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言
[討論]:判斷一個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應依據什么?
[練習]:口答課本第5頁習題1、2。
[講解]:通過四個實驗.我們知道水沸騰時能變成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又能凝結成小水滴,膽礬是藍色的晶體,鎂帶在空氣中能燃燒,堿式碳酸銅受熱能轉化成三種物質,這些都是物質本身特有的屬性,即物質的性質,引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
[板書]:三.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沸點、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熱穩定性、氧化性等。
[討論]:判斷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a.銅綠受熱時會分解;
b.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氧化鎂;
d.氧氣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氣重;
e.木棒受力折斷。
[板書]:四.為什么要學習化學?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第3、4頁內容,討論:為什么要學習化學?閱讀課本第4頁內容,了解化學工業的過去與現狀。
[板書]:五.如何學好初中化學?
注意學習化學的方法(抓好預習、聽講、復習、作業四個環節),重視并做好化學實驗。
1.預習指導:做到初步了解重點、難點、劃出不懂的問題。
2.聽講:邊聽、邊觀察、邊思維、邊記憶,爭取在課堂學會。
3.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四)總結、擴展
區別一種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關鍵(依據)是看在變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物理變化只是物質的狀態或外形發生改變,沒有生成其他物質;而發生化學變化的特征是在變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質。
四.布置作業
復習課本1—4頁,劃出概念和記憶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