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上冊必背知識點
臭氧層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線,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壞而形成
溫室效應:空氣中co2排放過多引起全球氣溫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隨意丟棄,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氣質量日報:污染物主要指標是:總懸浮顆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六、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a+b→ab 多變一 例:c+ o2== co2 cao+h2o===ca(oh)2
分解反應:ab→a+b 一變多 例:2h2o===2h2↑+o2↑ h2co3==co2↑ + h2o
置換反應:a+bc→ac+b 單換單 例:fe+cuso4==feso4+cu h2+cuo==cu+ h2o
七、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ch4)。 6、人體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元素。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低的金屬是汞。 12、地殼中、人體中、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元素。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八、氣體的鑒別
(1)o2與其它任何一種氣體: 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能復燃的是o2
(2)co2與其它任何一種氣體:用澄清石灰水鑒別,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co2
(3)空氣、o2、co2、n2、h2 等多種氣體:先用燃著的木條,再用澄清石灰水鑒別
(4)h2、co、ch4 三種可燃性氣體:先點燃在火焰上罩干冷燒杯,后往燒杯中倒少許澄清石灰水鑒別。
九、物質的除雜:(括號內是雜質)
1、co(co2): 通過naoh溶液吸收掉co2氣體 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2、co2(co):通過灼熱的cuo除去co氣體(也可除去氫氣)方程式為:co+cuo = cu+co2
3、co2(o2): 通過灼熱的銅網除去o2氣體 方程式為:2cu+o2 = 2cuo
4、cu(fe): 加入足量cuso4溶液。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
5、kcl(mno2):先溶解,后過濾,再蒸發。(凡兩種固體一種可溶,一種難溶均可用該法除雜)
6、cao(caco3):高溫煅燒 方程式為:caco3==cao+co2↑
十、初中化學中的“三”(熟悉即可)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個(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