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人教九上)
教學過程
教學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
設
情
景
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燃料的信息,觀看網上有關天然氣的新聞報道,回顧廣州能源變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入新課。燃料與我們的生活及發展有密切的關系,那么生活中我們燃燒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觀看投影
思考問題
聯系生活
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導入新課,使學生快速進入興奮狀態,為下面的科學猜想和探究做好準備。
聯
系
生
活
引
入
課
題
播放生活中的圖片,設問:
1、 家庭中炒菜、做飯、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使用什么燃料?
3、
4、 煉鋼廠、熱點廠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配以多媒體播放煤、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
邊看邊聯系已有生活經驗,思考:
柴、煤、煤氣…
汽油、柴油…
煤
閱讀教材,觀看錄象,回答問題。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
使學生聯系生活,關心生活從已有的經驗入手,引出新知識,強調在學習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知道燃料的種類、化石燃料的形成過程和用途。
指
導
閱
讀
閱讀課本132-133頁,思考并歸納:煤、石油的成分或組成?
小組討論交流,派代表回答;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自學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
創
設
情
景
知
識
拓
展
1、煤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產物有哪些?
3、煤分解這個過程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
播放錄象:煤的用途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象
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氣
3、 化學變化,因為反應前是碳,反應后生成新物質:焦碳、煤焦油、煤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嗎?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為什么?
3、石油是根據什么原理進行煉制的?
播放錄象:石油的用途
介紹石油的用途。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象
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1、不可以,因為這樣會浪費資源,不經濟,不科學,應該綜合利用。
2、混合物,因為其中含有多種成分。
3、根據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來分離,是物理變化。
讓學生說出石油煉制的各產品與其用途用。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
過渡
投影圖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燒
引出天然氣
讓學生知道: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實
驗
探
究
實驗7-4:
甲烷中含有那些元素?
步驟
現象
結論
結論:
學生通過觀看演示實驗填寫書本上的表格
學生歸納:產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說明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學會尋找物質間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思維。
拓展
介紹沼氣和沼氣的運用
以及“可燃冰”
觀看錄象
聽講
分
析
估
算
加
深
理
解
指導閱讀表7-3
分析課本表7-3,估算出我國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畫出柱狀圖
設問:
使用化石燃料有什么優缺點?從煤、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談談你對化石燃料名稱中“化石”含義的理解。 從中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