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單元《同在陽光下》單元知識小結及典型題
1.弱勢群體產生的原因(1)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
(2)受歷史、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發展方面還有較大的困難。
(3)我國當今社會中的一些弱勢群體,也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產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在市場競爭中,一部分人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勢人群和富裕者,而另一部分人則成為失敗者和貧困者;由于產業結構的調整,那些在沒有競爭力的產業中工作的職工,在調整過程中成為低收入者甚至成為下崗職工。
2.平等的真諦
(1)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2)每個人都應當享有被尊重的權利。
(3)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這是一個合理社會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
(4)一些處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奮斗詮釋了平等的真諦,捍衛了生命的尊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3.辯證地看待我國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現象
(1)平等不等于平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并帶動和幫助其他相對落后的個人和地區,攜手共進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這不僅體現了一個健全社會所應具有的平等內涵,也反映了一個社會不斷發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統一構成了現代文明社會前進的基石。
(2)平等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但平等總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我國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社會成員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相當突出。提高弱勢群體的生活水平,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實現人類不懈追求的理想——平等,任重而道遠。
4.關心、幫助弱勢群體
(1)既是政府的職責,也是全社會的責任。
(2)關心、幫助弱勢群體的意義
只有大家一起來關心弱勢群體,才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不斷走向公平與正義。
【特別提醒】中學生在關心幫助弱勢群體方面,除了自己主動去幫助他們外,還可以呼吁社會中更多的人去關注、幫助弱勢群體,也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使弱勢群體獲得更大的幫助。
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XX年1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稱,該部與發展改革委、監察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通知說,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大了保障企業工資支付工作力度,使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是,目前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依然存在。通知要求加大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力度,切實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其他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這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識?
答案:(1)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這是一個合理社會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