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反思
《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感人至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但是由于時代背景的差異,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浮于表面,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偉大,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呢?這一問題以成為此課教學的中心難點。在教學設計時,我特別注重情境的創設。首先,教師要有激情,以情感人,以情動情。從課堂教學伊始到裸堂結束,老師始終飽含看對英雄的崇敬之情。通過生動的教學語言,繪聲繪色的范讀,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情境,他們仿佛已身臨其境,目睹了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對邱少云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已油然而生。
其次,恰當地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強烈的視聽效果,縮短了時空的距離,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處境的萬分危急,以及邱少云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紋絲不動的壯舉。課上,在學生理解邱少云在烈火中仍然嚴守紀律的基礎上,把握最佳時機,播放邱少云烈火燒身卻一動也不動的感人情景,再現那感人肺腑的時刻。當學生們親眼目睹那肆虐的大火吞噬看邱少云的身體戰士們那焦慮、痛苦的表情以及英雄那堅毅的神情陷入土里的十指的時候,每一個同學都被邱少云嚴守紀律,為了革命不惜獻出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的崇高精神所深深地感動。每一個鏡頭都在緊緊地牽動著每一位同學的心,深深地震撼著他們的心靈。此時教師抓住這一契機,讓同學們懷著對英雄邱少云的敬佩之情放聲朗讀。這時,同學們動情的朗讀,飽含著他們對英雄無比崇敬之請。尤其是當同學們隨著佯奏帶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時,同學們仿佛就是邱少云戰友,懷著為邱少云報仇的心情,沖向“319”高地。教室里,激動人心的喊殺聲,激烈的槍炮聲和飽含激情的讀書聲融為一體,把整個教學氣氛推向高潮。從而達到了教師、學生、作者、編者心心相通,情感共鳴。
在教學中,我還非常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上,學生通過討論、讀書、批劃等多種形式,自主地學習。教學時以讀為本,通過默讀、輪讀、引讀、范讀、齊讀等形式多樣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深入地挖掘語言文字,品析重點詞句,從而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地體會人物的崇高精神。以讀促情,以讀促理解,使師生情感互動,充分發揮“讀”的作用和功能。也就是說課文內容是學生讀懂的,是他們自主學習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