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要點及練習題
第二講 我們周圍的空氣
1、空氣的組成
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氣是寶貴的資源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護氣等;氧氣比較活潑,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氣焊練鋼等;稀有氣體,很不活潑,用作保護氣,電光源等。
3、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加壓、降溫后可變成淡藍色液體或淡藍色雪花狀固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2)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化學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劑。
4、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實驗藥品:暗紫色的高錳酸鉀(固體)或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的混合物。
(2)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
(3)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4)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
(5)驗證: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瓶內是氧氣。
(6)注意事項:①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進入導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后熄滅酒精燈,以防水的倒流。
5、物質的分類(混合物、純凈物)
6、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顏色、氣味、導電性、導熱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學性質: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穩定性等
7、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或化學反應)
(1)本質區別:宏觀,是否生成新的物質。微觀,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變化時,分子是否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a+b+……=c
分解反應:d=a+b+……
練習題:
1、目前,我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檢測項目中不包括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總懸浮顆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其中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
a、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 b、汽油揮發、動物的呼吸作用
c、剩飯變餿、鐵鍋生銹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成為農作物養料,這種氣體是( )
a、氨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氧氣
4、在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看出,造成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環境綠化不好,粉塵到處飛揚 b、生活和生產中燃燒煤炭
c、工業生產排放廢水 d、機動車排放尾氣
5、某同學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方法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硫在氧氣中燃燒 d、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6、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清新的空氣 b、無色透明的雪碧飲料 c、蒸餾水 d、牛奶
7、“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轉入期望的產品中,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符合“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的是( )
a、分解反應 b、置換反應 c、復分解反應 d、化合反應
8、對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和放出熱量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氣味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