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已經初讀了《我的戰友邱少云》(板書)一課,初步地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和大家一起仔細地閱讀課文,認識邱少云是怎樣一個人,他具有什么高尚品質和偉大精神。
〔提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
現在同學們先談一談對邱少云的初步認識好嗎?
〔引導學生直奔中心!
生:(齊聲地)好!
師:(表示滿意,示意舉手發言)。
生:邱少云是一個嚴守紀律的人。
生:他是一個嚴守紀律,不怕犧牲的人。
生:邱少云是一個自覺地嚴格遵守紀律,不惜犧牲自己的人。
師:都說得對,最后這位同學做了全面的概括,提出邱少云是自覺地嚴守紀律,不惜犧牲。很好,那么,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邱少云是這樣的人呢?
〔改變傳統的依照課文順序閱讀為變序閱讀,直奔中心。〕
生:從隱蔽情況可以看出。
生:從他在烈火中壯烈犧牲這一段也可以看出。
師:應該說從他在烈火中壯烈犧牲這一段更可以看出,對嗎?
生:對。
師:好,咱們先看邱少云是怎樣隱蔽的?誰能把這一段課文讀一下?
師:(舉手者中,指名一人讀。)
師:這位同學讀得非常好,我們聽著聽著好像身臨其境,親眼看到了邱少云和他的戰友們潛伏的情景。
師:同學們想一想,上級對這次隱蔽的要求(也就是隱蔽的紀律),是什么呢?
生:是不能讓敵人發現。
生:不能有一點兒聲音和一點點兒動作。
師:對,誰能用文中一個詞語概括?
生:“紋絲不動”。
生:“必須紋絲不動”。
師:對極了!凹y絲”是什么意思?
生:一點點兒。
生:一絲一毫。
師:那么“紋絲不動”就是——
生:(齊答)一點兒也不動,非這樣不可。
師:這,就是這次戰斗前的隱蔽紀律。
師:現在,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從這段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現邱少云自覺地嚴守隱蔽紀律的?找出這些語句來。
生:作者看到邱少云全身偽裝,隱蔽得更好,相隔這么近,我幾乎找不到他。
師:說得好。請問:“隱蔽得更好”是什么意思?
〔弄清了“隱蔽得更好”的意思,可以突出邱少云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生:就是隱蔽得特別好。
師:與誰比他隱蔽得特別好?
生:與我所看到的班長和幾個戰士相比。
師:那么,這個意思應該怎么說才完整?
生:句子中的“更”字,一是說班長和幾個戰士隱蔽得很好;二是說邱少云比他們隱蔽得還要好。
師:理解得很好,能抓住關鍵字詞,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句子意思,你真會動腦筋,很聰明!
生:前邊交代了邱少云離“我”不遠,這句話中又說“幾乎找不到他”,這說明邱少云“隱蔽得更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找”不是一眼就能看得見,而是“我”在草叢里看了一個時間才發現的。
生:我也贊成他的意見,我們平時找東西,不是馬上看到,而是經過仔細、認真地看才發現,這叫找!罢摇弊钟玫煤谩
師:同學們都很會動腦思考問題,我們學習課文,就應該這樣下功夫。
師:大家再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有這么嚴格的隱蔽紀律呢?
生:因為我軍離敵人前沿陣地非常近,稍微動一下,稍微有一點兒聲音都會被敵人發覺。
生:離敵人的前沿陣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見鐵絲網和胸墻,還可以看見地堡和火力點,甚至連敵人講話都聽得見。
生:敵人居高臨下,當然更容易發現,所以隱蔽的要求很嚴。
師:同學們講得非常好,很全面。正因為我軍離敵人非常近,所以對隱蔽的要求很高,在“紋絲不動”前邊又加了“必須”二字。邱少云為了戰斗的勝利,隱蔽得很好。這是從隱蔽情況看出邱少云是自覺地嚴守紀律的。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生:他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在烈火中一動不動。
師:好,我們默讀這段課文,然后具體地說說邱少云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是怎樣自覺地嚴守紀律的?
生:(默讀課文,情緒很好)
師:大家再聽我把第二段課文讀一遍。
師:聽我讀了這部分課文,你想些什么?
生:(爭先舉手,搶答:)邱少云太了不起了,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而他連動都沒動,連哼也沒哼一聲!他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
生:烈火在他身上燒了那么長時間,我覺得這太無法忍受了!而邱少云卻紋絲不動。
生:我們平時稍被火燒或熱水燙一下,就叫起來,甚至疼得直哭,而邱少云不但沒動,連哼一聲也沒有,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啊!
〔學生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設身處地地體會英雄的處境。很好。〕
生:他確實是一個嚴守戰斗紀律,不怕犧牲的英雄。
師:大家講得非常好!烈火燒身的劇痛,常人所不能忍受,而邱少云為了戰斗的勝利,卻忍受了,他的確是一個嚴守紀律,不怕犧牲的人!
師:看來大家已經明白課文主要表現邱少云嚴守紀律、不惜犧牲的高尚品質,為了表現邱少云的這種偉大精神和品質,作者還寫了自己復雜的內心活動,請看,“我”最擔心的是什么?
生:擔心這個年輕的戰士會突然跳起來。會突然叫起來。
師:作者擔心這個年輕的戰士會突然跳起來,他“跳起來了”嗎?
生:沒有,“他沒挪動一寸地方”。
師:他“叫起來了”嗎?
生:沒有,他“沒發出一聲呻吟”。
師:“我”的擔心也是必然的,因為邱少云太年輕了,又沒有經過長期的鍛煉,萬一出了意外,“我們整個班,我們身后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受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然而,邱少云的表現為“我”的擔心作了堅定的回答: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像千斤巨石一般,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有發出一聲呻吟!充分地表現了邱少云嚴守紀律,不惜犧牲的偉大精神。
〔這段總結性談話,可以使學生對英雄有個全面、完整、深刻的認識。)
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
吳天增老師運用“直奔中心”的教法,上了一節精彩的閱讀課[本課教學實錄]。課堂上,教學目標 集中,重點突出;教師引導得法,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學生思維活躍,既訓練了語言,又訓練了思想品德。
“直奔中心”,顧名思義,是引導學生直接奔向課文中心,站在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居高臨下地進行閱讀教學。這種教法是“變序閱讀”的一種形式。它改傳統地依照課文順序進行閱讀為根據課文特點,改變課文順序進行閱讀教學。這樣,可使教學目標 集中,重點突出,使學生深入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吳天增老師在她的《明確目標,直奔中心》的教學經驗里談到“閱讀重點段,挖掘中心思想”,這節課就是她的這一經驗的具體運用。
你看,她在初步談話時就提出,要和同學們一起閱讀課文,“認識邱少云是怎樣一個人,他具有什么高尚品質和偉大精神”,接著就引導同學們談一談對邱少云和初步認識(即嚴守紀律,不惜犧牲),徑直地把同學們引向課文中心。當然,這時候同學們對邱少云的認識還只能是初步的感性認識,必須通過語言文字的分析,才能使這種認識得到深化和提高。于是,吳老師采用結合上下文和學生生活實際的方法,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與課文中心關系最密切的第二自然段(隱蔽情況)和第七、八自然段(壯烈犧牲),通過對“紋絲不動”、“……隱蔽得更好……幾乎找不到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有發出一聲呻吟”等語句的具體分析理解,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邱少云雖然年輕,但他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而自覺地嚴格遵守紀律,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直至獻出年輕的生命,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戰士。
朗讀是吳老師得手的一“著”。這節課上,吳老師以及她的學生的朗讀,真把我們帶入了那種萬分危急和緊張的情境,使我們與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