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的《我的戰友邱少云》課堂實錄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崧舟老師在河南商業學校作了一節語文展示課,現將他的課堂實錄傳上,供大家學習借鑒。生:老師好。(彎腰鞠躬)
師:同學們真精神。
師:看老師寫課題。(我的戰友邱少云)
師:在偉大的抗美援朝的戰斗中,有無數的先烈長眠在朝鮮的國土上,在這些烈士中就有這么一位,請同學們深情地來呼喚他一遍。(指黑板)
生:我的戰友邱少云。
師:請再自豪地喊一聲。
生:我的戰友邱少云。
師:文章寫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讀不準的音,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書,師巡視。
師:看同學們讀得這么認真,這么投入,說明同學們有很好的讀書習慣,也說明邱少云的事跡深深感動了大家。下面咱們來交流交流,課文中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
生:“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沒發出一聲呻吟。”
師:你讀到這個地方時,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感到邱少云特別偉大。
師:哪位同學有被水或火燙傷過?你當時有什么感覺?
生:馬上縮回去。
生:不敢再伸手,感到火辣辣的疼。
師:我們被火或水燙一下,就受不了了,那么我們可以知道邱少云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呀!誰再來說。
生:“我的心繃得緊緊的……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師:你是怎么想的?讀這段話時,你的心情如何?
生:情緒高漲。
師:繼續找。
生:“我們趴在地上必須紋絲不動……都可能被敵人發覺。”
師:你讀到這個地方,你感覺到了一種什么氣氛?
生:非常激烈。
師:剛才我們才讀了一遍,就對邱少云有了這么深的了解,但這樣學語文還不行,還要深入到課文中的字里行間,一個詞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一個標點,去認真揣摩、體會。你覺得課文中哪個詞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輝形象,把這個詞圈出來。
生再讀書,師巡視。
讓圈出詞的同學將詞寫在黑板上。
第一個學生:千斤巨石。
第二個學生:沒挪動一寸地方。
第三個學生:沒發出一聲呻吟。
第四個學生:紋絲不動。
第五個學生:一動也不動。
第六個學生:紋絲不動。
師:同學們抬起頭,齊讀這個詞。(師指著“紋絲不動”)
怎么讀才能讀出這個詞的感覺,(學生讀時提醒)再讀,輕點,再輕點。
師:“沒挪動一寸地方”其實就是紋絲不動,“千斤巨石、沒發出一聲呻吟、一動也不動”也是——生:紋絲不動。
師:請大家再來默讀,看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紋絲不動”的?
師巡視。
師:剛才發現有些同學在書上畫了一個地方,有些畫了兩個地方,還有的畫了三個、四個、五個地方的,看來我們可以從不同地方,不同的方式來讀懂紋絲不動的,下面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我發現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都可能被敵人發覺。”
師: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說不出來。
師:這位同學是從原因的方面讀懂了紋絲不動的?(板書:原因)請大家再來讀讀這幾句話。
再找一名學生讀。
師:讀得很流利,但我們學語文光有理解,沒有感受不行,沒有感情更沒有。你能再來讀讀嗎?
生再讀。
師:你想通過讀告訴大家一種什么感受?
生:隱蔽性高。
師:你能不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你再試一次,好嗎?
生又高聲讀了一遍。(已是第三遍了)
師:你覺得讀得越高越響,就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誰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找一生讀。
師:他讀得緊張得都哽咽了。
再找一生讀。
師:就是這種感覺。
生齊讀。
師:咱們繼續交流,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紋絲不動的?
生:“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邊不遠的邱少云……我幾乎找不到他。”
師:王老師發現他是從表現這個角度來說紋絲不動的。(板書:表現)
師:繼續。
生:“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沒發出一聲呻吟。”
師:王老師發現他是從結果這個角度來說紋絲不動的。(板書:結果)
師:自己來讀讀剛才找的這段話。這段中每個詞,每句話,甚至每個標點都在刻劃邱少云被烈火燒時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生1:鐵的紀律。
生2: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生3:痛苦。
師:讀這段話你覺得哪些詞應該突出,以表現邱少云的光輝形象,自己試著讀一讀。
生再讀。
指名讀,生讀得很有感情。
師:你真讀懂了。
師:戰斗結束了,指戰員、其他志愿軍戰士、戰地記者、志愿軍首長都來采訪你,邱少云的戰友,你怎樣告訴他們,請你再來讀讀這段話。
生再讀。
師:你們推選一位,通過他的讀能打動每一位戰士,以及首長和記者。
被推選的學生上臺讀。
師:你還從什么別的地方讀懂了紋絲不動?
生:“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覺……計劃就全部落空了。”
師: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從后果的角度來體會“紋絲不動”的?(板書:后果)
師:如果被敵人發覺,還會奪下“391”高地嗎?(生:不能)整個戰線還能向南推進嗎?(生:不能)抗美援朝還能取得勝利嗎?(生:不能)
師: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會怎么讀這幾句話?
生練讀。指名讀。
生1讀。師:這是位年輕的邱少云。
生2讀。師: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讀。師:這才是位真正認識到嚴重后果的邱少云。
生齊讀這段話。
師:這是驚天動地的“紋絲不動”,這是氣壯山河的“紋絲不動”,這是為了勝利甘愿犧牲自己的“紋絲不動”,“紋絲不動”是邱少云的光輝形象,是邱少云的偉大壯舉。
下課。
第二課時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再接再厲。
師:邱少云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的光輝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里。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看看課文稱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樣的英雄?
生:偉大。(板書:偉大)
生:年輕。(板書:年輕)
師:你知道年輕這個詞在課文中意味著什么嗎?
生:歲數很小,犧牲太早了。
師:還意味著什么?
生:還意味著意志可能不堅定。
師:那么這個年輕的戰士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稱為偉大的戰士呢?請放下課本,聽老師讀一段課文。
師范讀第7、8兩段課文。
師:感動了嗎?感動不如心動,心動不如行動,像王老師一樣讀讀,把你的這種感動讀出來。
生讀。
師:此時此刻,你在讀這段話時,你感覺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不斷地翻滾,不斷地起伏。請你再讀一遍。
生讀。
師:這段話中你有沒有一種特別地感動,有沒有想流淚的地方。再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感情。
生讀。
師:這一段話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在哪兒,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
師:為什么這一段特別令你感動?
師:“我的心像刀絞一般”,刀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師:你們看到過攪拌機沒有?就像刀刺進去在絞一樣。真的有刀刺進去嗎?
生:沒有。
師:那是什么讓我感受到像在“刀絞”?放開聲音再讀,是什么像刀在絞“我”的心?
生:邱少云身上的火。
師:燒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燒在我身上一樣,像刀絞一般,找一找刀絞的感覺,再讀一讀。
指名讀。
師:他才二十一歲啊,此時此刻,戰友的緊張也就是我們的緊張,戰友的擔心也就是我們的擔心,戰友的矛盾也就是我們的矛盾,戰友的痛苦也就是我們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擇,牽動著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撩撥著我們每一個同學的情呀!再來讀。
師:我們這樣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為了整個班,為了……”
師:找一找邱少云與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讀讀。
生1:都是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生2:不管怎么燒,他們都一動也不動。
生3:都沒發出一聲呻吟。
師:對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樣,他們都不怕烈火焚燒,都不會挪動一寸地方,都不會發出一聲呻吟。但是,請同學們注意千斤巨石是沒有生命的呀!而我們的邱少云,他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啊!一個人在烈火燒身的時候,怎么能夠忍受這樣的痛苦啊?再讀這句話。
師:此時被烈火燒身是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呀,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著他,支持著他呢,看書,讀。
生:為了整個班,為了……
師:此時的邱少云,是多么需要力量,需要精神的支持呀。來,我們給他以力量。女同學讀第一個為了,男同學讀第二個為了,全班讀第三個為了。
師:正是在這種精神,這種力量的支撐下,五分鐘過去了……(讓學生接)十分鐘過去了……(讓學生接)二十分鐘過去了……(讓學生接),半個小時過去了……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戰士,多么英勇的戰士,多么偉大的戰士。
師:你覺得怎么讀能表現你對英雄的無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來讀。
生自由讀。
再齊讀。(用我們的聲音,用我們的感情,把對英雄的崇敬心情讀出來。)
師:一個邱少云倒下去,千萬個邱少云站起來了。“黃昏時分……”讀。
師: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只有二十分鐘,這勝利是由誰的生命換來的?
生齊答。
師:戰斗就這樣結束了。邱少云的戰友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時用過的鐵錘和鋼釬,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寫了一句紀念他的碑文。同學們,此時此刻,假如你也是潛伏部隊中的一員,你也親眼目睹了這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一幕,你會寫一句怎樣的碑文來紀念、來歌頌這位年輕而偉大的戰士?
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
師:看大屏幕。同學們,這就是邱少云的戰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動寫照,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精神的生動寫照,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讓我們一起,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讀這句碑文!
師:同學們,讓我們用深情的語氣來讀讀這句碑文。
生讀。
師:讓我們用自豪的語氣來讀讀這句碑文。
生讀。
師:同學們,有了這種精神的軍隊是偉大而不可戰勝的!有了這種精神的民族是偉大而不可戰勝的!老師相信,這句碑文,一定會世代相傳!這種精神,一定會永放光彩!
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