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案例(2)
金屬現象化學方程式鎂 mg+2hcl==mgcl2+h2↑鋅 zn+2hcl==zncl+h2↑鐵 fe+2hcl==fecl2+h2↑銅不反應
b組:金屬與稀硫酸反應金屬現象化學方程式鎂 mg+h2so4==mgso4+h2↑鋅 zn+h2so4==znso4+h2↑鐵 fe+h2so4==feso4+h2↑銅不反應
[生]甲:鎂、鋅、鐵可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2,銅不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乙: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丙:鎂、鋅、鐵與稀硫酸反應時的劇烈程度不同。鎂反應最劇烈,其次是鋅,然后是鐵。丁:與酸反應時,能生成h2的金屬活動性強,否則,就較弱。[思考回答]金屬的活動性順序:mg>zn>fe>cu[觀察思考]這幾個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它們屬于那種基本反應類型呢?[學生討論后回答]這些反應的特點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其特點不同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回憶并寫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并填寫表格]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溶液藍色變淺,鋁絲上附著一層紅色固體2al+3cuo4=al(so4)3+3cu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銅絲上附有白色固體,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cu+2agno3=cu(no3)2+2ag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無明顯現象
[答]實驗1說明鋁的活動性強于銅。實驗2說明銅的活動性強于銀。實驗3說明銅的活動性弱于鋁。[思考回答]金屬的活動性順序:al>cu>ag[答案](1)(3)不反應;(2)(4)反應,且均為置換反應,化學方程式略。[思考答案]:1、因波爾多液中的硫酸銅要與鐵反應:cuso4+fe==feso4+cu,從而腐蝕鐵制容器;[思考回答]:1、“真金不怕火煉”,用火燒一下,變黑的為黃銅,不變色的為黃金。2、能更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為黃銅,不反應的為黃金3、黃銅與黃金的密度不同,測一下它們的密度即可區別。4、黃銅與黃金的硬度不同,把它們互相刻畫,硬度大的為黃銅,小的為黃金……引入新課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對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有更深刻的印象;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學會正確描述現象通過分析現象得出結論,鞏固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通過小結,使學生對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認識系統化使學生認識到共性中存在個性,開始引導學生體會到金屬間存在活動性的差異。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講解,學生初步認識到金屬活動性不同。在教師的分析之后,學生總結出這幾種金屬的活潑性聯系生活實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待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用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學會探究;通過實驗,更直觀地獲取信息,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實驗,鞏固學生的實驗操作。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匯報的機會。提高學生把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對比、總結歸納的能力。充分利用課本資源,該圖惟妙惟肖地表現了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通過小結,使學生系統掌握金屬與酸反應的知識。進一步比較金屬的活動性。通過觀察分析,認識到置換反應的特點,掌握置換反應這個基本的反應類型。設懸念,引導學生思考溫故而知新,為金屬與鹽的反應做鋪墊學生認識水平有限,先把這個結論給出,以便進一步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這個實驗現象明顯,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輕松地掌握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每個小組派學生代表回答匯報。提高學生把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對比、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小節,把金屬與鹽反應的知識系統化輕松得出結論經過探究和討論,得出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自然而然,順利突破難點,學生體會到獲得知識的喜悅系統地介紹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運用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地判斷能利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把化學運用到生活中來,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分析能力。小結本課內容,知道本課的內容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