在開心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能力)

 。ǘ谖艺宫F了驗證的過程后,開始表揚自己,這個人多帥,多聰明,像不像我——————,哈哈不服氣,你來呀?)

  (三)大膽猜想,細心求證

  1、獨立來寫(寫出了加法,又寫出了減法,我提示—有沒有乘除呢?)

  2、小組合作驗證糾偏

  3、小組展示(滿滿的一黑板,加減乘除都有。而且欲罷不能,我就在表揚學生的基礎上,圈出我們今天應該掌握的加法的奇偶性。)

 。ㄋ模┢露染毩,層層加深

  1、填空

  2、判斷(這些內容,由淺入深,由難及易,層層推進)

  3、填表(著重講解了這一道題—因為它是例題,我把填表作為要點,學會觀察與思考,從而得到規律。)

  4、動手(有動腦的,動口的,這里的翻杯子就是動手了。)

  五、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說的?

  2、思考題

  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6

  一、說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4-15頁《數的奇偶性》。《數的奇偶性》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數的奇數和偶數的基礎上進行的。

  教材安排了幾個不同的數學活動和游戲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變化規律,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在探究規律的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運用這些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性規律,會利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主要是讓學生發現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在北岸,偶數次在南岸”的規律。(我將教材改為學生翻手掌,得出規律)對學生進行列表、畫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活動二:主要是運用上面的奇偶規律探索數學計算中的奇偶變化規律。通過經歷嘗試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論—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過程,探索奇數、偶數相加的規律,提高學生推理能力。

  二、說學生分析

  五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探索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總結規律的經驗,思維比較活躍。他們能隨時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時地總結自己的方法,在運用中積累經驗。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極強,渴望發現規律。通過前側,我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所學知識,我通過下面的教學,可以讓大部分學生掌握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形成認識,實現學習目標。

  三、說學習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計算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在學習“數的奇偶性”的活動中,能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發現加減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下面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做游戲——翻手掌),大家玩過了嗎?其實在翻手掌中也有許多數學知識,你留心了嗎?今天老師就看誰細心觀察,在翻手掌中獲得數學規律,大家有信心嗎?

  二、探索新知

  (一)、 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奇偶性

  活動一:師生互動,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發現規律(翻手掌)

  1、讓全體學生做游戲(翻手掌)

  課件出示游戲規則:所有學生手心向下,然后依次手心向上還是向下,再把手心向下,這樣來回翻。

  2、思考你翻5次后,手心向下還是向上?

  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要解決翻100次后你的手心向下還是向上?該怎么辦?1000次、9999次怎么辦呢?

 。1)獨立思考

  (2)集體匯報交流

 。3)老師進行解決問題方法的指導:列表或畫圖。

  4、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現?

  翻奇數次后,手心朝 。

  翻偶數次后,手心朝 。

  5、學以致用:翻100次、1000次、9999次,手心向上還是向下?

  6思考:只要確定第幾次的位置,就能確定所有奇數次的位置?也就能確定所有偶數次的位置?

  7、思考:有人說手心翻了999次后,手心向下,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8、同桌問一問:手心翻了次后,手心向,為什么?

  活動二:擴展延伸、鞏固所學

  1、原來利用數的奇偶性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

 。1)請同學用手里的杯子,完成第14頁的試一試 (課件出示: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 ,翻動19次后杯口朝 。嘗試說說理由)

  a、獨立思考

  b、集體交流,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2)體會奇偶數的相對性

  改變杯子開始狀態杯口朝下,看有什么規律

  質疑 :為什么剛才奇數次杯口朝下,現在奇數次的杯口確向上呢?

  小結:因為每次的起點不一樣。所以的奇數次位置也會發生改變。但我們只要記住第一次的位置,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2、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所學解決問題

  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能舉出和今天學習的類似的例子嗎?

  (二)自主探究奇偶性在計算中的作用

  1、出示下面的數,讓學生判斷圈里、方框框里的數各是什么數?

  1、11、21、49、21、25、37、3、101、87

  2、12、18、20、6、34、80、16、52

  偶數 奇數

  2、探究奇偶性的規律:

 。1)你們從圓中任意選兩個數相加或相減,我就能判斷它們的和或差是奇數還是偶數?(不信或信)

  想知道老師這么快說出來的奧秘嗎?

  (2)讓學生從正方形中任選2個數相加或相減,看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3)再寫幾組兩個偶數相加減的算式,進行驗證.

  (4)得出結論:當兩數都是偶數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偶數。

 。5)如果從圓中任選兩個數他們的和或差是奇數還是偶數?嘗試驗證并得出結論。

  當兩數都是偶數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偶數

  (6)如果要使兩個數他們的和或差是奇數,該怎么辦?

  個別學生可能說:我想從圓中任選一個數再從正方形中任選一個數,他們的和是奇數。

  讓學生嘗試驗證并得出結論當兩數一個是偶數、一個是奇數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奇數

  3、總結: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能用一句話概括嗎?

  (1)、對于確定的兩個數,無論加法還是減法,運算后的奇偶性是一樣的。

 。2)、當兩數的奇偶性相同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偶數;當兩數的奇偶性不同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奇數。

  4、考考你:完成數學書上15頁第(7)題: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287-163 357-168 1024-268 1024-267

  思考:你是怎樣判斷的?

  5、你敢來挑戰嗎?

  2+4+6+8+10……+998+1000

  2+4+6+8+10……+998+1000+1

  同學們學得很好,掌握了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秘密。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小 小 編 輯

  你能從我們天天翻看的數學書里發現有關數的奇偶性的問題嗎?

  a、獨立思考。

  b、集體交流。

  打開和閉合書分別對應著翻的次數;奇數頁在正面,偶數頁在背面……

  2、開關的秘密

  一天晚上,淘氣在家做作業時停電了,(此開關為一開一關)淘氣按了12次開關,等到來電時,燈亮著還是不亮?假若按了201次開關呢?

  (1)獨立思考,同桌討論。

  (2)集體交流。

  四、暢談收獲

  你學到了什么?

  五、實踐作業的布置

  判斷結果的奇偶性,并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07-13

  207-13-11

  207-13-11-43

  207-13-11-43-25

  207-13-11-43-25-49

  板書設計:

  數的奇偶性

  列表法 畫圖法

  上面

  五、說課后反思

  我的感受是:

  1、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在于上課時創設一種學生探索的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根據學生對游戲更感興趣的特點。我設計了翻手掌的游戲活動,從課堂的效果看學生非常感興趣爭先恐后躍躍欲試,但在翻100次后,學生試過幾十次之后,停下了,同學們的學習情緒逐步高漲,要急于發現規律。這時學教師適時抓住學生好奇的時機,提出“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的問題,這一提問適時地把學生引入到探究的問題中。

  2、重視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用“經歷嘗試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論—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解決奇數、偶數相加減的規律,提高學生推理能力。

  3、本節課,教材上僅有兩個活動和兩個“試一試”,練習幾乎沒有,兩個活動的探索過程也非常簡單,學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課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將“翻杯子游戲”和“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進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練習,使內容更加豐滿,但是練習的典型性、層次性仍然不夠,還需要改進。

  4、對于數的奇偶性的運用的舉例有些不恰當。我應該利用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靈活練習。

  5、數學課上的板書必須要能詮釋重點,疏通難點。我的板書太簡單了。

  6、我能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情感,用我的態度影響學生的態度,讓學生在樂中玩,玩中思,充分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標。

  7、對學生適時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反思這堂課,我覺得應及時審視自己的教學,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練習題的設計中,可以利用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靈活練習,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教師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資源。還應該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處理好課堂隨機生成的隨機情境,加強對學生及時準確恰當的評價。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和偶數 ,了解奇偶性的規律。

  2、探索并掌握數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并理解數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 :

  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導入  ,感受奇偶性

  1、游戲:換座位

  首先將全班45個學生分成6組,人數分別為5、6、7、8、9、10。我們大家來做個換位置的游戲:要求是只能在本組內交換,而且每人只能與任意一個人交換一次座位。

 。ㄓ螒蚝髮W生發現6人、8人、10人一組的均能按要求換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組的卻有一人無法跟別人換座位)

  2、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學生能很直觀的找出原因,并說清這是由于6、8、10恰好是雙數,都是2的倍數;而5、7、9是單數,不是2的倍數。

 。ù藭r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最佳時機)

  3、小結:交換位置時兩兩交換,剛好都能換位置,像6、8、10……是2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偶數;而有人不能與別人換位置,像5、7、9……不時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奇數。

  學生相互舉例說說怎樣的數是奇數,怎樣的數是偶數。

  二、猜想驗證, 認識奇偶性

  1、設置懸念、激發思維

  現在我們繼續來考慮六組人數:5人、6人、7人、8人、9人、10人,那么猜猜那些組合起來能夠剛好換完?那些不能?

  2、學生猜想、操作驗證

  學生獨立猜想,小組內匯報交流,然后統一意見進行驗證(要求:驗證時多選擇幾組進行證明)。

  匯報成果:

  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個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個

  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W生的舉例可以引導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

  3、深化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2+4+6+8+……+98+100這么多偶數相加的和是偶數還是奇數?為什么?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我們已經知道了奇偶數的一些特性,現在要用這些特性解決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問題。

  1、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一次,杯口朝下。翻動兩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00次?105次?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奇數次朝下,偶數次朝上。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學生:小組合作)

  學生開始動手操作。

  反饋:有一小部分學生說能,但是上臺展示,要么違反規則,要么無法進行下去。

  引導感受:如果我們分析一下每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數的奇偶性,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發現

  交流:一開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數;第一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變為1只,仍是奇數;再繼續翻轉,因為只能翻轉兩只杯子,即只有兩只杯子改變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數仍是奇數。由此可知:無論翻轉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數永遠是奇數,不可能是偶數。也就是說,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學生再次操作,感受過程,體驗結論。

  3、游戲。

  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

  得到一個點數,以A點為起點,

  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

  一格的獎品就歸你。誰想上來

  參加?

  學生躍躍欲試……如果繼

  續玩下去有中獎的可能嗎?誰

  不想參加呢?為什么?

  生:骰子始終在偶數區內,不管擲的是幾,加起來總是偶數,不可能得到獎品。

  是呀,這是老師在街上看到的一個騙局,他就是利用了數的奇偶性專門騙小孩子上當,現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自由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請同學們課后去嘗試探索這個命題,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8

  《數的奇偶性》教學反思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在于上課時創設一種學生探索的氛圍,以激發興趣,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根據小學生對實物、色彩、游戲更感興趣的特點。我設計了游戲活動引入教學。在學生試一試時,教師先問:“你想得到什么?”幾個學生試過之后,同學們的學習情緒逐步高漲。這時,學生就會產生一種疑問,教師抓住學生好奇的時機,既充分肯定學生的提問,表揚他們問題提的好,有思考價值,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又提出“為什么他們拿到的獎品都是糖,而得不到有實用價值的獎品呢?”的問題,這一提問適時地把學生引入今天要探究的問題。

  2、重視學生活動,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

  教師提供探究問題的情境,目的是促進學生形成探究的意識,因此,當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時,我及時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研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觀察、研究、討論、驗證。因為人的思維是不能代替的,所以,學生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他們的能力才能形成與發展。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一次性紙杯、硬幣、課件等。

  教學過程環節設計:

  一、創設情境,產生認知沖突。

  師:同學們,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我代他向同學們提一個問題,不知同學們是否愿意幫這位船夫解決一下呢?

  (愿意)

  課件出示情境圖和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分組活動,動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構數學模型。

  1、活動一:

  討論:船夫將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

  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探究。小組匯報時,展示表格或示意圖,全班交流。

  2、活動二:

  一個紙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呢?100次呢?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匯報結果。

  師:同學們,如果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并用硬幣操作驗證自己的結論。

  3、活動三:

  討論: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與結果的奇偶性。

  課件出示填有偶數的圖形,奇數的正方形。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結果,再舉例驗證)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煱鍟海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加法中加數與和的奇偶性特點。培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注重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讓學生經歷數學模型建構的全過程。

  三、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1、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

  ……(學生小組合作)

  完成后,匯報反饋。

  3、數學游戲。

  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以 a點為起點,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

  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玩游戲。)

  這樣玩下去,能獲得獎品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采用層層推進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會從生活實際中尋找數學問題,能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如果將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板書設計:

  數 的 奇 偶 性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0

  1.數形結合,幫助學生建構數學模型。

  數形結合就是用圖形與數聯系起來,通過圖形,促進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結合,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讓學生用多種感覺器官充分感知,在形成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聯想。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理解數學概念,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發展。

  2.實踐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索規律。

  在新課標理念下,依據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需求,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實踐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刺激,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讓每個學生依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例如:在探索前,通過學生剪一剪、拼一拼、補一補等活動,觀察能否拼成長方形的手段來認識這一特性,避免數與數抽象枯燥的比較。教學中教師應多給學生創設一些機會,讓學生全面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自主、平等、開放地去探索,讓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在做中學,做中發現創造。

  3.聯系生活,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

  《數的奇偶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教材在學習了數的特征的基礎上,安排了多個數學活動,讓學生探索和理解數的奇偶性,嘗試運用“列表”和“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時,大多數學生能較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絕大部分學生愿意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內和全班范圍內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認識。

  三、說教法:

  為適應數學學科“實踐與應用”的需求,根據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節課我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教學策略,扶放結合,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究和發現,使他們能自主的總結規律、解決問題。

  四、說學法:

  1、通過動手操作,運用列表法和畫圖法發現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2、運用觀察、猜測、驗證方法得出結論,探索加法中奇偶的變化的過程,在過程中發現規律。

  五、說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際操作,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并運用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減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六、說重、難點:

  1、掌握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2、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七、說流程:

 。ㄒ唬┡f知回顧:

  1、什么是奇數?什么是偶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課件出示)

  3、判斷: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二)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在南方的水鄉,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擺渡為生,請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船擺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還是北岸?

  探究小船所在的位置:

  師: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分析。(生口答)

  師:請同學們選出其中一種分析方法,把分析過程寫在草稿紙上。

  小組交流,匯報。

  擺渡次數船所在的位置

  1、北岸

  2、南岸

  3、北岸

  4、南岸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2

  一、教材與學生

  1、教材

  《數的奇偶性》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數的奇數和偶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這個知識才剛剛從中學數學,或小學奧數系列進入教材學生不熟悉,,教師也陌生,我就想,能否讓學生親身體會一下奧數并不神秘,同時能在快樂中去學有價值、有難度的數學。

  2、學生

  五年級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思考、分析、交流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基礎的差異,環境的不同,后天開發的不等,故我在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同時,準備放開手腳,讓學生去動手探索。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中自然認識奇數和偶數;掌握數加減的奇偶性;

  2.運用設疑--猜想---驗證—運用的教學模式,培養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思考、學習,增長數學興趣和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三、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自主探究與開放式教學相結合.

  1、讓學生自主探索規律,并全程參與。

  我想,什么也不能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這里我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我感冒了。不想說,也不想動,就說:孩子們,今天講臺就交給你們了,我就是一個擦黑板工。同學們笑了,盡管我講的是租船和租車的復雜問題,但孩子們講的頭頭是道,寫的一絲不茍。為什么不在適當的時候把課堂還給學生呢?!

  2、大膽開放,拋棄束縛。

  我的教學不想拘泥于一點,不想修建一個房屋讓孩子們在里面玩,在思維的國度,應該是平等的,自由的。這難道不是北大的思想嗎?開放式教學不是我們北大附中的精髓嗎?

  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設計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四、教學設計和思路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戲一:6只小鴨子、5只蝴蝶找伴

  2、游戲二:轉輪盤

  (1)講要求:指針停在幾上就再走幾步;

  (2)獨白:a請他們全班去吃飯,地方嗎

  b學生開心極了,當聽到是東方餃子王………一片贊嘆

  c結果: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有的指責我—騙人

  (我—我怎么騙人了?)

  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如果游戲一是感知數的奇偶,開始了微笑,那么游戲二就徹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笑聲中,嘆息聲中,在失敗中開始了思索,在思索中尋找答案。

 。ù藭r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最佳時機)

  3、 板書課題,加以破題,加以過渡。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1、為什么沒有人中獎呢?(學生猜想,教師板書)

  2、真的是這樣嗎?(教師加以驗證)

  (我在驗證的同時,表揚學生達到了一年級水平,二年級的高度,三年級的容量,學生在笑聲中體驗了愉悅,在開心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能力)

  (而在我展現了驗證的過程后,開始表揚自己,這個人多帥,多聰明,像不像我------,哈哈不服氣,你來呀!?)

  (三)大膽猜想,細心求證

  1、獨立來寫(寫出了加法,又寫出了減法,我提示—有沒有乘除呢?)

  2、小組合作驗證糾偏

  3、小組展示(滿滿的一黑板,加減乘除都有.而且欲罷不能,我就在表揚學生的基礎上,圈出我們今天應該掌握的加法的奇偶性.)

  (四)坡度練習,層層加深

  1、填空

  2、判斷(這些內容,由淺入深,由難及易,層層推進)

  3、填表(著重講解了這一道題—因為它是例題,我把填表作為要點,學會觀察與思考,從而得到規律.)

  4、動手(有動腦的,動口的,這里的翻杯子就是動手了.)

  五、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說的?

  2、思考題--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這節課,我以設疑—猜想—驗證—運用為骨架,以激發的興趣為血脈,加上開放的翅膀,我想是不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在飛翔?

  當時課上完了,似乎又沒有完!

  我想說:一節沒有上完的課,才是令人回味的課!就像我的說課不完美,但殘缺是一種另類的美!謝謝!!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3

  一、說教學內容及農遠資源說明。

  《數的奇偶性》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最后一課時;是在學生掌握奇數、偶數特點等知識基礎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策略解決生活問題的一次嘗試。因此,本課時教學資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幫助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種數學研究方式。農遠資源我主要應用于課前的情境創設;教學中對學生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數學研究方式的輔助;以及學生應用數學模型解決問題中的游戲等環節。

  二、說教學目標。

  我從知識與技能角度確立目標一: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從過程與方法角度確立目標二: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角度確立目標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感悟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說設計理念及農遠資源的輔助使用。

  本課我是四個方面進行設計的。

  第一,我從故事引入,創設一個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學生們幫他解決一個問題這一情境。學生遇到這樣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問題,便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情境創設中,多媒體資源的輔助使用,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學生吸引在對未知內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感受數的奇偶性,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研究方式。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安排三個活動,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學習。

  活動一:對于船夫提出的劃11次船在南岸還是北岸這一問題,我組織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全班匯報交流時,利用媒體展示“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活動二:讓學生翻動自己準備的紙杯子,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同時讓學生想若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并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再用硬幣操作驗證。安排這一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假設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研究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能力。

  活動三:是讓學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讓學生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數學研究方式。本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相互之間加強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的使用有效的幫助學生建構出數學模型。

  第三,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這一部分我安排三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出示幾個算式,讓學生判斷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這一內容在學生已有數的奇偶性特征這一數學模型經驗之后,獨立完成已經沒有障礙。第二個內容是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這一內容是對前面同一問題的拓展,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時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第三個內容,我安排的是一個游戲,也是一個實際問題,游戲是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從A點開始,連續走兩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明白無論擲幾,走兩次都是偶數,而獎品都在奇數區域里,所以不論怎樣都不能獲得獎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開其中的奧秘,獲得情感體驗。

  第四,總結反思,交流收獲,同時進一步拓展知識視野,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能力。

  以上四步驟,讓學生經歷從情境創設到建構數學模型,再到運用模型解決解決問題三個階段,三種層次。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策略解決問題。媒體資源的輔助使用,讓學生的體驗更深刻,教學效果更顯著,完全實現了課前確立的教學目標。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4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發現學習數學是生活的需要,學習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身邊的問題。所以在上《數的奇偶性》一課時,我覺得,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成了這節課關鍵。在這一點上我下了很大功夫。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在課的一開始我設計學生能夠感覺得到的情景——旅游。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一定去過筆架山吧!今年夏天,老師也去了一次筆架山,可不巧,海水淹沒了天橋,我只好坐船上山了,這些船從北岸到筆架山,在從筆架山回到北岸,不斷往返,老師選了一條船,買了往返船票(邊說邊在黑板上畫簡圖),老師在回來時,想正好到達山下時,船也正好到山下,船擺渡10次后,還是11次后,我趕到山下,能正好坐上船?

  這個問題情境,不僅展現了本節課知識,而且接近學生的生活。同時讓學生感到提出的問題也是生活的需要,這個情境中的事物,學生也很熟悉,覺得很有意思,很親近,學生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興致盎然的主動投入到思考當中來。

  這個情境的創設,也正是找準了知識的切入點,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到數學,同時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這個數學問題,使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到可以應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加以升華——引導學生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去發現規律。

  在這部分的練習中,我設計了兩個練習,一個是翻硬幣練習。另一個是教室關燈問題,這些練習,很有生活性,不是枯燥的,而是很有情趣的,學生很用以接受,樂于思考。

  在這節課的第二個知識點——數的奇偶變化規律中,我設計了一個有獎游戲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問題,去探討問題,從而發現規律。游戲是這樣的:

  師:同學們玩過有獎游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獎游戲,游戲規則是:擲色子,擲到幾,就從轉盤上的數下一格向前走幾,走到有獎的格子獎品就歸你了。

  學生在游戲幾次后就會發現這個游戲是不能贏得,是個*,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就會很自然的在學生頭腦中產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了問題,再引導學生去研究這個問題,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學生的數學思維習慣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高,學生感受到思考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信心在增強。

  在應用數學中,我還是從學生的生活中提煉素材,設計了這樣個練習:

  小華買了一支鉛筆,兩塊橡皮,付了兩角錢,售貨員阿姨找給他3角錢,小華知道橡皮、鉛筆單價都是整角,而且鉛筆是4角錢一支,他馬上對售貨員說:“阿姨,你把賬算錯了。”你知道,小華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嗎?

  這節課,我重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了數學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生活,學習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課上學生的反應很好,課后幾位老師又逐一加以點評,在設計上給與了肯定,自己也進行了反思,感到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應該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處理好課堂生成的隨機情境,加強對學生及時準確恰當的評價。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地鉆研,使自己的教學上個新臺階。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 篇15

  一、說教材

  《數的奇偶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教材在學習了數的特征的基礎上,安排了多個數學活動,讓學生探索和理解數的奇偶性,嘗試運用“列表”和“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時,大多數學生能較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絕大部分學生愿意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內和全班范圍內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認識。

  三、說教法:

  為適應數學學科“實踐與應用”的需求,根據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節課我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教學策略,扶放結合,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究和發現,使他們能自主的總結規律、解決問題。

  四、說學法:

  1、 通過動手操作,運用列表法和畫圖法發現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2、運用觀察、猜測、驗證方法得出結論,探索加法中奇偶的變化的過程,在過程中發現規律。

  五、說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際操作,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并運用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減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六、說重、難點:

  1、掌握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2、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七、說流程:

 。ㄒ唬⑴f知回顧:

  1、什么是奇數?什么是偶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課件出示)

  16 51 430 592 98 105

  3、判斷: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在此處設計導語:在我們研究的自然數中,可以把它們按奇偶性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數的奇偶性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上一節數學活動課,繼續探究一下有關“數的奇偶性”的問題(板書課題)

 。ǘ、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在南方的水鄉,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擺渡為生,請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船擺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還是北岸?

 。1)探究小船所在的位置:

  師: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分析。(生口答)

  師:請同學們選出其中一種分析方法,把分析過程寫在草稿紙上。

  小組交流,匯報。

  擺渡次數 船所在的位置

  1 北岸

  2 南岸

  3 北岸

  4 南岸

  。。。 。。。

  得出結論:奇數次停在北岸,偶數次停在南岸。

  提示:如果最初小船在北岸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奇數次與初始位置相對,偶數次與初始位置相同。

  出示問題:小船擺渡100次以后,停在哪里?為什么?

  師小結并進行學法指導,剛剛同學們用列表法和畫圖法(板書)對小船的位置進行了探究,這兩種分析方法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用到,你發現了嗎?運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把一些繁瑣的問題簡單化和直觀化。

  鞏固訓練:

  試一試:探究杯口的方向:

  師:把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后杯子口朝下,翻動2次后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___。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吧。那翻動19次呢?

  生自主探究,匯報交流。

  發散思維訓練:

  師:自然數奇偶性很有趣吧?那么剛剛我們利用杯子玩了個小游戲,你還能利用數的奇偶性的這一特點給同學們設計個小游戲嗎?

  生回答。

  師小結:是的,我們可以利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那么請同學繼續觀察和探究:看看老師出示的數有什么特點。

  (2)探究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

  引導學生觀察圓形和正方形里面的數有什么特點?(問:你發現什么?)

  ( ) ( )

  出示研究一:

  猜測:從圓中任意取出兩個數相加,和是什么數?

  驗證:任意寫出兩個偶數,它們的和是偶數。(學生舉例)師板書

  結論:偶數+偶數=偶數(學生總結)師板書

 。ㄒ来螌懗鲇^察--猜測---驗證—結論的探究方法)。

  師生小結探究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方塊中的奇數加奇數有什么規律。一個奇數加一個偶數有什么規律。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并匯報發現的奇偶數規律。

 。ㄆ鏀+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

 。ㄈ┻\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數學書p15第(7)題。

  2、皮皮和牛牛在練習打球呢,皮皮先來,打一次后到牛牛那,打第二次到皮皮這,那打到第20次時球在哪邊?

  3、15個蘋果兩個小朋友分,若每個小朋友都分得奇數,能分嗎?為什么?

  4、有三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轉2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杯口全部朝下,為什么?

  5、小明的爸爸是1路公共汽車的司機。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從牧羊場發車開往二馬路,1個小時后又從二馬路開往牧羊場。這樣來回往返。 請問中午11:30小明要給爸爸送飯,應送到哪兒呢?

 。ㄋ模┱n堂小結:(1)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你用什么方法掌握了知識?

 。3)學了這節課,你還想研究奇偶數的什么規律?

  (五)拓展作業:

  1、今天我們探究的是加法中奇偶性的變化,那么減法中呢?乘除法中呢?數的奇偶性是如何變化的呢?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探究,好嗎?

  2、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數(“偶數”個)

  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數(“奇數”個)

  八、說板書:

  在板書中反映出本課的兩個主要知識點以及相應的學習方法:一是運用畫圖和列表法,通過擺渡活動得出的結論:初始位置 與奇數次相對,與偶數次相同。二是運用觀察、猜測、驗證探究出的奇數和偶數在加法中的變化結論。具體如下:

  數的奇偶性

  畫圖法 列表法 初始位置 與奇數次相對

  與偶數次相同

  觀察

  猜測

  驗證

  結論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數的奇偶性》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a综合va国产va中文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 91草草| 久久久国产毛片 | 日本丰满熟妇乱子伦 | 日本美女bbw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久 | 无码永久成人免费视频 |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麻豆嫩芽忘忧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操bb | 真实的国产乱xxxx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 | av黄色免费看 | 国产六九视频 |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婷婷 | julia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日本三级吃奶头添泬播放 | 91麻豆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 色偷偷AV老熟女色欲涩爱 | 欧美韩日 | 乱子伦xxxx| 久久久性色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的 | 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高清在线 | 亚洲久草在线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 嫩草视频在线观看 | GOGOGO免费高清日本TV |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片免费网址 | 在线一级成人 | 456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 | 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 好男人蜜桃av久久久久久蜜桃 |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好骚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