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整理與小結(總第十二課時)
一、知識網絡圖示
氮氣:(占空氣總體積約78%)氮氣的用途
稀有氣體:(占0.94%)he、ne、ar、kr、xe、rn,用途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占0.03%)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氣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 大,液態氧、固態氧均為淡藍色
點燃
碳+氧氣→
空 點燃
硫+氧氣→
點燃
磷+氧氣→
氣 化學性質 點燃
鋁+氧氣→
點燃
鎂+氧氣→
點燃
鐵+氧氣→
點燃
石蠟+氧氣→
氧氣:(占21%) 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
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 水+氧氣
原理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制法
⑴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
實驗室制法 實驗裝置 ⑵固體和液體反應,不用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
驗滿、檢驗
用途:供給呼吸、支持燃燒
二、物質分類
純凈物
物質
混合物
三、基本概念
1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2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3 氧化反應、緩慢氧化
四、專題總結及應用
例一 如圖2-39所示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實驗回答問題。
⑴選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將燃著的紅磷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什么?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又可觀察到什么現象?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