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6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8-31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6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分。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微,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活動重點: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活動難點: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yè)單。

  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 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國微)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

  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教案來源:屈老師教案網)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yè)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動評價。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老師.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并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 初步了解并嘗試人民幣面值換算的方法,并知道有不同的面值面價。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面值為(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幣。

  難點:培養(yǎng)孩子嘗試用人民幣的面值換算方法。

  活動準備

  1、桌子(當貨架)、各類商品、各類水果、蔬菜、玩具車、玩具卡片(帶有標價)。

  2、玩具人民幣(10元、5元、2元、1元)若干張。

  活動過程

  1、認識10以內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

  (1)這是什么呀?你們認識它們嗎?。

  (2)你們知道這些線共同的名稱嗎?

  2、游戲“小小儲蓄員”,初步了解并嘗試人民幣面值換算的方法,并知道不同的面價面值。

  教師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引導幼兒用桌子上盤中的人民幣(幼兒操作盤中有若1元、2元、5元的人民幣)進行正確兌換。

  3、游戲“兒童超市”購物初步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推理和等價物品的交換。

  導語:今天“兒童超市”開業(yè),里面有許多的東西,你們一會到“兒童超市”購物好嗎?那老師要提個要求:

  (1)拿多張錢來買一樣東西。

  (2)拿一張錢來買多樣東西。

  4、教師小結。

  人們通常用錢來買東西,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褲子,吃的菜等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繼續(xù)認識其他面值的人民幣。

  2、讓家長帶孩子一起購物,并提供獨立購買簡單物品的能力。

  課后通過孩子不斷地練習,進一步了解到人民幣的用處,同時體會合理消費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難點

  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工具

  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纯此钦l?(課件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yè)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課件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3、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觀看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4

  這是敘事性案例研究——《認識人民幣》的第三階段(新行為階段)由鄒曉桃老師執(zhí)教的一節(jié)課。鄒老師在前兩次教學的基礎上,經過全組成員的討論研究,反思上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實行怎樣,進行改進,以求新理念的落實。這節(jié)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活動的整個過程,我認為有如下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一開始,教師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購物的情境,學生馬上聯想到要用錢,產生學習動機,并初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后,又創(chuàng)設買價值6角的本子和價值1元的筆的問題情境,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不同的付款方法,學生有強烈的嘗試欲望。在學習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后,老師創(chuàng)設1元錢能買哪些東西的購物情境,學生的學習情緒到了高潮,人人參與簡單的購物活動,充分體驗如何取幣、付幣、找?guī)牛w驗1元錢的價值,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怎樣區(qū)分不同的人民幣,能怎樣付款。這些都不是教師教給學生的,而是讓學生在分類中自主認識。充分利用學生購物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拿一拿自己最喜歡的人民幣,并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認識面值在1元以內的各種人民幣。教師尊重學生的意愿,引導學生觀察圖象、漢字、拼音、數字、顏色等特征,初步知道認識人民幣的方法,由直觀到抽象,建立數學模型。通過付款活動,買6角的本子、1元的筆,學生的思維被充分的激發(fā),自主探索出了多種付幣方法,并理解了1元=10角,為進一步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和模擬購物活動奠定基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領會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點,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3、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買東西要付錢,1元以內的人民幣可以買些什么,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怎樣付2元4角錢快,使學生領會在購物中會根據實際情況而決定付款方式,既注重了算法多樣化,又體現算法優(yōu)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學習,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的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準備

  1、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課件。

  2.1角的硬幣10個,用膠布粘連在一起;1分的硬幣1個,用膠布粘在一起。

  3.學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課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情境.引出買東西,要用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教學例1教師: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課件,請小朋友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1)從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錢?

  (2)它是什么模樣的?

  (二)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教學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幣和一枚一角硬幣。

  (2)讓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問:一個1角硬幣可以換幾個1分硬幣?1角=10分

  (3)出示10個l角的錢,一角一角地數,數出10角用膠布粘連,把它貼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問:“誰知道l0角和l元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推出1元=10角。(板書)

  (4)引導學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知識運用

  1、課本第53頁“做一做”第l題。

  2.課本第53頁“做一做”第2題。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目標: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找?guī)诺然顒又校囵B(yǎng)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護人民幣的情感和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常見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難點:

  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借助經驗,交流介紹

  1、學生介紹認識的人民幣。

  2、根據學生回答形成:1元以內的人民幣有1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硬幣和紙幣)

  3、分類游戲。

  三、創(chuàng)設情境,靈活運用

  1、橡皮2角,學生說出不同付法。

  2、羽毛球8角,學生在桌上擺一種付法。相互交流。

  3、書本1元, 1元可以怎么付?學生在桌上擺出多種付法,然后交流,引出1元=10角,學生一起數出1元,1角……9角,1元

  4、火柴1角,引出 1角=10分

  5、學生根據商品錢數說出價錢,再根據商品價錢擺出錢幣。

  四、模擬購物,體驗升華

  學生拿好一元人民幣,進入一元超市。

  1、師生示范。

  2、同桌練習。

  3、購物表演。

  五、交流收獲,自我感悟

  1、學生談收獲。

  2、學生體驗:要愛護人民幣、節(jié)約用錢!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7

  說教材:

  一、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第一課時。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是在學生學過100以內的數的讀寫的基礎上教學的。因為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一致的,所以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難度不會太大。學過100以內的讀寫法后,認識元、角、分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對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也有幫助。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取幣等現實情境活動中認識一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學生參加教室里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換幣、付幣、找?guī)诺荣徫锘顒又校囵B(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教育。

  四、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教材有層次地呈現了知識結構。老師先拿出一個盒子讓學生來猜和摸里面裝了什么,使學生明白“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接著幫助學生認識一元、五角、一分這三種面值較小的人民幣,并由模擬購物中學生與老師的對話,提煉出一元=十角,再聯想到一角=十分。然后認識5角、2角、5分、2分,最后通過“試一試”讓學生把一張1元幣換成二張5角、把五張2角換成一張1元,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元與角之間的十進關系,并為購物時付幣做好準備。教材采用這種知識結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間接溝通了100以內的十進關系。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難點是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說教法和學法:

  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通過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把這些知識系統(tǒng)化、數學化。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興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動畫導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同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操作、概括,讓他們在活動中、游戲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樂學、會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的境界。

  三、視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練習的設計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外,更注重實踐性。如:創(chuàng)設小商店情境,開展購物活動,既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說教學程序:

  一、境引入,整體感知人民幣

  1、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老師準備一個裝有人民幣的盒子讓學生去猜、去摸里面裝了什么,進行初步感知人民幣。然后簡單的介紹一下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從而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2、整體感知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因此首先讓學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然后通過讓小組對人民幣進行分類,知道人民幣可以分為紙幣和硬幣之分。小結:人民幣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幣,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幣,對于這些面值較大的就人民幣今天我們暫時不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幣。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認識人民幣,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究新知,認識人民幣

  1、認識1元、5角、1分

  (1)分別拿出1元、5角、1分,在小組里說說面值是多少,怎么看出來的?

  (2)交流:學生自由發(fā)言,互相補充。

  引導學生從先從紙幣入手,分別觀察它們的正面和反面都有哪些內容,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接下來安排同桌互動合作學習和大組交流活動: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正確地向同桌介紹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然后交流:在剛才的介紹過程中,你有沒有什么發(fā)現?有沒有需要提醒別人注意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借學生的嘴巴講出有關辨認各面值人民幣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的發(fā)現、學生的經驗是那么豐富。

  (3)師介紹盲點。(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紙幣一元的左下角有一個點,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用嗎?)

  (4)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從哪里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的錢呢?(國徽)對,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要愛護它。想一想:怎樣愛護人民幣呢?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自己描述、互相補充,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輕松學習。

  三、模擬購物

  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多個情境,有易到難地培養(yǎng)學生購物的能力。

  這里以課件為背景,配上輕松音樂,問:今天正

  好是福華商場開業(yè),老師是售貨員,這里有很多優(yōu)惠的物品,小朋友們想不想買?(想)

  (1)師提出購買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零錢,來老師這里買一件物品。

  (2)剛才每個小組都買到了稱心的商品。商場今天還推出了一種特惠商品,這個商品的價格是1元,哪個小組要來購買呢?你有幾種付錢方法?(出示特惠商品)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學生交流中自然導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這里我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付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幣擺一擺:用一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兩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三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根據學生的付法,適時提問:為什么這么付,能說說理由嗎?從他的發(fā)言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最后總結概括不管拿幾種人民幣來付,付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都是1元。

  總結并板書:1元=10角 1角=10分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改變傳統(tǒng)教學進率的方法,通過假設生動有趣的模擬購物情景,饒有趣味在得出1元=10角,1角=10分,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三、應用創(chuàng)新,體驗生活。

  過幾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過生日了,豆豆想給他寄一張生日賀卡。他先乘公共汽車去郵局,我們來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課件)

  這里通過出示一個小朋友到郵局去買郵票,售貨員阿姨告訴他一張郵票的價格是80分的郵票時,他是怎么付錢的?(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話、電子郵件已經基本代替了寄信,學生對寄信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這里提醒學生要關注生活,建議課后到郵局去調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貼多少錢的郵票。)

  這一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xù)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從角幣中取錢。二是借此引出找?guī)艈栴}。

  學生受第一次模擬購物方法的遷移,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80分的方法。

  隨后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身邊沒有幾角的零錢,怎么辦?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錢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努力挖掘數學的“應用性”,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設計了模擬購物的場景,讓學生經歷換錢和找錢的過程,打破傳統(tǒng)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生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請學生欣賞歌曲《一分錢》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么久,累不累?下面老師給你們放一首歌曲,讓小朋友們輕松一下好嗎?

  聽完后師問:你們知道剛才那首歌說了一件什么事嗎?從而對學生進行拾金不昧和不浪費的教育。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以使課堂變得輕松明快,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

  五、猜價格游戲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非常好,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獎品要送給大家,如果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物品的價格,我就把物品送給誰,好不好?

  (教師先給出價格的范圍,例如在5元到8元之間,再根據學生猜的價格,老師給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人民幣的一些基礎知識上進行的,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起到了一個深華的作用。

  六、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回家后,請把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到超市去調查一下還有哪些商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8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的確,在課改的一線上,在教學的反思中,許多教師進步了。以下是我在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對“人民幣認識之后”的一個教學片段的設計與思考。

  【教學片段】

  師:小朋友們,這個削筆器19元(出示),大家已經猜過價了;請看這個,款式不同了,也漲價了:36元(出示);老師這兒還有一個小的,原價2元,現價1元賣了(出示)(標價設計為特殊標志)如果你剛好打算買一個削筆器的話,你會買哪一個呢?再把你的想法也告訴大家,好嗎?

  (生爭先發(fā)言,師隨機評價)

  生1:我買36元的,它很漂亮!

  生2:我也買36元的,我想價錢貴了,質量會好一些,這樣可以用的時間長一些。(打算得真好!)

  生3:我買1元的,它小,帶著方便。

  生4:我買1元的,因為我家錢不多,能用就可以了。

  生5:我買19元的,因為它和36元的看上去差不多,但便宜了很多。

  生6:我買1元的。我是這樣想的:它本來賣2元,那它是值2元的價了,現在只賣1元,便宜了很多,所以我想買這個。(講的有條有理,你真能干!)

  生7:我也買1元的,但我不是看它便宜,我是覺得爸爸媽媽掙錢太辛苦了,我應該少花點錢。(多懂事的孩子呀!)

  生8:我買19元的,它的樣子像熊貓,熊貓是國家的寶貝。

  師:小朋友們,老師還想知道你不會買哪一個,能談一下嗎?

  生1:我不會買1元的,便宜的東西質量不會太好!

  生2:我不會買38元的,它太貴了,我不帶那么多錢的。

  生3:我不會買1元的。我在想:它降價了,會不會有毛病呢?

  師小結:同學們說的真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想我們小朋友平時買東西的時候,確實應該想一想,買這樣東西是不是實用,劃算不劃算,錢夠不夠。如果打算好的話,我相信你們肯定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了!

  【設計過程及思考】

  這個教學片段是繼小朋友猜價、付錢、認錢、分錢、數錢、換錢之后的一個購物討論。對于這節(jié)課人民幣的基礎知識目標達成后,應該設計些什么教學內容,才能讓這節(jié)課放射出異樣的光芒,我著實地動了不少腦筋。曾先后設計試教過四個片段。

  【片段一】

  15分鐘左右時間,學生自帶物品,用樣幣模擬購物,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體會人民幣的作用。

  該片段不曾試教,即被淘汰。因為我感到學生自備的物品吸引力不大,且用樣幣購物,缺乏真幣的效應。真幣購物如何呢?

  【片段二】

  15分鐘左右的時間。教室變商場,教師提供大量質優(yōu)價廉文具類商品,學生利用零用錢分組購物,體會人民幣的作用。

  片段二的試教,雖活動增加了購物的真實性,但我并沒有喜悅。相反,充滿心中的是一些負面效應:①教師投入時間精力過多,學生也不過是買了一樣東西,其實學生平時早有體驗,教師的付出和學生的收獲難成正比!②由于真幣購物,為避免學生出錯,則需時間充分,那么前面的授課時間明顯不足,知識掌握不夠扎實,結果購物中偏有差錯出現,叫教師始料不及!③為了保證購物秩序,學生排隊等候,并限購一樣,學生感到不夠過癮。④部分學生并沒有購買欲望和心理,只是礙于教師布置及從眾心理,才參與了購物……

  在這種情況下,我設計了第三個片段:

  【片段三】

  5分鐘左右時間,教師變商人,拿出8—10樣小文具,報出買入價,讓學生重新開價還價,模擬社會上討價還價情形,另外學生可幫老師拿主張,決定能不能賣。目的是使學生自主、精明起來。

  我對片段三進行了嘗試。很明顯,活動準備起來簡單多了。而且:①活動時間短,前面基礎知識能夠得以鞏固。②由于能夠還價。且說的有道理便有可能成交,學生參與積極性特高,課堂氣氛異常活躍!③學生參與了還價,成交后的成功,可使學生自信起來,精明起來。④有利于學生早一點適應社會生活。總的來說,這次設計比片段二的死板購物效果好多了,但仍非無弊端:①只有少部分學生成交,未成交者課后有失落感。②活動結束時的一兩樣商品,因部分未成交學生急于收獲或是攀比心理,很容易像拍賣一下,非但不便宜,而且還會價格大漲。如在試教中一包3元的彩色信箋,因為是最后一樁買賣了,火爆場面也出現了,價格從1元一直炒到了7元。這樣活動的性質發(fā)生了改變,教師一時會陷入難以操作的境地。

  到底能不能想出一個利多弊少(或無)的教學活動呢?一場以“購物討論”為主題的教學片段(即上詳寫教學片段)產生了。

  5分鐘左右時間,購物大討論:幾種不同款式,不同價格的同一類商品,讓學生說說會買哪一種,不會買哪一種,并簡單說說想法,師生討論怎樣合理使用人民幣,教會學生自己生活。

  著實說,這個教學片段的試教,真讓我興奮和激動!5分鐘左右的時間,收效太大了。孩子們每一個有理有據的回答都是一個生動的學習教材,它可以是生生互學,也可以是教師導學。在討論中,學生的心靈在閃光,情感在升華,知識在深化。經歷了“買哪一個”“不買哪一個”的抉擇,這個富有挑戰(zhàn)的問題,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的不僅是買東西要付錢了,也不僅是生活中該怎樣合理使用人民幣,而是把學到的知識在自我的感知中遷移內化,使數學知識在數學課堂上向口語、向品格、向生活、向社會延伸。

  一節(jié)課中的一個教學片段能經歷如此的設計過程,是第一輪新課程培訓時一位專家的幾句共勉語激勵了我。現不妨轉獻于此:“我們參加課改的教師應該有一點研究的意識!有一點自我反思的能力!有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有一股誓不罷休的氣勢!”的確,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一線的教師若能每學期深入地反思一、兩節(jié)課,感悟些教學理論和經驗,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自然會提高!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9

  鎮(zhèn)海實驗小學    方劍君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

  設計思路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本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商店購物、義賣等二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并了解元與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采取分組活動教學,4個同學分為一組,分為12個組。

  教學準備

  1、一個漂亮的盒子,里面裝著人民幣;

  2、每個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一套;

  3、準備價格分別為2元1角和5角5分等的物品各4種;

  4、表格如下,每個學生兩張(表1, ); 

  1元

  5角

  2角

  1角

  5、義賣活動記錄表,每個參加義賣的小組兩張,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樣(表2);

  名稱

  單價

  數量

  付       款       方       式

  1元

  5角

  2角

  1角

  5分

  2分

  1分

  夾子

  5角

  橡皮

  1元2角

  鉛筆

  3角

  尺子

  7角

  本子

  1元

  鉛筆盒

  1元5角

  膠水

  8角

  卷筆刀

  8角

  合計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人民幣(1元、2元、5元紙幣及1元硬幣)若干,鉛筆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二、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取出錢幣卡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6、教師用大統(tǒng)計表和幼兒一起統(tǒng)計5元錢用了幾種方法換零錢。

  三、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利用人民幣卡片探究不同的換算方法,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統(tǒng)計10元錢有幾種換零錢方法。記錄在大統(tǒng)計表中。

  活動二:數學:購物計劃

  活動目標:

  1、能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2、了解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運用10以內加減法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統(tǒng)計了10元錢的換算方法,現在請小朋友按自己的記錄單進行取錢,湊成10元錢。

  2、幼兒互相幫忙查看,看看取的錢是否湊成10元。

  二、購物

  1、交代購物要求。告訴幼兒每樣文具的價格,買的物品總價格不能超過手里的總錢數,事先安排好收銀員,購物后到收銀處交款。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3、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三、記帳

  1、請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單。

  2、將幼兒的記錄單布置在展板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記錄單取錢5元+2元+2元+1元=10購物鉛筆2個(2元)+本(3個)=5元剩余5元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fā)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huán)節(jié),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jié)或個別指導。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們進一步鞏固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1元=10角。

  2.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3.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重點: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系統(tǒng)掌握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操作法、談話法

  教學用具:

  模擬錢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

  1.出示口答題。

  1元=( )角 10角=( )元

  2.操作:請你拿出5角,有幾種方法?

  (出示實物投影)學生到臺前來,邊擺邊說。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師生之間的換錢游戲。

  老師分別出示面值 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并提問: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應該換幾換?

  學生把換的擺在桌上,老師指名讓3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并說出思考的過程。

  2元是2個1元,一張2元可以換(2)張1元的。

  5元是5個1元,一張5元可以換(5)張1元的。

  10元是10個1元,一張10元可以換(10)張1元的。

  (2)老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

  一張10元可以換( )張5元的。

  一張10元可以換5張( )元的。

  一張5元的可以換( )張2元和( )張1元的。

  一張10元的可以換( )張2元和( )張1元的。

  請學生說清楚自己的思考過程。

  注意后2道題的答案不惟一,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多種解法,并能有規(guī)律地把這些答案排列開來。

  (3)學生之間的換錢游戲。

  老師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讓學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與同桌兌換。學生說自己的思考過程時,可以幫助他們聯系整十數的組成來思考。

  20元是2個十元,一張20元可以換(2)張十元。

  50元是5個十元,一張50元可以換(5)張十元。

  100元是10個十元,一張100元可以換(10)張十元,(2)張50元。(4)繼續(xù)想還可以想到什么?

  一張50元可以換2張20元和1張10元的。

  一張100元可以換1張50元,1張10元和2張20元的。

  ┉┉┉

  師:面值最大的人民幣是什么?人民幣最小的面值是多少?以分為單位的分幣有什么? 老師這里有1角,誰能用分幣來和我換。

  老師提問:1角=( )分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角=10分10分=1角 10分=( )角

  三、拓展

  1本練習本1元,1個轉筆刀2元,1個鉛筆盒9元,1支鋼筆4元,小靈通有10元能買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有什么收獲?你們還有什么問題?還想學習什么知識?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2

  不久前教了“認識人民幣”,昨天做了一張練習卷,想想人民幣在生活中也是經常要用到的,可學生還是錯誤百出!讓人不禁感嘆:“人民幣”真的很難“認識”!

  “認識人民幣”分兩課時:第一課時:“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這一課時的內容因為準備了人民幣,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人民幣的調換,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當時的學習效果還好!

  第二課時:“認識1元以上的人民幣”,則……

  (1)因為面值比較大,不便于為學生準備學具,見不到真人民幣,一切都變得抽象了,因而給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帶來了困難。

  (2)部分學生對于買東西的題型缺乏生活經驗,甚至有的小朋友對于“營業(yè)員應找回多少元?”、“購物者應該付多少元”等等理解困難。

  (3)下面一道題目,更是讓學生難以理解:一個鬧鐘32元,下明付的錢正好買一個鬧鐘,那么,小明最多付了( )張10元的。而小軍付的錢全是10元的,那么,他最少付了( )張10元的。

  簡單的兩課時“認識人民幣”,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可不簡單。還得繼續(xù)努力啊……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在解決關于人民幣的簡單問題時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了解不同的解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及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題策略。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解決問題策略,指導學生學會有序思考。

  三、教學準備

  學具:書籍封面的圖片紙。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題意

  1、出示情境。

  教師:玲玲和媽媽在書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歡的書,可是零用錢只剩下13元了,媽媽也沒有帶多余的零錢。于是,媽媽就跟玲玲說:“我們今天先買兩本書,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沒有買到的書,我們下次再買。”玲玲這下有點犯愁了,該買哪兩本書呢?同學們快來幫幫她吧!

  2、理解題意。

  出示問題:用13元正好可以買哪兩本書?

  教師:誰來讀一讀?

  (預設)學生1:語氣平淡,沒有突出“正好”。

  學生2:突出“正好”。

  教師:有同學突出了“正好”兩個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預設)學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學生2:這道題中“正好“的意思是把這13元都花完,不剩錢。

  3、揭示課題。

  教師:玲玲該怎么選書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問題,尋求策略

  1、在嘗試解決問題中獲得方法。

  教師:請你拿出第一張紙,用你喜歡的方式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巡視監(jiān)控,收集學生信息。

  (預設)學生會出現不正確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師監(jiān)控:

  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審題,重點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說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師引導學生把錯誤的算式變成對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換成6或者把7換成8。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2)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2)

  (預設)學生依據單價找書的名稱;依據總價找到缺失的書價錢,并找到書的名字,最后修復賬單。

  小結: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依據條件逐步推理出結果。

  (三)回顧總結

  1、這節(jié)課上,什么知識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一把鎖只能用配套的鑰匙開門,如果有很多把鑰匙,那么哪一個是配套的鑰匙呢?我們通常會逐個嘗試找到配套的鑰匙,這個過程就是“嘗試──調整”策略。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4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嘗試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感知并了解人民幣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生要用到很多的學習用品,今天,我們就去逛逛文具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好嗎?

  二、認識人民幣

  (一)、認識部分人民幣的面值

  1、買學習用品要用什么?(錢、鈔票)我們國家使用的錢(鈔票)有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人民幣)

  2、課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幣):看,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幣)你認識哪張人民幣?它的面值是多少?

  3、課件(出示數字7):那今天我們要用幾元人民幣去買學習用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7元)

  (二)、取錢

  1、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個儲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幣,現在請你們從儲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幣。(幼兒操作)

  2、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么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幼兒講述取7元人民幣的方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簡單認識一下紙幣和硬幣);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3、請小朋友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包里。(幼兒把7元錢放到錢包里)

  四、制作計劃表

  1、小朋友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那么你們準備到文具店里買些什么學習用品呢?(請2——3名幼兒簡單講述)

  2、出示課件:我們先來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學習用品?這些學習用品的價格又是多少?

  3、原來文具店里有這么多的學習用品,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7元)該買些什么呢?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4、出示計劃表:這兒有一張表格,我們可以把想買的東西先來記錄一下。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計劃表。(我想買一本子,2元;一支筆,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現在就請你們和邊上的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五、購物

  1、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民幣按計劃買學習用品吧!(幼兒按計劃購物)

  2、你們都按照計劃挑選好自己需要的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收銀臺付錢吧!(幼兒付錢)

  3、你們買到了這么多的學習用品,開心嗎?

  小朋友們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幣,買到這么多不同的學習用品。

  六、人民幣的用途

  1、那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學習用品外,還有什么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2、看多媒體:我們一起看看人民幣還有什么用?(簡單地說一說,看一看)

  3、小結: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幣,今天,我們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幣購買了學習用品,以后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人民幣做其他的事情,好嗎?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5

  第一課時

  認識人民幣(一)

  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52-53頁)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會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初步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廣泛作用,了解簡單的貨幣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教學教具:

  人民幣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由主題圖引入教學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怂膹垐D片。請你們認真觀察,看看圖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學生觀察圖片,匯報發(fā)現。

  學生1:第一張圖片的主人公在購買文具。

  學生2:第二張圖片的主人公在拿錢買票。

  學生3:第三張圖片的主人公在拿錢買報紙。

  學生4:第四張圖片的主人公在往儲蓄罐里存錢。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錢,錢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會用到錢?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平時用的錢叫什么名字嗎?

  學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到過錢,體會錢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2、介紹人民幣。

  教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人民幣是國家的法定貨幣并由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一發(fā)行。我們要愛惜它,不能亂折人民幣或者在人民幣上亂畫。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初識小面額的人民幣。

  教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人民幣,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將你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同組的同學聽,看誰認得多,認得準。

  小組匯報: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人民幣,教師及時補充。

  如果有不認識的人民幣,請小組的其他成員幫忙識別。

  教師:識別人民幣的時候,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從人民幣上的數字、漢字、顏色、圖案來識別。

  對于人民幣上的繁體字,如壹、貳、伍等,教師應給予指導,同時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

  2.對人民幣進行分類,深化知識。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幾種面值的人民幣,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人民幣,看看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分類,匯報交流。

  學生1:按之地分,硬幣分一類,紙幣分一類。

  學生2:元的是一類,角的是一類,分的是一類。

  學生3:還可以按上面寫的年份分類。

  在學生匯報完不同的分法后,教師應適時總結:像這樣將人民幣分為元、角、分三類,這是按照人民幣的單位來分的。同一種面值的紙幣和硬幣是等值的,如1元紙幣和1元硬幣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3、認識進率,系統(tǒng)認識。

  (1)認識元和角之間的進率。 教師: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老師現在想和同學們做一個換錢的游戲,愿意嗎?

  教師(出示一張5角的紙幣):請你用1角紙幣來還老師的5角紙幣,你應該用幾張?

  教師(出示一張1元的紙幣):如果你用1角的硬幣跟老師換1元紙幣,你應該給老師幾個1角的硬幣。(板書:1元=10角)

  教師:還是換老師的1元,請你任選角幣來換,并分別擺一擺,看用幾張紙幣或幾個硬幣。

  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教師總結:不管用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來換,換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間的進率

  教師:知道了元和角之間的關系,誰能試著猜猜角和分之間會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角=10分。

  教師:老師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換?

  學生動手操作,用硬幣進行換錢的游戲。

  在知道1角可以換10個1分的基礎上,還可以拓展換成5個2分、2個5分、8個1分和1個2分等,由此加深對1角=10分的認識。

  (3)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師:有了剛才的分析,你能正確地完成下面的換一換嗎(呈現下面的練習)?

  5元=( )角

  7角=( )分

  30分=( )角

  20角=( )元

  三、應用拓展

  選錢、擺錢活動 教師:首先請大家來看一些商品的價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再從學具中選出合適的人民幣擺出這些錢數,小組內同學互相介紹自己所選的人民幣,相互判斷是否正確。

  學生匯報自己是怎樣擺出這些錢數的,介紹經驗。

  教師總結:看來先找大單位再找小單位或先找小單位再找大單位的有序方法有效。

  教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商品的價格是這樣的(呈現32元、64元、95元、120元等價格)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6

  教學內容:

  義務教材第46頁的第例1——例2(認識人民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CAI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纯此钦l?(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yè)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CAI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操作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活動設計背景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而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幼兒天生...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集合(精選14篇)

    設計意圖:設計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見的,孩子們都喜歡玩水,而“水”中也蘊藏了許多的知識。“抓住孩子周圍的事物對他們進行科學教育”是《綱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選擇并設計了本次活動。...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樹》(通用12篇)

    一、活動目標:1.感受故事情節(jié),學說角色對話。2.根據不同的牙印特征進行猜想、判斷。3.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二、活動準備:1.《誰咬了我的大餅》ppt課件、餅干若干。2.初步已了解一些動物的牙齒印。...

  • 護綠小衛(wèi)士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選2篇)

    設計思路:在本活動前,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對幼兒園里的樹木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在大班的幼兒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護綠行動,做到人人參與,從而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huán)保、生態(tài)意識,可以達到...

  •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能細致觀察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征,初步了解葉脈的作用。2.能較清楚的講述自己觀察到到現象,對植物產生興趣。活動準備1.課件:圖片-樹葉(8、9)2.涂色:樹葉3.每人一片梧桐葉。幼兒用水彩筆,蠟筆。...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匯編(精選3篇)

    活動目標:1、知道大海中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的名稱、生活習慣。2、能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對海洋世界的動物、植物進行分類。3、了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初步具有保護海洋的意識。...

  • 幼兒園大班科學《風》教案(精選13篇)

    一、目標1、積極動腦,嘗試用各種方法使風車轉動起來。2、感知空氣的流動能產生風,了解風的作用和危害。二、準備1、紙板,吸管,紙扇,氣球,風車,風箏。2、制作課件。...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朋友》(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學習一些簡單的打招呼的方式。2、知道來自不同國家的好朋友和中國的孩子有不一樣的長相。活動準備:1、不同膚色的孩子圖片2、收集幼兒和好朋友的照片,制作成PPT活動過程:一、興趣導入1、帶領幼兒...

  • 幼兒園大班科學《動物怎樣過冬》教案(通用16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并進行簡單的歸類。2、知道關心愛護動物。活動準備:小動物的圖片若干,背景圖四張。活動過程一、手指歌謠:《悄悄話》。二、談話導入,感受冬天寒冷,發(fā)現過冬方式。...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彩虹的秘密》(通用2篇)

    活動目標1.知識目標:引導幼兒了解彩虹的形成過程。2.能力目標;讓幼兒學習與思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3.情感目標:激發(fā)、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體會學習的快樂。...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變廢為寶》(通用16篇)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的第二單元《裝點我的居室》中的第四課。是造型表現型課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室裝飾越來越關注,裝飾畫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而得名,利用其來裝飾居室是首選。...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小動物過冬》(精選13篇)

    19、小動物過冬(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了解本課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3、使小朋友懂得互相關心的道理。4、培養(yǎng)學生傾聽意識,能在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的基礎上試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3篇)

    活動名稱:腳趾頭起名字執(zhí)教教師:朱貴玲活動目標:1、嘗試運用類的經驗有創(chuàng)意的給腳趾起名字。2、大膽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給腳趾頭起名字的有趣。...

  • 小動物的尾巴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選8篇)

    設計思路:午餐的湯又是排骨木耳湯,部分幼兒只喝湯并不想吃木耳,運用“好孩子,吃飯不挑食”思品教育的方法,其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為了讓幼兒愛吃白背毛木耳,我們開展了認識家鄉(xiāng)的白背毛木耳的系列活動,旨在了解其營養(yǎng)價值和多種食用...

  •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范文(通用12篇)

    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研究興趣,但限于他們的觀察水平,他們的認識往往是籠統(tǒng)的,片面的。《蝸牛》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家發(fā)現知識的過程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fā)...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女人综合网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欧美成aⅴ人高清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九色 |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老师脱了内裤让我进去 | 亚洲AⅤ无码精品色情午在线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婷婷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语版在线观看 | 欧美xxxxxxxxx|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看片 | 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 | 特黄特黄a级毛片免费专区 九色在线观看 |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6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caoprom在线|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 四虎影院wwww | 欧美一区国产一区 | 国产欧美精品xxxx另类 | 黄瓜视频入口永久免费观看 |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视频在线观看 | 好男人网官网在线观看2019 |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6流白浆 | 久久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 青青草视频在线看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俺来也中文字幕 | 啊灬啊灬啊灬啊高潮了 |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大片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