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友邱少云(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寫法。通過”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處境;通過邱少云的外表描寫,理解邱少云的內心世界。
2.理解并掌握生字詞,會用“不但……還……甚至……”、“只要……就……”等關聯詞語和雙重否定句式造句。
3.通過本課教學,教育學生學習邱少云同志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嚴守紀律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難點
第三段是教學的重點。本文描寫的環境特殊,這決定了邱少云烈火燒身時, 不能說、 不能動。文章只能通過“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來突出邱少云的危險處境;通過邱少云的外表描寫來表現他的內心世界,理解這一寫作特點,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
教學過程
一、師述;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文章的條理。哪位同學用一句話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生答)文中哪一個詞最能突出地表現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直到壯烈犧牲的英雄行為?(生答)(板書;紋絲不動)
問:什么叫“紋絲不動”?(生答)
問:邱少云在哪些情況下做到了”紋絲不動”?請兩位同學朗讀第二、三段(2-3、4-8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拿筆把有關的句子作上記號。(生答)
分析: “比較”一詞說明了什么?
女生齊讀“不但……還……甚至……”句式,這一組層層遞進的關聯詞突出地說明了什么?(生答)師述:正是這種環境,要求潛伏的戰土必須做到紋絲不動。那么邱少云和他的戰友是怎樣做到的呢?(指名讀句子)
分析: “更好”在文中的具體表現是什么?(男生齊讀句子)
問:這一描寫說明了什么?(生答)(板書:嚴守紀律)
二、師述;潛伏到了中年時分,敵人似乎感到自己的前沿陣地不太安全,只好把看家的本領“火力警戒”拿出來了。有哪位同學知道“火力警戒”在課文中指什么?(生答)敵人除了打槍打炮,還使用了什么武器?請齊讀第五節第一句。
分析: “竟”用在這里說明了什么?(生答)
問:這種火力警戒給我軍潛伏部隊造成了什么危險和后果?請小組齊讀第五節。火迅速向四周擴展,文中用了一個詞來描寫,找出這個詞。
問:誰能用四個字概括邱少云當時的處境?(生答)
三、師述:邱少云身上的熊熊烈火有辦法撲滅嗎?能不能這樣做?請同學們默讀第六節,然后同桌互相說說。(指名講)
四、師述:有辦法撲滅邱少云身上的火,但卻不能這樣做。作為戰友的我,內心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看課文的第七節,叫老師朗讀,同學們思考。(出示思考題,指名讀)拿筆把重點詞句作上記號。
分析思考題:”這怎么忍受得了呢”句中的“這”指什么?(生答)
問:在這里,用反問句式起什么作用?
師述:所以,“我擔心……叫起來” “擔心”是不是不放心?(不是)請同學們回想一下,當你不小心被火或滾燙的東西燙了一下,你會怎樣傲?(生答)更何況邱少云還是一位年輕的戰士,經受的考驗并不多。
問:那么“我”為什么不敢朝他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呢?(生答)講“雙重否定句式、破折號”。(小組齊讀這個句子)
師述:學到這里,我看同學們的心都繃得緊緊的。請大家帶著與作者同樣的感情輕聲地朗讀這一節。注意朗讀時聲音須略帶顫抖,給人以忍著巨大的內心痛苦、含淚敘述之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師述:作者在為危難中的戰友擔憂,心里有說不出的悲憤苦痛。這種心情不僅表現了我和戰友邱少云之間的深厚感情,更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令人難以忍受的巨大痛苦。那么,邱少云是怎樣做的呢?請大家結合課文第八節再看圖,仔細觀察邱少云的外表神態。(生看圖說話)根據邱少云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的英雄行為,同學們想一想,他當時是怎樣想的?(生答)通過細致的外表描寫來展現邱少云的內心活動,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時學習和運用。(板書:外表內心)
師述:是的,正是這一崇高的內心境界支撐著他在烈火燒身時能做到紋絲不動。請同學們齊讀課文中的描寫。語氣要沉穩有力,速度稍慢,要充分表現作者被烈士的悲壯舉動所感動,內心激起的無限崇敬的感情。(生齊讀第八節)(板書:像……,一般為了…… 不挪動、沒呻吟)
問:這段中哪一個詞最準確地反映了邱少云忍受烈火燒身時的煎熬?(生答)
分析: “才”用在這里的意思。
師述:正是因為邱少云有這種崇高的內心境界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所以課文中稱他為“偉大的戰士”。(板書;偉大的戰士)
六、師述: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戰士們向敵人發起了猛攻,戰斗迅速取得了勝利。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注意這一段中的“才”字又說明了什么?(生答)
師述:讓我們永遠懷念這位英雄,更讓我們學習邱少云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嚴守紀律的革命精神。
七、作業 :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一兩處描寫邱少云外表的句子,寫出他的內心活動。
[教案述評]
湖北省嘉魚縣教委教研室 趙邦學
程飛燕老師是湖北省咸寧地區的教壇新秀,以上《我的戰友邱少云》的教案是她1995年參加咸寧地區第五屆小學語文優質課競賽獲獎的教案。
教案按照語文學科工具性和思想性辯證統一的原則,課堂上教學目標 集中,重點突出,訓練有序;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推文入情,深刻理解課文。其主要特點是:
1.抓住重點,讀思結合。這節課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進行語盲和思維訓練。首先扣住“紋絲不動”理解并弄清邱少云在什么情況下做到“紋絲不動”。接著指導學生理解“不但……還……甚至”層層遞進的關聯詞,讓學生體驗當時潛伏部隊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艱難困苦。然后要求學生用四個字的詞語概括當時的處境。在抓重點句子方面,教者緊緊抓住第七自然段中“這怎么忍受得了呢”聯系上下文指導學生思考議讀,并結合理解“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但是忍不住不看”這個雙重否定句式。一方面眼巴巴地看著戰友被燒而心如刀絞,另一方面又擔心這個事關重大的潛伏任務作戰計劃能不能完成。讓學生理解“我”極為痛苦矛盾的心情,理解邱少云忍受著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從而讓學生懂得邱少云為什么任憑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的精神力量,在學生的心目中建起一座“偉大戰士”的不朽豐碑。
2.指導朗讀,體驗情感。程老師的朗讀與指導以及她的學生的朗讀,把評委們帶入了那種萬分危急和緊張的情境,使我們與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
另一個特點是緊扣外表和內心,培養閱讀能力。教者根據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即外表和內心的要求,在本課時教學中予以充分的體現。如教者引導學生看圖,仔細觀察,啟發想象:邱少云的外表神態及通過外表的描寫展現他內心的什么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