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復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金屬的一些重要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
通過比較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構建出與金屬材料相關聯的知識體系。
3.情感目標
激勵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在探究活動中增進合作、增進友誼。并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學科不是孤立的,它影響到方方面面,我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化學。
二、教學要點
1.金屬的化學性質
2.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解題思路
三、教學流程四、教學過程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金屬和金屬材料,這部分內容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系。現在我們一起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
首先請同學們獨立完成學案上的“自我診斷”。
生:參照“自我診斷”,測評自己對復習目標的達成度。對于出現的疑問,采取看書或小組內交流的形式解決。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回顧教材內容,從知識、技能、方法等方面搞好自我排查,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
師(出示一根鐵絲和銅絲):你能區別開鐵絲和銅絲嗎?你是利用了它們的什么性質把它們區別開的?
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選派代表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發散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的能力。)
師(提出問題):相同質量的金屬鎂和鋅分別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你能用圖象表示該反應的情況嗎(橫坐標表示的是稀硫酸的質量,縱坐標表示的是氫氣的質量)?
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完成任務,并將結論填寫在學案上。
師(實物投影學生完成的任務):引導學生總結曲線的斜率和高度分別是由什么決定的。
(設計意圖:通過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意識到及時總結解題規律的重要性。)
師:通過剛才的系統復習,請同學們嘗試總結本單元的知識網絡,并將其寫在學案上。
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完成任務,小組選代表到黑板前展示本組完成的知識網絡,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其他學生答疑、補充、評價。
(設計意圖:解決各組的疑難問題,生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的展示交流與思辨能力。)
師:請同學們打開學案,完成“知能應用”中的內容。
生:自主解答后組內交流(或者班內展示),解決做題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設計意圖:使所學知識得以強化,特別是解決生活、社會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做到“從化學走向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解題方法和思路及涉及的知識點,并進一步提升為這一類問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師:發放達標測試題,實施達標測試。
生: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并將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拿到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討論、解決。并根據各自的課堂表現,對自己從知識與技能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復習效率等方面進行評價,找出優缺點,有利于改進今后的復習。
(設計意圖:從三維目標考慮,知識與能力方面的達標主要以測試的形式進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主要通過自評或他評完成。具體評價要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合作交流、展示表現等方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