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3篇)

《第一單元》教案

發布時間:2023-12-30

《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3篇)

《第一單元》教案 篇1

  有感而發

  教學目標:

  1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平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

  2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作文,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范,整潔。

  教學重點:

  說自己想說的話,感情真摯。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教學時數:2課時

  第 一 課 時

  初備     統復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一些“有感而發”的優秀片段。(聲音,圖片激發)

  學生:1.自學知識短文,完成練習題一的作文提綱。

  2.每組同學分別搜集一些關于人物,動物,植物,景物的精彩描寫。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第一單元學到的幾篇課文,都是感情豐富,語言優美的文學作品,大家都很喜歡,很多同學都特別想知道他們寫出好文章的秘訣,其實很簡單,作文不可無病呻吟,必須“有感而發”。請大家打開課本,我們一起來學學這篇短文。

  請一名同學朗讀短文,其他同學思考短文著重講了哪兩點:

  1有感而發,首先要有感

  2“感”從生活中來

  理解、舉例,教師放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的朗讀帶,請同學欣賞“望父買橘”片段,說說作者為何描寫得如此感人?

  作者對父親的外貌和動作觀察細致。

  字里行間滲透著兒子對父親的愛。

  請同學舉例,每組推選一名朗讀較好的同學,依次朗讀描寫人物,動物,植物,景物的精彩片段,其他同學注意聆聽,想一想這些好作文給我們什么啟發。

  每組讀完后,教師分析講解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要學會觀察生活,養成思考的習慣;觀察要能捕捉事物的特點。

  習作啟發:

  巴金對繁星進行了無數次的觀察,獲得繁星是母親和朋友的親切感受,從而產生了寫作《繁星》的激情。

  趙麗宏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大量的文學創作,對文學有了深刻而真切的體會,才寫出了《為你打開一扇門》。

  老舍親眼見到在反動政府治轄下害人的臭水溝被人民政府治理好,受到感動,創作了《龍須溝》。

  學生齊唱〈生日歌〉,由這首歌聯系自己爸爸媽媽的生日,你想到了什么,當堂完成100字以內感想,準備交流。

  學生互評同桌作文。(可選兩、三組)

  教學建議:這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練習體悟到細心觀察周圍生活,有意識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性,通過給方法,激情趣,使學生意識到原來寫作并不難,愉快地完成第一篇習作。

  第二課時

  初備     統復備                  

  教學目標:

  在35分鐘內完成作文草稿,格式正確,語句通順

  主動地與他人交換修改作文。

  教學過程:

  一.布置作文題:

  題目:致小學教師的一封信(當我走進揚中時)

  要求:感情真摯,感受真實,書寫規范,格式正確。

  500字左右。

  提示:(1)同學們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和新的班級,結識了新的同學和新的老師,學習生活也有許多變化,你一定會有許多新的感受,對新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認識,給你的小學班主任寫封信,把你的感受告訴她(他)。

  (2)書信的格式

  二.35分鐘后要求同座間交換作文草稿,做到格式正確,語句通順。

  三.布置作業

  課后把草稿謄上作文本。 

  綜合實踐活動——我愛文學

  活動目的:

  1.培養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2. 感受文學作品中的生動形象,體會豐富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課堂學習和實踐,激勵學生親近文學、熱愛文學。創作文學

  教學重、難點:

  1、文學作品的內容和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2、通過學習,嘗試表達,學會創作。

  教學時間:兩課時

  活動課時:四課時。

  教學設想:閱讀欣賞,交流完成佳作欣賞表共四課時,文學活動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課前準備:

  教師:

  1、初中階段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目錄,印發給學生。

  2、準備好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生:收集自己喜愛作家的有關資料。如:附錄。

  教學過程:情境啟發----指導閱讀-----布置任務---交流匯報-----嘗試創作----展示成果

  一、自我展示:

  讓學生圍繞“我愛文學“的話題,各自介紹自己喜愛的作家及作品,教師記錄并作指點。

  二、制訂計劃:

  根據印發的初中階段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目錄,結合學生自己的興趣,制訂閱讀計劃,教師給予方法指點。

  三、安排“我愛文學”閱讀周活動:

  1、學生確定書目,精心準備閱讀周。

  2、學生分組分工,具體安排閱讀周活動。

  ⑴ 分小組開展文學創作活動。

  ⑵小組配合辦報。

  ⑶制作有關專集,介紹作家、作品。

  ⑷交流心得,以組為單位,確定近期研究課題。

  教學建議:

  這一課時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綜合,也是由課堂走向實踐的開始。因此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的同時,教師更需要較好地組織指導學生,讓他們能真正地把所學知識用到實踐中,也讓讀書周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課時

  初備     統復備                  

  課前準備:

  學生:1、學生分組分工,精心準備四組文學作品。(詩散文小說戲劇)

  2、開展文學討論和創作活動。(奧運)

  3、請學生帶自己最喜愛的作品原文來(周前填寫佳作欣賞表每人至少一張)。

  教師 :

  1、設置一張佳作欣賞表。

  2、文學作品四大內容簡介。

  3、準備好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

  佳 作 欣 賞 表

  篇名 

  精美語句摘錄 

  本文感受最深的地方 

  對自己有什么影響 

  (2)如沒有影響最深的作品,可利用一周時間仔細閱讀冰心的《繁星 •春水》

  (3)讓學生準備一兩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上提問。

  教學過程:

  教師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文學”這個話題。

  通過小學六年和平時的閱讀,大家想一想哪部作品對自己感受最深?下面我們分五個小組:小說組,詩歌組,散文組,戲劇組,其他組。請大家帶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進行交流。(附:此項活動,可讓學生預先了解所喜愛作品的體裁,不懂可向老師詢問)

  二、自我展示:學生主講概述心中的文學以及對文學作品的認識。

  三、教師投影概述文學作品四大內容。

  四、學生按原計劃分組展示。

  詩歌組

  a、集體朗誦詩歌

  b、挑選1至2人暢談對詩歌的感受

  c、即興創作

  2、散文組

  a、配樂朗誦

  b、了解散文與詩歌的不同之處

  c、片段練習

  3、戲劇組(不作重點)

  a、概述戲劇內容

  b、了解戲劇特點

  c、談談自己所看戲劇作品

  4、小說組

  a、學生表達對小說的理解

  b、分析小說的三要素

  c、分析我心中的《西游記》

  五、交流心得。以小組為單位了解對文學作品的認識(教師下組指導)。

  讓學生認真討論,每組推選兩到三名準備得較充分的學生,其他同學注意聆聽。每個同學講完后,教師簡單分析一下,加以點評,并淺談一下該種文體的特點。

  六、老師自己談談最喜愛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七.教師總結。進一步要求學生制定好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勉勵大家多讀書。 

  多向思維 拓寬文路——看圖想象作文

  [習作內容]

  提供畫面:兩棵樹。要求學生合理想象,寫一篇作文。

  [訓練目的要求]

  1.訓練學生想象的合理、大膽、有新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開放形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所想,提高寫作興趣。

  [課前準備] 畫面圖片2張,多媒體教具。

  初備     統復備                  

  啟發學生思維與口述]

  一、提供畫面 猜測意圖 拓寬思路 激發興趣

  畫面1: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畫面2:一棵枝光禿禿的、快枯死的大樹。

  出示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請你根據這兩個畫面猜想一下,這次習作要寫什么?(學生思路開闊,想出很多寫作內容)

  二、拓展空間引導想象暢所欲言

  (一)依據畫面1進行想象。

  看到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

  1.它生長在哪里?從“一滴水就能折射太陽的光輝”,你可以想象它周圍是一派怎樣的景象呢?請你描繪。

  2.這棵樹為什么能長得如此茂盛呢?周圍的人們是怎樣待它的?它會怎么想?

  3.小動物們喜歡它嗎?它們可以在樹上、樹下干什么呢?那將是一幅怎樣熱鬧的景象呢?

  (二)依據畫面2進行想象。

  看到這棵光禿禿的、快枯死的樹,你又想到了什么?

  提示:

  1.它以前是什么樣的?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有幾種可能?

  2.如果是人們造成的,那人們是怎樣傷害它的?受到傷害的僅僅是這一棵樹嗎?

  3.小動物喜歡它嗎?會說些什么?

  4.你想為它做點什么嗎?

  (三)尋找畫面聯系。

  這兩幅圖可以怎樣排列?從中你看懂了什么?

  三、自選文體寫自己所想

  l.寫成一篇童話或記敘文。如《樹大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樹的遭遇》、《老友重逢》。

  2.寫成一篇倡議書。如《愛護樹木,保護家園,人人有責》、《行動起來,保護地球》。

  3.寫成一篇狀物散文。如《好大一棵樹》、《同在陽光下》。

  4.寫成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如《邊疆的大樹》《喻邊防戰士》《街心大樹》《喻警察叔叔》。  

  (口語交際)婉轉拒絕   輕松說“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

  美國一所大學的演講大廳里,中國當代女作家諶容的演講,贏得了一陣陣掌聲。結束演講前,她照例留下一點時間,接受聽眾的提問,這時,有人提出了一個尷尬的問題:“諶容女士,聽說你至今還不是共產黨員。請問,你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情如何?”問話者也許別有用心,如果拒絕回答會讓對方失望,也會影響自己的形象。于是諶容從容不迫,笑著說道:“這位先生的情報真靈通,我確實還不是一個共產黨員。不過,我的丈夫可是個老共產黨員呀! 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和他離婚。你看,我和共產黨的感情有多深。”

  諶容的回答幽默機智,既拒絕了對方提問的本來要求,又達到了不傷害對方感情的目的。這種方法就叫婉轉拒絕。在日常生活中,這種交際方式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親人、老師、好朋友、同學或者一些陌生但又善意的朋友,如果他們提出的要求你不能接受,但又不想傷害他們,你將怎么去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婉轉拒絕。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婉轉地拒絕呢?

  一、學會傾聽,真心說“不“。

  當對方向你提出請求時,你不能簡單地馬上說“不”,而是注意傾聽對方的訴說或詢問,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對方的想法。這樣對方會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在平和的狀態下拒絕對方,可以避免傷害。

  聽清了對方的請求,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對方提出一些有效建議,用另一種替代的方法去幫助他。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之后,就更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你的拒絕了。

  二、講究技巧,彈性說“不”。

  婉轉拒絕對方可以講一些技巧。比如,當別人向你提出你不可能答應的要求時,可以先順著對方的意思,肯定他的合理性,然后再婉轉說明不能答應的理由。順著意思說可以消除對方的心理障礙,讓對方有聽你說完的心理準備,從而為拒絕打下基礎。如“神舟六號”10月12日9時左右發射,學生向班主任提出要在班上收看現場直播。班主任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熱愛科學,關注社會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但現在看影響上課,也違反學校制度,影響班級形象。到中午休息時間,我們再一起收看重播,可以嗎?”先順著學生的意思肯定其想法,然后再說明不能看的理由,還向學生提供方法,這樣就避免了傷害學生情感。

  也可以用迂回戰術。抓住對方薄弱點,旁敲側擊,暗示對方,引起對方思考。如放學后,小王對小李說:“小李,今天是周末,不要上晚自習,我們放松放松,去網吧玩玩怎么樣?我請客。”假如你是小李,你該怎樣婉轉拒絕呢?你可以反問小王:“我們學校的規章制度是什么啊?”旁敲側擊,讓小王想到學校的規定——“不準進三室一廳”,意識到這樣做是一個錯誤,這樣就容易達到拒絕的目的了。

  還可以不直接說自己的觀點,而是引用其他人的觀點或反面的例子說明,使對方放棄原來的要求,再自然而然地引到自己的看法上來。

  以上這些方法避免了拒絕語言的生硬與直接,具有彈性特征,能讓拒絕者化被動為主動,使對方了解自己的苦衷,減少拒絕的尷尬和負面影響。

  三、根據場合,適時說“不”。

  很多情況下,我們很難正面拒絕對方的要求。我們要考慮根據不同的場合和對象,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婉轉地拒絕,不傷害對方的感情。比如全運會召開,回到家你打開了電視收看開幕式直播,媽媽卻要你關掉電視,你怎樣拒絕呢?因為拒絕的是你的媽媽,所以方法要恰當,語言要得體,理由要合理。

  四、注意語氣,溫和說“不”。

  我們聽了對方的請求,并認為應該拒絕的時候,態度要堅決,但也要溫和。與長輩談話,一定要注意稱呼和語氣。用虛擬或商量的口氣,語氣柔和,外柔內剛,小聲音說大道理等都是交流的好方式。如果在拒絕語言中多一些“可以嗎”“好嗎”“你說呢”等征詢性的反問,語氣就會溫和得多。

  同學們,拒絕得體、回答委婉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對別人的關心和尊重,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關心和尊重,希望你們能夠掌握“婉轉拒絕”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在需要的時候,婉轉拒絕,輕松說“不”。

  最后送一句喜劇大師卓別林的話給你們:學會說“不”吧!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

  【精品展示屋】

  錢鐘書先生是我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圍城》享譽海內外。有一位外國女士特別喜歡錢鐘書。有一天,她打電話給錢鐘書先生說:錢鐘書先生,我十分喜歡您的作品,我想去拜訪您一下。這是一個善意的請求,人家是慕名而來的。但錢鐘書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慕虛榮,在電話里婉轉地拒絕了這位外國女士。他說:當一個人吃了一個蘋果,覺得很甜,但他有沒有必要去看一看這個蘋果樹是什么樣子的。

  拒絕別人,尤其是對不很熟悉的人,說話要謹慎,適當使用一些委婉語言,或比喻,或幽默,或暗示,或引用,或假設。方法多種多樣,目的卻是一樣的——既達到拒絕的目的,又不傷害對方。

  錢鐘書先生正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暗示對方,婉轉含蓄地拒絕了對方的請求。對方通過自己的思考定能明白錢先生的意思。這樣的交際語言起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交際演練場】

  請同桌之間根據下面設計的情境進行表演,然后按四個等級給自己作個評價。試試看。

  情境設計:學校舉行手工制作大賽,每位同學都要交一件手工作品。你是一位手工制作能手,家里有很多現成的手工作品,你最要好的同學向你要一件作為作業上交,你不想你的朋友欺騙老師,但又怕得罪朋友,你打算如何說呢?

  實踐之后給自己作個評價吧。

  優秀:對方能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見,朋友關系沒有受到影響;

  良好:對方能接受你的意見,朋友關系影響不大;

  合格:對方基本能接受你的意見,但心中很有想法;

  不合格:對方不能接受你的意見,傷害了朋友關系。

  【中考鏈接線】

  (四川省,)根據下面提供的語境,回答后面的問題。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復習功課。這時,小明爸爸的同事來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將。小明聽到以后想勸阻。如果你是小明,該向爸爸怎么說才能讓爸爸拒絕同事?爸爸聽了以后會向同事怎么說才能收到同事放棄打麻將的效果?(說話要注意身份和對象,做到簡明、連貫、得體)

  ⑴小明向爸爸說:                                                        

  ⑵爸爸向同事說:                                                     

  做這一題要注意拒絕對象的變化以及自己的身份。小明向爸爸說要有稱呼,要尊重長輩。可以暗示爸爸,讓他自己領悟。比如:爸爸,今天我的功課比較緊張,做作業時需要安靜,你們能換一種方式或地點娛樂嗎?

  爸爸拒絕同事的請求也要委婉,以免讓朋友掃興。可以誠懇地向朋友說明情況,提出你的建議。例如:啊,真對不起,孩子今天功課緊張,他需要安靜,我們能不能換一種娛樂形式呢?

  兩道題的語言表達要注意人稱的變化。

  【能力訓練營】

  1.假如你的好朋友小張買了兩張足球賽票約你一起去觀看,不巧你有事不能去。這時,你怎樣說才能使小張不掃興而歸呢?請將你所說的話寫在下面橫線上。

  2.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交朋友。作家熱情地說:“今晚我請你共進晚餐,你愿意嗎?”不巧教授正忙于準備學術報告會的講稿,實在抽不出時間。于是,他親切地笑了笑,帶著歉意說:“                                  ”(在橫線上填上你設計的教授委婉拒絕的話)

  【參考答案】

  1.要求:委婉表達有事不能去的意思,同時表示歉意。用征詢語氣。如:啊,真不巧,今天約好了要跟媽媽去親戚家有事,你另找一位去看,可以嗎?

  2.例如:對你的邀請,我感到非常榮幸,可是我正忙于準備講稿,實在無法脫身,十分抱歉!下次可以嗎?

《第一單元》教案 篇2

  第一單元    詩歌

  教學目的:

  1、結合創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的經驗,體味詩的意趣。

  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

  了解新詩歌的特點。

  3、通過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對新詩有一個較好較全面的了解。

  教學設想:

  1、以誦讀講解討論分析為授課方式,品味詩歌內涵。

  2、抓住意象——情感——手法等幾個點來分析詩歌。

  3、用詩歌朗誦和創作、研究性學習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課時安排

  1、起始課教育和朱光潛文章學習,初步明確學習目的,安排研究性學習的任務。

  2、意象和詩歌的閱讀

  3、毛澤東詞二首

  4、象征和《死水》

  5、徐志摩和新月派

  6、單純的美是一種幸福,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籬笆那邊》

  7、從東西方對愛情的不同表達來看東西方詩人對詩意的不同理解。

  8、美麗的錯誤與閨怨詩

  9、學習《致大海》介紹普希金

  起始課教育

  一、起始課教育(10分鐘)

  語文課的特點:人文性,工具性。充滿了思辯性。高考中的主課,必須認真對待。

  具體要求: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聽講不僅聽老師的講解介紹,還要善于傾聽同學的觀點;思考要有深度,有新意,善于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要善于表達,學會用有創意的詞。認真完成作業 。不要拖拉和抄襲。一個抄寫本,每天十個詞語的抄寫默記,要寫上每天的日期;一個隨筆本,每周一篇隨筆,500字以上;一個課堂本,完成課堂作業 。課前三分鐘演講,內容為詩詞介紹或時事點評。

  1、預習:在上課文之前,參照課下注解和《詞語手冊》通讀課文,在課文中圈點批注(你的發現、你的理解以及你尚不理解的詞語句子等);自行完成《作業 本》每一課中的“基礎知識”部分。

  2、復習:每上完一課,就應及時復習該課文,看看老師同學或者參考資料說得對不對,原來不懂的地方有沒有都弄懂(不懂要及時請教);完成《作業 本》該課文“語段閱讀”練習;每上完一個單元,則要對本單元所有課文進行梳理與歸納,并完成《作業 本》中的“單元綜合練習”。要求背誦的課文,提倡超前背誦;課文上完后,則必須背出。要求反復閱讀、仔細閱讀、和熟讀的課文,一定得多讀、細讀、讀熟。

  3、聽課:①坐姿端正,身子不歪斜、腦袋不耷拉;②目光專注,積極思考與辨析;③積極討論,大膽發言。

  4、記錄:語文課堂記錄不用筆記本,聽課中及時將重要信息(有老師的、也有同學的)與關鍵內容記錄在課文相應的位子。

  5、作業 習慣:①當天作業 當天完成;②作業 格式規范、字跡清晰不涂改。

  6、作文習慣:①每周完成一篇高質量的“生活札記”(隨筆)——“美麗一瞬”、“家庭記事”、“心靈獨語”、“友情傳遞”、“讀報有感”、“新聞點擊”、“世事雜談”、“人生感悟”、“生活啟示”等,每篇不少于500字。不拖欠、不敷衍;②課內作文課內完成,保質保量,每篇不少于800字。

  二、學習單元后的知識短文(10分鐘)

  思考:什么是詩?你認為詩和小說散文有什么區別?詩歌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可以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先閱讀文章,再討論分析,然后自由發言。抓住情感的真善美和含蓄。

  三、閱讀課文,分配研究性學習任務

  1、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15分鐘)

  2、思考課后的研究性課題,確定自己的課題。(10分鐘)

  3、根據報名情況選定負責人。

  4、具體要求:到圖書館查找資料,確定提綱,根據提綱完稱論文寫作。前后約2周。每個人必須分工明確,有具體要求。

  意象和詩歌的閱讀

  教學目標 :了解詩歌中最常見最長用的意象。初步了解形象—情感—意象—意境等概念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具體了解什么是意象,意想的分類,意象的組合方式,意象和意境的區別。

  教學安排:一課時

  一、什么是意象

  1、下面是白樸《天凈沙  春夏秋冬》,順序打亂了,請給排序:

  A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楊陰垂畫檐。紗櫥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B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C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落。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D一聲畫角譙門,半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判斷的標準是物象,用特有的景物來展現。

  閱讀《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討論分析:這首詩好在哪里?好在有情感,白樸的詩僅僅是景物的羅列。缺乏內在的情感。

  2、意象派詩人龐德的解釋:一種在一剎那間表現出來的理性和感情的集合體。

   意象的英文為:Image,有圖象、映象、影象、形象,譯為意象最好。意象就是情意融注在形象中,而這形象是包涵并體現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形象。意象是主觀情義和客觀意象的統一,是情景交融的美學呈現狀態。

   如: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中“遲日江山”,“春風花草”。“泥融燕子”,“沙暖鴛鴦”就是意象,這些形象寄寓著詩人經過戰亂暫得定居草堂得安適心情。

  3、言、意、象三者關系

    語言用來描寫形象的,描繪出來的形象寄寓著思想意義,而且只有形象最能充分表達思想意義。

  二、意象的分類

  1、意象按事物的性質,可分為自然意象、社會生活意象、人類創造意象。

  按人類行為科學將意象歸納為空間意象、時間意象、感情意象、確定的和不確定的意象、真實的和不真實的意象、公眾的意象和個人的意象等十大類。

  而按詩的表現手法可分賦象、比象、興象。

  2、賦象:中有一種敘述性的意象,寫出時間流動的過程,表現出動態的美。

  如“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寫笑,一寫目,粲然嫣然,顧盼神飛,兩個意象使讀者延伸出無窮的想象。

  3、比象:就是比喻性的意象,又可分為明喻意象、隱喻意象、博喻意象等。

  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個意象喻一個“愁”字,加重被喻事物的分量。

  4、象征意象:其實也是一種比喻性意象,不過被象征的不是具體的物,而是一種思想觀念,如梅蘭竹菊象征純潔、孤高、堅貞等人格品質或思想意義。

  5、興象時意象一種,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因物起興,情景交融。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三、意象的組合方式

   1、詩中意象以新穎獨創為好,同樣的意象由于組合方式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如“王彎”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意象并列 ,造成峰斷云連,“語不接而意接”的美學效果。比較下列詩句:

  韋應物“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居易“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署“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又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意象并列詩意豐厚,意象見似離實合,有一種涵泳不盡的余味。

  3、意象疊加

  把不同時間空間的意象巧妙地疊合在一起,創造一個新穎豐富地藝術境界。最著名地例子為龐德:“人群中出現德這些臉龐:潮濕黝黑樹枝上德花瓣。”

  4、意象對比

  把兩中完全相反德意象陳述出來,形成鮮明對照,往往有強烈德藝術對比的美學作用。如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高適“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

  意象的不同組合,詩人可以打破時空局限,在廣闊的背景上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意象和意境的區別

  1就形成和發展情況來看是兩中不同的歷史形態,意象時意境的前身,意境是意象的高級狀態。

  2意象和意境都是主客觀的統一,但象是具體的實的,境是虛象,虛幻的想象的。意象本身就是想象性記憶性的表象運動的產物,但境更強調想象。

  3意象和意境有個別性和整體性的區別。意象是詩歌美學中最基本的概念,詩歌創作中基本元素,詩美中的具象美單一美具有個別性局部性。

  意境內涵、容量、范圍較大,有整體性。意境是意象的綜合和升華,具有綜合的美學效應。境不僅是虛幻的象,而且指精神造詣達到進入的某種深度和廣度。

  如果意境是天空漂浮的云,那么意象就是凝成云的許多細微的小水珠。詩的意象群組合好,造成一個完美的整體,能夠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這就具有了意境。

  五、討論分析余光中《鄉愁》。

  [1]

《第一單元》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把香港稱為“東方之珠”的原因。

  3、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香港的歷史與今天。

  【課前準備】

  搜集與香港有關的資料。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大家了解香港嗎?請拿出課前搜集的資料說一說。

  2、今天,我們產“東方之珠”這一課,你會對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己試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注意帶拼音的字音。

  2、邊讀邊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香港的?

  3、小組合作,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4、指名說說課文講了香港哪幾個方面的情況。

  三、誦讀體驗,進行實踐

  1、從課文重點介紹的四個方面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方面多讀讀,再練習用自己的話講述這一方面的內容,講述時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2、總趨勢:

  裝扮解說員,向游人介紹你最喜歡的那方面的`內容。

  大家相互評議。

  拓展遷移,發展語言。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把下面的話寫具體。

  ①香港真是個“萬國市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香港真是個“燈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的家鄉真是個美麗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單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數的產生過程,初步認識自然數。

  2、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的過程,掌握包括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在內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3、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體驗數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自然數和十進制計數法的意義。

  2、掌握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想一想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做什么事情能夠用到數。你們知道古時的人們是怎樣記數的嗎?你們了解數的產生和發展嗎?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數的產生

  (1)講述數的產生:古時候的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有了記數的需要,但開始不會用一、二、三、四……這些數字數物體的個數,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來記數。如第一幅圖中,人們出去放牧時擺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小石子。放牧歸來,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若兩者同樣多,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第二幅圖說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來記錄所捕獲的魚或其他獵物的數量,也可以用來核對打獵前后武器的數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圖中結繩記數的道理也是這樣。

  小結:人們無論采取哪種記數方式,都是要把實物和用來記數的實物一個一個對應起來,后來,隨著語言的發展,人們發明了記數的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也不同。

  (2)介紹各個國家的數字。

  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還有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它先由印度傳入阿拉伯,而后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這樣人們誤認為這些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數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又逐漸統一成現行的阿拉伯數字,即:1、2、3、4、5……

  (3)認識自然數。

  自然數是人類的生產勞動中逐漸產生的,人類認識自然數的過程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數物體個數的過程中,我們數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數。“0”是最小的自然數,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呈現古人記數和不同地區的記數符號,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數字,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有趣。

  2、學習十進制計數法。

  (1)填一填。

  ①與百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與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與千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

  ②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③10個萬是,10個十萬是,10個百萬是,10個千萬是。

  (2)提問:通過上面的填空,你發現什么?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小結: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3、認識數位順序表。

  (1)認識數位順序表:呈現數位順序并提問,從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

  (2)數級: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位是一級。

  (3)提問:從數位順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數級?個級有哪些數位?萬級有哪些數位?億級呢?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4)你發現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有什么規律嗎?請你按數級從右邊起,說說每個數級各有哪些計數單位。

  【設計意圖】

  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擴建”數位順序表,再通過系統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讓學生理解“十進制計數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億位左邊是位,千萬位左邊是位,

  中“6”在位。

  (2)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2、判斷。

  (1)沒有最小的自然數。

  (2)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3)0是自然數。

  (4)自然數的個數可以數出來。

  3、下面的數各是幾位數,按數級分各有哪幾個數級?你是怎樣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數按數級分一分,再說說各有哪些數位,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四、作業練習

  練習二第1、2、6題(學生獨立完成)。

  五、歸納總結

  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獲?

《第一單元》教案 篇5

  八年級

  《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復習課教案

  第一課時(八上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相親相愛一家人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關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義: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而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p5

  (2)家庭關系確立的幾種情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家庭;隨父(母)再婚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與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與子女間的法定權利義務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3)家庭結構的類型   p5

  現在常見的幾種家庭類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

  2.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p6

  (1)與父母的血緣關系不可改變: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基于血緣關系。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2)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質,了解好的家風。填寫家庭樹,看看自己家庭結構的類型;講講好的家風、好的傳統、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愛我家

  1.大人講我小時侯    p8   (1)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2)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3)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2.無悔的奉獻:(1)父母對家庭的貢獻——夸夸自己的父母(2)父母對子女之愛——概述母愛和父愛。母愛是最無私的;父愛如山,深沉嚴格。   p9

  (3)父母對子女的義務——父母養育子女是法律規定的必須履行的義務。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   p10

  3.感受家庭溫暖___(1)從各個方面感受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家是人們的情感棲息地、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展的大本營。(家是什么?) (2)熱愛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觸最深的話,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情。  p11

  三.難報三春暉

  1.愛灑心間       (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對我們的付出 :    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p13

  (2)我們應該以愛回報:    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p13

  (3)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一優良傳統。

  2.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   p14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什么是孝敬父母?)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 p14

  (2)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 (怎樣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為之中,要從小事做起。

  ②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從:對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與非。當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時,要勸阻,這也是孝的表現;當其觸犯法律時,做兒女的對其違法行為不能視而不見甚至包庇,而要進行勸阻、斗爭。

  (5)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盡孝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家庭和社會都做出過貢獻,在他們年老多病、行動不便之際,做孫子女的更要獻上一片孝心。這既是理所當然,也是弘揚中華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

  第二課 我與父母做朋友

  一.嚴也是一種愛

  1.成長也會有煩惱

  (1)產生煩惱的原因:    進入青春期后,我們的自我意識增強,開始獨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從而產生了親子矛盾,這些矛盾困擾著我們,帶來煩惱。p20

  (2)產生代溝的原因:       我們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代溝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后的多重代際差異。p20

  (3)父母的高期待、嚴要求是一種愛

  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于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現      p21、22

  要我這樣,我偏那樣;你說這好,我偏說那好;讓我信這,我偏信那。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對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對;用極端的辦法處理矛盾;等等。

  (2)對逆反心理的辨證分析 (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p21

  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難免有誤區。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3)逆反心理導致的危害:①、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導致家庭中的矛盾和沖突;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甚至釀成悲劇。②、結果上看,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這種結果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不是拿自己的錯誤傷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錯誤傷害自己。傷害自己,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      

  3、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1)、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新課標第一網

  (2)、學會與父母正確交往:①、對父母的態度要溫和,不采取偏激的行為方式。②、要表現出一定的獨立能力,讓父母放心。③、與父母交流和溝通。

  二.兩代人的對話

  1.架起理解的橋梁      (怎樣與父母架起理解的橋梁?)    p23__25

  (1)要親近父母,跨越代溝: 溝通是雙方的事,我們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與父母攜手同行。

  (2)學會遇事與父母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這樣看似沖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處理家庭沖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確沖突是什么;第二步,進一步分析產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涉及的各種方式;第四步,判斷哪些解決方式是沖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確定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檢驗最終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有效。

  (3)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

  了解父母,溝通就有主動權;敞開心扉,溝通起來無顧忌;笑口常開,溝通起來無障礙;耐心解釋,溝通之中得理解;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溝通最關鍵;求同存異,溝通不要走極端。

  2.與父母交往的藝術  (與父母交往有哪些竅門?或如何與父母交往?) p26

  (1)贊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2)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3)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要寬容。

《第一單元》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朗讀背誦古詩,理解古詩內容

  從古詩的誦讀中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樹木抽出新的葉子,嫩嫩的,綠綠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我們先來看第一首《草》。

  二、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古詩,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試著自讀自悟。

  2.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三、朗讀感悟

  1.朗讀全詩,找出詩中的一對反義詞。(榮——枯)想一想榮和枯分別指的是哪個季節的小草?

  2.詩中的“歲”是什么意思?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現?

  3.教師誦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4.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的感受。

  5.比賽朗讀。說說自己感覺哪些地方讀得最好?

  6.課外延伸。看課后資料,了解詩人白居易,朗讀詩后面的內容: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四、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本課9個字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zhuī)燒(shāo)榮(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認真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2.觀察發現。仔細觀察說說本課的9個字分別是什么結構。

  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宿、菜

  上中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寫。

  五、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

  2.背誦古詩《草》

  3.預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板書設計: 草

  白居易(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草》。說說自己對詩人白居易的理解。

  2.背誦古詩《小池》,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楊萬里是宋代著名詩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寫的《宿新市徐公店》

  二、朗讀理解

  1.出示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正音。宿sù,徑jìng,陰yīn,追zhuī。

  3.再讀古詩找一找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分別是怎樣的?這是什么時候?

  4.詩中的“走”是什么意思?

  三、朗讀感悟

  1.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現?有什么感想?(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2.教師示范朗讀。

  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3.引導學生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一邊朗讀,體會詩人情感,培養想象力。

  4.嘗試背誦古詩。

  四、作業布置

  1.背誦古詩。

  2.完成《作業本》練習

  3.收集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

  板書設計: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宋)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第一單元》教案 篇7

  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

  欣賞《冬獵》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設計

  1、通過欣賞這首作品,了解柳琴的音色、演奏特點、表現手法以及樂曲所描繪的北方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2、了解并掌握作品的演奏形式、作者、作品大意。

  教學方法設計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        創設情境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二、        自主探究 1、            師生合作,學習熟悉新課, 2、了解樂曲的主奏樂器辨聽音色 教學重難點:感受、表現歌樂曲的不同音樂形象。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冬獵》也選自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寫了居住在大小興安嶺的鄂倫春人的狩獵場面。“鄂倫春”意即“山嶺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獵前特有的緊張氣氛。接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追獵的場景,隨后樂隊全奏出歡樂明朗的歌調,抒發獵人滿載而歸時的喜悅心情。劉錫津: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作曲,國家級優秀專家。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代表作品有:聲樂作品《我愛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從黃河岸邊過》《東北是個好地方》《北大荒──北大倉》,第六屆全運會運動員之歌《閃耀吧──體育之星》,第三屆亞洲冬季奧運會主題歌《亞細亞走向輝煌》等。器樂作品有合奏《絲路駝鈴》,月琴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雙二胡協奏曲《烏蘇里吟》《為四種民族樂器而作─滿族組曲》,柳琴組曲《滿族風情》,大型民樂合奏《紫金寶衣之秋──眾善普會》,箜篌組曲《袍修羅蘭》(八首),大型組曲《漩澓頌》(合奏),交響序曲《一九七六》,交響詩《烏蘇里》,月琴協奏曲《鐵人之歌》,交響合唱《金鼓》等。舞劇《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獲文化部“優秀演出獎”“作曲獎”;音樂劇《鷹》獲文化部文華大獎,并獲文華作曲獎。讓學生對樂曲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熟悉柳琴的音色。  1.播放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錄像片段,導入教學。

  2.介紹這兩首作品的出處、作者。

  3.欣賞《馴鹿》

  (1)播放錄音,讓學生談談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以及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教師總結。

  (2)展示月琴的樂器圖片或實物,向學生介紹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現手法。

  (3)再次播放錄音,并播放鄂溫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音樂。

  (4)請學生拍手或拍腿,用 × ×│×0× ×│的結奏為a段音樂伴奏。

  4.欣賞《冬獵》

  (1)播放錄音,讓學生談談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以及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教師總結。

  (2)展示柳琴的樂器圖片或實物,向學生介紹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現手法。

  (3)再次播放錄音,并播放鄂倫春人的生活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音樂。

  (4)讓學生談談書上所列兩段主題分別是以什么樣的速度、情緒演奏的,分別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5.將這兩首作品連起來欣賞,請學生談談這兩首作品有何異同,并比較月琴與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師總結。

  6.請學生自選一首作品創編舞蹈動作進行表演,并作評價。(一)導入  1、師:今天老師播放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錄象片段。你們看看是哪個少數民族?生:蒙古  藏族師:大家對這個民族不熟悉,這是鄂倫春族 我給給同學們介紹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知識, 出示鄂倫春族的圖片,介紹鄂倫春居住的大興安嶺。生:討論師:下面我們欣賞一首描寫鄂倫春族生活的音樂生:欣賞 2、師:介紹這首作品的出處、作者。(二)欣賞《冬獵》     1、初聽。  師:播放錄音,請學生談談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以及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生:勞動  放牧  生:琵琶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3、樂曲分析 三、        拓展練習 1、練習吹奏 2、相互評價 增加學生音樂知識的積累。 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作品的印象與理解,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   邊聽邊打節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通過多種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點及仍需努力的方向。   5、再次欣賞樂曲  ,請同學們展開想象,說說ab兩段音樂分別是以什么樣的速度、情緒演奏的,分別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6、請學生拍手或拍腿,為音樂伴奏。(三)拓展  用豎笛吹奏主題旋律。 1、分組練習吹奏,學生間互相幫助。                        2、分組展示,互相評價。 3、集體吹奏。(四)小結    師:請學生談談這首樂曲和前首樂曲有何異同,并比較一下月琴和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生:  師:總結   生:談收獲、體會。

  板書設計

  冬獵 1、           描繪是哪個少數民族生活的情景? 2、           主奏樂器是什么? 3、           樂曲分幾個部分?

  課后反思

  學生能融入到樂曲的意境中,感受樂曲的情緒和表現內容。能區分出月琴和柳琴的音色。 在聽音樂想象生活場景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為音樂想象的場景也是很豐富,在教學中還應加上用自己創編的舞蹈動作表現聽音樂想象的生活場景,那樣會使同學的學習興趣更濃,也使課堂氣氛活躍。

  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設計1欣賞《北京的孩子逛北京》。2通過演唱歌曲和表現歌曲感受具有京味兒的音樂風格。3通過歌曲的欣賞,使學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氣息,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的情感

  教學方法設計

  音樂欣賞   談話法、交流創編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一、     創設情境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二、     自主探究1、          師生合作,學習熟悉新課,在音樂欣賞課中,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并引導學生由感性的欣賞過度到理性的欣賞,因此教師必須豐富欣賞課的課堂內容,用課堂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音樂,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能力。本課內容具有明顯的京劇風格,所以在教授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京劇的特點,并嘗試接近北京文化通過音樂欣賞法讓學生了解北京風土人情以及北京小朋友的生活,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四面八方的情感。另外在介紹北京的相關內容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并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學生的發言不全面,在談話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表達,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

  讓學生先掌握歌曲的歌詞,然后再學習整個歌曲,這樣能分解學習的難度,也變換了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更有興趣的學習一、創設情境 組織教學1、律動進教室(《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歌曲走進教室2、師生問好二、進入情境,欣賞歌曲生說說自己逛街的感受一起來到北京,和北京的孩子們一起逛北京。出示課題《北京的孩子逛北京》3、初聽歌曲:邊聽邊想,每個人對作品的感受。思考:歌曲中描繪了哪些北京的景觀?

  北京的名勝 小吃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三、     拓展練習京劇以“西皮”和“二黃”兩大聲腔組成,即所謂的“皮黃腔”。以這種主要腔調為基礎,再從板式,曲調伴奏等方面進行變化以求適應劇目演唱的需要,這類唱腔從體制,結構上講,與曲牌聯套體的音樂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是從板式的變化派生出的新的唱腔,所以被稱為板式變化體,簡稱“板腔體”。“西皮”跳進音程較多,整體音區偏高,其調式多以“宮”調式為主,因此,其旋律色調明亮、華麗、尖銳,用平緩節奏處理時,多表現明快、抒情的喜劇情節和愉悅的人物情緒。用輕快或強勁節奏處理時,多表現熱烈、激烈的戲劇場面和活潑、激動的人物情緒。相比之下,“二黃”則以級進音程為主,整體音區偏低,其調式多以“商”調式為主,其旋律的色調暗淡、凝重、平靜,節奏緩慢時,多用來表現壓抑的悲劇情節和憂郁的人物情緒;節奏強勁時,多表現壓抑、悲壯的戲劇場面和凄楚、悲憤的人物情

  引導學生感受京劇的特有風格和味道,并嘗試表現出這種風格。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多了解一些好的書上沒有的常識性知識,增加學生的積累,在提高學生音樂水平的基礎上擴展相關的知識,增加學生的積累。4、討論歌曲的情緒5、讓我們再次聆聽歌曲,請大家關注歌詞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及京劇德爾特點6、播放錄音,讓學生跟著錄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且朗讀第二、三段歌詞。7、:組織簡短的討論,讓學生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認為最聽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認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且說明原因。生:小組總結發言8、教師進行總結。9、我們一起來參觀一下北京。同時同學們還可以說說你知道的北京的名勝。讓我們大家共同分享。三、知識拓展描寫北京的歌曲關于北京的一些歌曲。《冰糖葫蘆》《北京的橋》……欣賞 四、課堂小結師:在這節課,我們跟著北京的孩子一起逛了北京,我們都知道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并且有很 濃厚的文化底蘊,在假期里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親自到北京逛一逛。

  板書設計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北京的標志性建筑:

  課后反思

《第一單元》教案 篇8

  一、乘除法

  單元教學內容p2~p14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知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初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能正確進行計算。

  3、經歷從實際情況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用乘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能力。

  4、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整十、整理、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積在100以內)的口算;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

  2、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口算。

  單元課時安排(9時)

  小樹有多少棵(1)

  數學內容:p2~p3

  數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課件、數學卡片。

  教學設計

  一、學前準備

  1、口算(課件出示)

  3×8=5×4=9×3=……

  2、口答(課件出示)

  3個十是多少?15個十呢?15個百呢?

  80里有幾個十?600里有幾個百?900里有幾個百?

  復習這兩道題是為本節課學生掌握新知識做鋪墊。

  二、探索新知

  1、點明課題,課件出示(主題圖)

  2、仔細觀察說一說你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4、試著解決所提問題:20×3=

  5、討論算法:

  方法一:20×3表示3個20相加,因為20+20+20=60,所以20×3=60;

  方法二:因為2×3=6,所以20×3=60。

  ……www.

  6、比一比哪種方法計算起來比較簡便?(師生交流)

  7、教師再提出問題: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先讓學生獨立列式并進行解答,然后在小組內與同伴交流。

  三、拓展應用(課件出示)

  1、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獨立完成,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課件出示,

  30×450×89×600

  40×560×7800×4

  指名學生口答,說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3、課件出示(結合生活情境圖解決問題)

  前兩問可讓學生先討論怎樣計算,然后再做,最后一問

  開放性,學生要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解答。

  四、數學游戲

  這部分知識先向學生說明游戲的規劃,并利用數字卡片演示游戲活動,讓學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進行游戲。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你認為怎樣口算比較方便?

  六、課后反思

  需要多少錢(2)

  數學內容:p4~p5

  知識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數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小芳和好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課件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圖,并把看到的說給大家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全班交流: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12×3=

  (2)師生探討交流計算方法

  方法一:12×3表示3個12相加,12+12+12=36,所以12×3=36;

  方法二:先把12分成10和2,再用10×3=30,2×3=6,30+6=36,所以12×3=36。

  ……

  (3)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1)讓每個學生獨立列出乘法算式,嘗試解決。

  (2)交流討論“15×3”的口算方式。

  5、比較“12×3”和“15×3”的區別,說一說它們計算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

  13×324×216×313×5

  31×334×224×415×3

  這道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

  2、課件出示(生活情境圖解決問題)

  這道題是進一步加深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并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

  3、思維訓練,課件出示(□里最填幾?)

  小組討論共同完成。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請舉例。

  五、課后反思

  練習一(3)

  教學內容:p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較熟練口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

  在能夠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口算卡片、課件。

  教學設計

  一、游戲導入

  “開火車”,教師用口算卡片在全班開火車做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乘一位的口算練習。

  指名學生說一說口算時是怎樣想的?

  二、基礎練習

  1、教材第6頁第1題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材第6頁第3題

  學生獨立思考填寫“<”“>”或“=”,

  組織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提高練習

  1、教材第6頁第2題

  (1)獨立理解題意并解答第一問。

  (2)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教材第6頁第4題

  獨立解決問題,組織學生對前三個問題進行匯報,說說是怎樣解決的。第四小題分小組進行討論,合作交流,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不同的購買方案。

  四、鞏固提高

  課件出示(情境圖,解決實際問題)。這道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集體訂正。

  五、小結

  說說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反思

  練習一(4)

  教學內容:p7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進一步對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

  解決綜合性較強的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

  1、課件出示

  40×320×46×3009×200

  13×312×517×325×3

  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并對優秀學生進行表揚。

  2、課件出示(p7第5題)

  指導學生完成,對困難學生鋪導。

  二、應用遷移

  1、教材第7頁第6題。

  尋找本題中提供的數學信息,學生說一說“3倍”“2倍”的含義,并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頁第7題。

  (1)引導學生了解題中的數學信息,明確題意。

  (2)小組討論交流:“怎樣檢查交來的錢數對不對”?

  (3)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三、拓展升華

  學會了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口算,我們還要積極運用它來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材第7頁第8題

  1、仔細觀圖,理解圖意。

  2、創設情境:求教師和同學們共80人去參觀入技館,怎樣租車合算?

  3、先做成表格,再共同研究租車方案。

  4、組織學生交流比較哪種方案劃算。

  四、思維訓練

  每件衣服12元,買3件衣服的錢可以買4條褲子,每條褲子多少錢?

  五、小結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還需要在什么地方改進?

  課后反思:

  參觀科技館(5)

  數學內容:p8~p9

  數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課件、算式卡片。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課件出示)

  1、口算12÷3=8÷4=……

  2、口答90里有幾個十?800里有幾個百?……

  這部分知識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好鋪墊

  二、探索新知

  1、點明課題,課件出示(例題)。

  2、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說說你的想法?

  3、學生列出“60÷2”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4、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方法多樣化)。

  方法一:因為2×30=60,所以60÷2=30。

  方法二:因為6÷2=3,所以60÷2=30。

  ……

  5、討論交流哪種方法簡便?

  6、練習(課件出示)

  40×270×360×4

  80÷2210÷3240÷4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三、拓展應用

  1、口算,課件出示

  60÷3240÷8120÷480÷2

  200÷5560÷7270÷9180÷6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抽幾道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課件出示(聯系生活實際圖、解決問題)

  要求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完成,交流算法。

  四、游戲“奪紅旗”

  開展“奪紅旗比賽的游戲”把題寫在卡片上以“小組接力”形式開展活動,計算得又快又正確的小組獲得優勝。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植樹(6)

  教學內容:p10~p11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課件出示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學校開展“我愛生命,我愛地球”植樹造林活動教師帶領同學們去植樹(出示課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新知

  1、觀察圖片,說說圖上的教師和同學在做什么?

  2、你從圖中獲取什么信息?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4、探索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方法一:因為12×3=36,所以36÷2=12。

  方法二:把36分成30+6,30÷3=10,6÷3=2,所以36÷3=12

  ……

  5、師生討論哪種方法簡便?

  三、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

  46÷2=96÷3=99÷3=48÷2=

  630÷9=100÷5=720÷8=160÷8=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交流算法。

  2、課件出示(聯系生活實際圖解決問題)

  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思維訓練

  課件出示(較有難度的解決問題圖)

  五、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課學了什么?自己學得怎樣?

  課后反思:

  練習二(7)

  教學內容:

  練習二“第1題—第5題”

  教學目的:

  1、鞏固所學的口算除法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

  2、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熟練口算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除法。

  教學準備: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設計:

  一、口算練習(出示口算卡片)

  40÷4=600÷3=930÷3=120÷4=

  28÷2=69÷3=84÷4=39÷3=

  學生搶答,并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引導學生說你發現了什么?)

  2、完成“練習二”第5題

  ①讀題后觀察這些算式的特點。

  ②先獨立完成,學生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三、應用遷移

  1、完成“練習二”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匯報交流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完成“練習二”第3題

  認真觀圖,理解題意,解決問題,最后交流。

  四、思維訓練

  出示課件(解決實際問題圖,學生討論完成)

  五、小結

  你覺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樣,你能解決那些實際問題嗎?

  課后反思:

  練習二(8)

  教學內容:練習二“6—8”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鞏固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復習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口算練習(課件出示)

  開展“開火車”口算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42÷2=36÷3=40÷4=80÷4=

  140÷7=240÷4=180÷9=810÷9=

  12÷6=30÷5=120÷4=360÷4=

  二、合作交流

  1、教材第13頁第7題:填表

  學生先獨立填表,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2、教材第13頁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說出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

  3、教材第13頁第9題

  要求學生觀圖,理解題意,獨立完成。

  匯報答案,共同探討。

  三、拓展練習

  課件出示(生活實際情境圖)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交流討論。

  3、師生研究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四、總結反思

  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內容進行回顧總結,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單元復習(9)

  教學內容:復習第一單元知識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的計算。

  2、經歷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

  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鞏固乘除法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乘除法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動物王國去觀看小動物們的精彩表演,想看必須過四關才能到達王國,你們有信心嗎?

  第一關:口算練習(課件出示)

  30×43×80012×315×3

  80÷2210÷348÷236÷3

  指名學生口答,并說一說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第二關:里能填幾?(課件出示)

  20×=800840÷=210

  40×=240250÷=50

  …………

  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2、說說計算時你運用什么方法?

  第三關:解決問題。(課件出示解決生活問題情境圖)

  1、引導學生觀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解答。)

  3、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這道題主要練習學生用所學的新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第四關:思維訓練(課件出示練習)

  1、引導學生認真觀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你覺得生活中哪些方面還應用到乘除法口算這部分知識?(學生自由發揮)

  二、小結。

  這節課多數同學都闖過四關,對口算乘除法這部分知識基本掌握,希望同學們今后再接再厲,努力學習。

《第一單元》教案 篇9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認真對待每次寫字,養成提筆就練字的習慣。

  2、學習“日積月累”,積累古詩《鹿柴》。

  教學過程

  板塊一書寫提示

  1、導入:我們在開始學寫字的時候,一定聽說過“字如其人”,字寫得好,別人看你的字就像看你一樣,寫得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怎樣養成好的寫字習慣。

  2、觀察課本插圖上的這段文字,想一想寫字時應當注意什么。

  3、指名學生說一說。

  內容提示

  觀察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重點觀察標點符號之間的距離。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

  內容提示

  (1)字的中心要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

  (2)字距保持一致,符號和字之間也要保持一定距離。

  (3)認真對待每次寫字,養成提筆就練字的習慣。

  5、小試身手。

  (1)根據總結的寫字注意事項,進行書寫,在落筆前想好下筆的地方,認真對待書寫。

  (2)同桌交換書寫作業,互相檢查,對不規范的漢字和筆畫用記號標出來。

  板塊二日積月累

  1、課題導入:古詩以其和諧的韻律、敏銳的洞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以及精煉的語言,博得了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將要再來學習一首古詩——王維的《鹿柴》。

  2、介紹作者。

  內容提示

  王維(701-761,一說699-761),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3、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閱讀提示

  (1)注意“柴”的讀音。

  (2)“苔”字讀第二聲。

  (3)理解“深林”的意思,將其與“森林”作比較,確保讀音正確。

  (1)教師范讀,學生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練讀。

  4、指導朗讀,感受朗讀節奏和停頓。

  閱讀提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5、理解想象。

  (1)理解詩中個別詞語的意思,如,“但”是“只”的意思,“聞”是“聽”的意思,“景”是夕陽返照的光,景通“影”。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想象這首詩給你怎樣一種感覺,你從這首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內容提示

  第一句直觀地寫出了山的空曠,第二句從聽覺角度,以輕微的人聲襯托出山林的安靜。第三句寫出了深山悠遠的感覺,第四句寫夕陽余暉照射在青苔上,更顯幽深。

  6、熟讀成誦。

  7、課堂小結:《鹿柴》這首詩出自王維萬年所著的《輞川集》,這是二十首中的其中一首,我們還可以去欣賞其余的19首,進一步領略王維詩作的優美。

  教學反思總結

  就語文園地內容而言,“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其中,每個固定保留的項目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而“書寫提示”“識字加油站”相機出現,由此看來,每個單元學習完之后的交流和積累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園地的教學除了要延續課文學習的內容知識,更要以生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學的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

  1、“交流平臺”讓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進行想象,說一說文章中所描寫的畫面。再找出有關句子進行品析,學習作者在文章中想出畫面、聽到聲音、聞到味道。“書寫提示”結合課本中給出的三點提示指導學生書寫。“日積月累”讓學生自讀詩句懂得大意。在初步感知后,可讓學生反復誦讀,直至背誦,還可通過抄寫,幫助記憶。

  2、“書寫提示”是新増的練習項目,字體范例內容是《觀潮》中的語段,最主要的是旁邊的提示,對于書寫的格式、標點符號、書寫態度都有明確要求,讓學生對于寫字要求更加明確。

  3、在“日積月累”的處理上,教師要做到放手讓學生自由誦讀,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樂趣。

  4、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力,開展自學。學生結成小組互相討論,互相解決難題,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増強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如何在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因為這也是每個園地學習遇到的共性問通,讓語文走向生活,并且與生活有機結合,這樣的機會需要老師帶領學生去創造。

《第一單元》教案 篇10

  牛津小學英語 3b第一單元教案博愛路小學 高潔3b第一單元第一課時一、       教學內容《牛津小學英語》3b第一單元第一課時二、       教學目標 1、  能聽懂、會說文具玩具類單詞a school bag, a crayon, a tape, a knife 2、  能聽懂、會說日常交際用語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由于本單元內容較多,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有一定困難,故作一定調整。三、四兩圖安排在第一教時,一二兩圖安排在第二教時。)   3、  能使用禮貌用語 excuse me.三、       教學重點1、能聽懂、會說文具玩具類單詞a school bag, a crayon, a tape, a knife 四、       教學難點1、能聽懂、會說文具玩具類單詞a school bag, a crayon, a tape, a knife 2、能聽懂、會說日常交際用語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excuse me.并獲得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要求讀音正確,語調自然。  五、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 本課的文具玩具圖片和實物若干。人物圖片(yang ling, gao shan.)及磁帶錄音機,教學掛圖。 六、       教學過程 step1. free talk: 1.師生用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互相問候。2.引導學生用 what's your name?互問姓名,練習“what's”。3. 出示本課的人物圖片,示范:this is yang ling. that's gao shan.出示水果類圖片, 引導學生用this is a...   that's a ... it's a...造句。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出示文具類圖片(pen, book等學過的單詞)       讓學生造句:this is a...  that's a... it's a...      2、 出示一只書包    t: what's this?       s: a bag.       t: it's a school bag.       出示單詞 a school bag 并領讀    s:跟讀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school bag.       出示詞組 in english 并領讀    s:跟讀    t:what's this in english?        s: 跟讀。    同法教其它文具類單詞(a crayon, a tape, a knife),并板書3、 t:(放一支蠟筆在講臺上,走遠一點)      what's that in english?                 s: it's a crayon.       幫助區分this, that 的用法。4、   某學生拿一物品在遠處         t: excuse me, . what’s that in english?        s: it's a...         t: thank you.        出示 excuse me 并領讀, 解釋其用法,表示打擾別人。     s:跟讀        重復對話,引出oh, i see.5、   出示本課所學的文具、玩具單詞,師生問答練習。          a: excuse me,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b: it's a ...          a: thank you./ oh, i see.    t:now,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 同桌操練句型。 step3 a short break    a game" magic ears”游戲規則:教師說本課單詞,不發出聲音,僅讓學生看口型,學生根據教師口型猜測是什么單詞。 step 4. learn to say 1、在黑板上寫出課題unit1 my school bag 并領讀2、出示本課掛圖。學生看圖聽課文錄音,并跟讀。3、戴人物頭飾,嘗試表演對話。 step5 consolidation 1、對話表演賽教師出示情景圖:一個中國小朋友向一外國小朋友請教各種物品用英語怎么說。并準備假發或頭飾。學生兩人討論設計對話。  step 6 homework 聽磁帶,跟錄音讀對話。 七、板書設計 unit 1 my school bag excuse me,  what’s that in english?       it's a...      ( a school bag, a crayon, a tape, a knife)                          thank you  / oh, i see.                                                              3b第一單元第二課時一、       教學內容《.牛津小學英語》3b第一單元第二課時二、       教學目標      1、  能聽懂、會說文具玩具類單詞 a storybook, a copybook, a stapler, a toy train 2、       能聽懂、會說日常交際用語 what’s this/ that  in/on…?  it’s…    3、  能使用禮貌用語 excuse me.三、       教學重點 1、       能聽懂、會說文具玩具類單詞  a storybook, a copybook, a stapler, a toy train四、       教學難點 1、       能聽懂、會說日常交際用語what’s this/ that in/on…?  it’s…    詢問某處的是什么東西。2、  能正確理解運用介詞in和on。五、       課前準備 1、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 本課的文具玩具圖片和實物若干。人物圖片(yang ling, gao shan.)磁帶及錄音機,教學掛圖。六、       教學過程 step1. free talk: 1.師生用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互相問候。 2.開火車問答游戲: a:excuse me,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 ...       what's this in english?  c: it's a ...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出示本課文具玩具類圖片    同桌對話練習:   a: excuse me,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 ...      a: thank you./ oh, i see.  2、 講臺上放一只書包    t: what's that on the desk?    s: it's a school bag.    出示詞組on--on the desk并領讀    t: what's in the school bag(故意露出故事書的一角)    s:故事書    t:出示 storybook          in--in the school bag 并領讀    s:跟讀    t:can you make some phrases?             eg; in the desk, on the book...        s:用on in造詞組練習。    t: what else are there in the school bag?  guess!    s:  猜測。    t : 出示新單詞 a copybook, a stapler, a toy train3、 t:(指一位學生的鉛筆盒)      what's in that in your pencil-box?     s: it's a ...     t: what's that on the desk?     s: it's a ...     t: can you ask me?         學生問老師回答。4、  t:(對一生)come here,  , what's that  on the desk?        s: it's a...         t: thank you.        出示 come here并領讀     s:跟讀        重復操練對話5、   出示本課所學的文具、玩具單詞,師生問答練習。          a: excuse me, what's this/ that in/ on the...?          b: it's a ...          a: thank you./ oh, i see.    t:now,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 同桌操練句型。 step3 a short break    a game" what's this in my school bag?'     游戲規則:同桌兩人游戲,一人將學過的物品藏入書包,另一人蒙眼觸摸,用句型“what's in my school bag?  it's a..."問答。 step 4. learn to say1、 出示本課1、2兩幅掛圖。生看圖聽課文錄音并跟讀。2、 戴人物頭飾,嘗試表演對話。 step 5 consolidation 1、對話表演賽 出示本課b部分掛圖,讓學生利用本課句型對話操練,教師可先與學生示范一組對話。 t: come here, .         what's that on the toy train? s1: it's a crayon. t: oh, i see. 其他學生同法操練。 step 6 homework 聽本課錄音a和b部分,跟讀單詞和課文。 七、 板書設計unit 1 my school bagcome here, . what’s this/ that in/ on the…?it’s a …thank you. ? oh, i see.   3b第一單元第三課時一、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牛津小學英語》3b第一單元第三課時二、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地聽、說、讀、寫字母 aa, bb。2、  能熟練掌握本單元所學 單詞a school bag, a crayon, a tape, a knife, a storybook, a copybook, a stapler, a toy train 3、       能較熟練地在情景中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禮貌用語和日常交際用語。 三、     教學重點1、  能綜合運用本單元學過的單詞、短語以及日常交際用語2、  能正確聽、說、讀、寫字母aa, bb。四、       教學難點1、  能正確理解、運用介詞in, on。五、       課前準備       1、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 本課的文具玩具圖片和實物若干。人物頭飾 及磁帶,錄音機, 教學掛圖。 教學準備安教師準備 一些表示水果 ,動物 ,文具的小圖片。六、       教學過程 step1. free talk: 1.師生用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互相問候。 2.開火車讀單詞:   游戲規則:教師出示各類學過的單詞圖片確,讓學生開火車朗讀或搶答。   step2. revision  1、出示一些含有介詞詞組的文具玩具類圖片(如:a knife , on the book)    同桌對話練習:   a:excuse me, what's that on the book?      b: it's a knife      a: thank you./ oh, i see.              多組操練 2、  t:(對一生)come here, ,what's that on the desk?        s: it's a...         t: thank you.        excusse me, .  what's that in the school bag?       s: it's a copybook.        t: oh, i see.        重復操練對話4、   出示本課所學的文具、玩具單詞,學生問答練習。          a: excuse me, what's this/ that in/ on the...?          b: it's a ...          a: thank you./ oh, i see.       t:now,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 同桌操練句型。 step3 a short break    enjoy a song " a b c song"學生聽英語歌曲, 教師可出示字母卡片,讓學生對字母形成初步印象。、 step 4. look and say 1、 出示本課look and say掛圖。        t: look at the pictures.             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and .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discuss with your deskmates, please.         s: 兩人一組對話練習。         t:  可先與一位學生示范對話。 2、對話表演賽 (出示人物頭飾, 請學生上講臺表演對話) step 5 look, read and write1、說明英語單詞都由二十六個字母組成。每個英語字母都有印刷體和手寫體兩種形式,且都有大小寫之分。2、出示字母卡片aa,bb示范發音,注意音素/ei//i:/讓學生看清口型,發準音。3、書寫:先讓學生認識四線三格,知道每個英語字母在四線三格中都有固定的位置。書寫時注意筆順正確。   教師示范書寫,邊講解,學生可采用空書的方法練習書寫。4、學生書寫練習。 step 6 homeworkcopy the letters a and b , two lines each.  七、 板書設計           unit 1 my school bag     (在以下四線三格內寫下字母a和b, 教師作好字母書寫示范)                                                                              3b第一單元第四課時一、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牛津小學英語》3b第一單元第四課時二、       教學目標      1、  能熟練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字母、單詞和短語。2、  能較熟練地在情景中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禮貌用語和日常交際用語。3、  繼續欣賞字母歌曲abc。(因為學生只學了2個字母,如教唱這首歌,不易正確發準字母音,故在本課時,教師可選擇市教研室編寫的《易捷兒童韻律英語》3a或3b上的歌謠及歌曲,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三、       教學重點1、  能綜合運用本單元學過的單詞、短語以及日常交際用語2、  能正確聽、說、讀、寫字母aa, bb。四、             教學難點1、  能正確理解、運用介詞in, on。五、       課前準備      1、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 本課的文具玩具圖片和實物若干。       情景圖片,磁帶,錄音機  ,教學掛圖。 六、       教學過程 step1. free talk: 1. 聽 abc song 2.a game" what's missing?"       游戲規則:教師出示本單元單詞圖片若干,快速抽去一張并問“what's missing?"學生搶答少了哪張。 step2. revision 1、a game             "guessing game "         猜單詞游戲:   游戲規則:教師出示單詞圖片的一部分,讓學生猜測是什么。     運用句型“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2、出示含有介詞詞組的投影片,如:a knife , on the book     同桌對話練習:   a:excuse me, what's that on the book?      b: it's a knife      a: thank you./ oh, i see.              多組操練3、t: (出示情景圖片,一個房間,內有各種物品)       s:   認真看圖, 看清楚位置關系。       t:  come here , .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       t:  thank you.          , what's that on the ...?       s : it's a .../       t: oh, i see.make dialogue like this , can you?       s: 兩人一組編對話。  上講臺表演對話。 step3 a short break learn a song 1、讓學生欣賞或跟學市教研室編寫的《易捷兒童韻律英語》3a或3b上的歌謠及歌曲。 必要時,教師可對其中的歌詞作適當的解釋。2、 跟唱,并配以動作。 step4 look, read and write 1、   a game" match game'     游戲規則:教師出示摳空的字母a、b的`大小寫,讓學生蒙眼睛上講臺,通過觸摸來`幫它們配對。2、 出示字母卡片, 朗讀練習,糾正發音。3、 學生空書練習。嘴巴讀,手在空中書寫。4、 書寫練習。 step 5 fun house 1. listen and circle先讓學生看圖,用what's this / that in english ?  it's a ,.. 句型來操練。然后聽錄音,圈圖片。2、 完成練習冊本課內容。 step 6 homeworkcopy the letters a and b , two lines each.

《第一單元》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2.過程與方法:感知藝術形象,學習運用描寫人物的手法;品味小說語言,領會諷刺藝術的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了解范進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及其作用;品味小說的語言,領略古代小說的諷刺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我國封建社會,要改變個人命運,大多數人只有憑借參加科舉考試,憑“四書五經”才能敲開仕途的大門。可惜有人中舉了,卻瘋了,他就是范進。今天,我們就借吳敬梓的眼睛,通過范進及其身邊人來感受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寫范進進學回家到中舉前的情況。

  第二部分(3~11段):寫范進中舉后情景。

  2.課文是怎樣描寫范進的喜極發瘋的過程?

  答案示例:范進喜極發瘋的過程可分作四層。

  第一層寫昏厥:用“看”“念”“拍”“笑”寫范進喜極的動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寫范進昏厥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中“噫’寫出驚喜過望的心情,說“好了”是因幾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實現,富貴榮華滾滾而來。

  第二層寫瘋跑:用“爬將起來”“拍著手大笑”“飛跑”這些動作描寫,寫足了范進的瘋勁,用重復的語言,寫狂喜的心情。

  第三層寫跌倒:用富有諷刺性的外貌描寫,寫范進一腳端在塘里的丑態,“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極其強烈的諷刺意味。

  第四層寫瘋走集上:“拍著笑著”的動作描寫,寫盡范進的瘋態。

  三、研讀分析

  1.課文寫范進的喜極而瘋說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在封建社會,讀書人一旦中舉,那就平步青云。范進末中舉前窮愁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后,即能吐盡幾十年的苦水悶氣,從此將身價百倍,富貴榮華。因此,這是范進夢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極而瘋。文章著重刻畫范進癲狂的丑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2.范進是本文著力刻畫的中心人物,試分析范進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范進是一個熱衷功名的'下層知識分子,大半生窮困潦倒,到54歲才考進秀才。他中舉之前,鄰里沒有周濟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視,岳父可以任意辱罵他。范進中了舉,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一旦改變就使他驚喜得發了瘋。那可憎可笑的瘋癲形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范進的喜瘋病被胡屠戶一罵一打治好后,他回憶瘋中的情景,別的都“昏昏沉沉”記不得,唯獨“記得是中的第七名”。

  3.范進中舉前后,周圍人對他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課文用什么手法寫出這些變化?

  答案示例:小說運用對比手法,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通過寫周圍人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范進未中舉前,家里斷糧有沒有鄉鄰來接濟。中舉后鄉鄰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只雞來的,范進瘋了都是眾鄰居來幫忙。表現了眾鄉鄰對權勢者或敬畏或滔媚,對不幸者冷酷無情,體現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4.文中多處引人發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用了什么藝術手法?

  答案示例:諷刺。本文的特色在于它的諷刺藝術。本文主要用了對比、夸張和細節描寫直接寫實三種諷刺的表現形式。

  (1)對比:范進中舉前后在貧富、哀樂、榮辱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在人物關系上是“冷”和“熱”的鮮明對比,以及范進本人從唯唯諾諾到圓滑世故的變化;

  (2)夸張:范進喜極而瘋,胡屠戶一巴掌居然能治瘋;

  (3)細節描寫直接寫實:白描式的細節描寫,如“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前后對比的細節描寫,如范進中舉前,胡屠戶離開范進家時“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范進中舉后,胡屠戶離開范進家“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地去了。”夸張性的細節描寫,如屠戶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彎不過來;對范進的細節描寫,賣雞時和發瘋時的表現,讓我們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態和畸形的心理。

  四、課堂小結

  本文著力刻畫了范進這個熱衷科舉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窮秀才范進中舉前后的生活經歷,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及其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

  本篇課文的核心在于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弊端,福建教師招考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對范進中舉前后的變化進行對比。

《第一單元》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點實詞。

  2.通過朗讀體會古詩文語言的音韻美,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

  教學重難點:

  體會古詩文的意境,加強對詩詞主旨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自由發言

  你們喜歡在田野中漫步嗎?你喜歡農村生活嗎?請談談你的理由。今天,我們來學習陶淵明的《飲酒》,看看他們農村生活是怎樣的。

  二、朗讀指導、自由朗讀

  1.放錄音,提要求:注意斷句及字的重音,正確把握作者的感情。

  2.請大家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3.提示重點詞句。

  (1)從詩中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可從生活的環境,詩人的表現等方面說明)

  (2)這一形象表現了他怎樣的志趣。

  3.教師提供詩人的簡介,詩的背景資料。

  4.指導背誦。

  三、小結轉引,學習《次北固山下》

  1.上面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飲酒》,這是一首田原詩的代表作,下面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繪了一副什么圖畫。

  2.介紹王灣的生平。補充介紹五言律詩的基本知識。

  四、點拔意境

  五、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兩首關于大自然的詩,由于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所抒發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卻都讓我們變得心胸開闊,恬適無欲。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情入境

  2.那么假如你正身處于異地,面對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聽音樂磁帶,借題發揮。

  3.即興創作秋季小詩。

  二、指導析讀賞析詩歌

  1.與《天凈沙》對比,學習其中的意境倉IJ作。(引出板書)

  2.介紹其背景情況,學生再讀古詩;體會那種身在異地斷腸人的心境,并試著背誦。

  3.放錄音,體會其中激烈緊張的氣氛。

  4.詩句導讀。

  5.結合分析,再讀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6.背誦《雁門太守行》和《天凈沙》。

  三、體味賞析自讀體味

  1.引語:秋天里的詩感情委婉曲折,熱烈奮進,但陽春三月,柔風吹拂的節,感受又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出示問題:

  (1)詩中寫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2)人們是如何來評價這個季節的?

  四、本課小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雁門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天凈沙》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第一單元》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國演義》和羅貫中,掌握課文資料和敘述順序。

  2、積累文言詞匯,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潛力。

  3、分析曹操和楊修的性格特征,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4、分析理解楊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

  5、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難點:

  探究楊修死因,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語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2、理清文章脈絡,能夠簡要概括事件要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音樂導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我們,仿佛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以前有過許多鮮活的面容,涌現出許多的人物。我們以前接觸過其中的兩位,一位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劉備。人們常說:三國看智,水滸看勇。三國有無數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運者,也有被埋沒甚至殘殺的不幸者,這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羅貫中的《楊修之死》,共同來關注楊修的命運,并能從楊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啟示。

  二、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用心防守,難以進取。“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學生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庖(páo)官主簿(bù)譖(zèn)綽(chāo)刀恃(shì)才放曠麾(huī)

  四、整體感知

  1、理清結構,復述故事要點。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楊修被曹操所殺。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記敘楊修和曹操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寫曹操兵敗班師。

  2、課文寫了楊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幾件事?在這些事中,楊修表現如何,曹操態度怎樣?

  ①破字忌;

  ②分酥惡;(楊修賣弄聰明)

  ③破夢愈惡;(楊修揭穿曹的心思)

  ④吳質事件愈惡;

  ⑤教植出門怒;

  ⑥教植作答已有殺心。(楊修參與曹的家事)

  3、你認為楊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由于楊修能夠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思考到留他在身邊終不免造成禍患,總想找一個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殺掉。

  二是楊修恃才放曠,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置軍紀于不顧,擾亂軍心,因此,他的被殺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楊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爭奪的斗爭之中,曹操為身后人的.安危思考必定會殺掉他的。

  4、你認為曹操殺楊修是否有理?

  有有理之處,也有無理之處。有理之處:楊修身為曹操的高級幕僚,不思幫忙軍隊度過難關,反而影響軍心,確實該殺。

  無理之處:一是曹操確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職責;二是處罰不公,斬殺了楊修,對自己的親戚卻沒有絲毫處罰。

  5、第二部分從記敘的順序看屬于哪一種?本部分與題目有什么關系?

  補敘目的在于說明楊修之死的深層原因,揭示楊修之死是曹、楊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6、課文第三部分資料與題目有什么關系?

  明確:意在證明楊修死前的分析和預見是十分正確的,活曹操輸給了死楊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殺楊修是忌才,“惑亂軍心”只是借口而已。

  7、曹操兵敗,卻又厚葬楊修,這是為什么?表現了曹操什么性格?

  曹操兵敗,證明了楊修預測的正確性,眾人對他殺楊修之舉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楊修,能夠堵住眾人之口,在眾人面前表現出知錯就改的舉動,以籠絡人心。這一舉動,表現了楊修陰險虛偽的性格。

  8、你如何評價楊修和曹操?從他們二人身上在為人處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獲?

  楊修:恃才放曠。曹操:陰險虛偽、狡詐猾。

  讓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只要答案合理,不強求一致。

  現代青少年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養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獨尊,狂妄自大的壞習慣。楊修的死因與他的心理障礙有關。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往往表現為:無法正確調整情緒,控制個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蕩不羈、孤傲自負……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當今這個提倡合作、團隊精神的社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教學小結

  透過這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三國》中楊修和曹操的性格特點,學習了透過典型事件刻畫人物的方法。明白了楊修的死因,也獲得了一些啟示,望大家能在楊修身上學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祝愿每個人都能擁有完美和諧的人際關系。

  六、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

  2、預習《范進中舉》。

《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第一單元》教案(精選19篇)

    第一單元    詩歌教學目的:1、結合創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的經驗,體味詩的意趣。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了解新詩歌的特點。...

  • 《第一單元》教案(精選18篇)

    第一單元    詩歌教學目的:1、結合創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的經驗,體味詩的意趣。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了解新詩歌的特點。...

  • 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5篇)

    第一單元    詩歌教學目的:1、結合創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的經驗,體味詩的意趣。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了解新詩歌的特點。...

  • 第一單元作文教案(通用15篇)

    第一單元    詩歌教學目的:1、結合創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的經驗,體味詩的意趣。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了解新詩歌的特點。...

  • 第一單元作文教案

    有感而發教學目標:1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平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2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作文,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范,整潔。教學重點:說自己想說的話,感情真摯。...

  • 第一單元教案

    第一單元    詩歌教學目的:1、結合創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的經驗,體味詩的意趣。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了解新詩歌的特點。...

  • 《堿金屬元素》教案(精選5篇)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堿金屬元素性質的異同,能夠用原子結構的初步知識來理解它們性質上的差異和遞變規律,為今后學習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礎。(2)了解焰色反應的操作及應用。...

  • 《我的信念》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 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其性格的聯系。2、 學習本文質樸、真誠的語言。3、感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學習她的科研精神.重點:1、 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其性格的聯系。...

  • 《開火車》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活動目標:1.學習一個跟著一個走。2.能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體驗集體活動樂趣。活動準備:1.場地上畫一個大圓。2.《>開火車音樂磁帶。活動進程:1.教師模仿火車的聲音,請幼兒辨別,引起游戲的興趣。2.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铠甲勇士52集免费观看 | 亚洲黄在线观看 | 亚洲ⅴ欧洲第一的日产AV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久久av | 91经典视频| 久久成熟|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www.色呦呦 | 91.九色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久久一级片视频 | 亚洲自拍偷拍综合网 | 亚洲在线日韩 | 国产精品毛片av999999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www.搞av.com |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 精品美女av | 国产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 | 97国产人成视频播放 | 久久久橹橹橹久久久久高清 | 色婷婷9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 东北老夫妇啪啪嗷嗷叫 | 国产在线视欧美亚综合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高潮了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操一操摸一摸 | 爆乳一丝丝不挂裸体大胸美女 | 数码宝贝第一部日语版 | 欧美激情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成人动漫 | 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岛国免费av | 粉嫩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97高清国语在线看免费观看 |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