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的制取教案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知識泊遷移能力。
認識物質的性質與制法的關系。
【問題】給試管中固體加熱應如何操作?為什么?
【問題】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如何操作?為什么?
【問題】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操作?
答:(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試管。
(2)試管夾應夾持試管中上部。
(3)導管伸入試管內要短。
(4)先均勻加熱,再將火焰固定在約品處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完畢時,應先從水中取出導管再停止加熱,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試管。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應伸入到接近瓶底。
培養正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
了解物質的性質與實驗操作的關系。
【問題】用排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驗滿?
【問題】如何檢驗氧氣?
【板書】 3.操作要求
4.驗滿方法
5.檢驗方法
答: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驗滿。
答: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中檢驗。
記錄并加深理解。
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理解。
【問題】實驗室制取氧氣屬于什么變化?這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特征?與化合反應有什么區別?
【板書】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
【課后小結】通過本節學習初步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要求;了解工業制取氧氣的原理;理解分解反應。
答:實驗室制取氧氣屬于化學變化,這兩個反應都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幾種不同物質的反應。它與化合反應不同,化合反應是幾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做練習二。
回憶實驗室制氧氣的反應原理和主要操作,了解工業制氧氣的原理。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的思維能力。通過對比兩個反應,得出正確結論。
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加深理解。
明確本節知識內容及要求。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4)
獨立完成檢測題
及時反饋
附1:課堂練習一
1.下列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
(a)二氧化錳 (b)氯酸鉀 (c)空氣 (d)氧化鎂
2.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點 (b)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氣體
(c)用鼻子去嗅氣味 (d)用天平稱量
3.下列有關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氯酸鉀受熱熔化后,也不放出氧氣
(b)要使氯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必須加入二氧化錳
(c)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保持不變
(d)二氧化錳是一切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4.同時加熱下列物質,最易放出氧氣的是( )
(a)純凈的氯酸鉀 (b)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c)純凈的二氧化錳 (d)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附2:課堂練習二
5.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
6.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a)加熱固體藥品前 (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
(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
7.下列變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c)蠟燭燃燒 (d)粗鹽提純
8.實驗室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所用主要儀器名稱是: 、 、 、 、 。
9.實驗室制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加熱至氣體不再產生,試管內固體剩作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