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xx中考化學實驗題答卷分析
實驗題21題的平均分約是4.5,22題的平均分是約3.2,兩題的滿分百分比約為15%,學生的答題情況如下
一、基礎知識顯薄弱
1.常見的化學儀器不認識
酒精燈:寫成“燒杯”、“量筒”、“酒精瓶”、“酒精臺”。另外錯別字的情況非常嚴重,酒寫成“灑”,精寫成“清”、“晶”……
2.基本實驗操作不熟練
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在選擇上把握不好,濃硫酸做干燥劑時氣體的進氣口找不準。
3.常見酸堿鹽的用途、性質混淆不清
液體干燥劑應選“濃硫酸”,學生的回答有“氫氧化鈉”、“氧化鈣”或者是“氫氧化鈉溶液”,還有的錯誤是“二氧化錳”、“過氧化氫溶液” ……
氫氧化鈉在空氣變質的產物不知道是碳酸鈉,這就體現出學生二氧化碳與堿的反應沒能很好的掌握,所以學生就找不到哪種物質可以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二、不能靈活、規范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
1.化學用語不規范,元素符號中的大小寫不分,化學式中的小數字寫得過大
2.實驗現象描述不規范,如“沒有明顯的現象”寫成“原來的樣子”、“溶液不變”、“溶液沒發生反應” ……
三、思維不靈活,綜合能力較弱
22題中現象b應是“沒有氣泡產生”氫氧化鈉不變質,可以依據現象a有氣泡產生氫氧化鈉變質來解決問題的。
四、審題不仔細,不按要求答題
適量的a溶液的名稱,部分學生寫成化學式,而且又寫不對。
濃硫酸干燥氣體的進氣口填“a”部分學生寫成“a”
通過本次改卷,我深刻體會到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化學知識,一定要注重細節,要注重指導學生化學用語的規范性、實驗現象描述的規范性,也要盡可能的去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