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考點歸納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組成
質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原子 中子:不帶電
: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⑴原子核所帶電量數稱為核電荷數,核電荷數= = ==
(2)原子的種類是由 ( )決定的。
2.相對原子質量
⑴概念: (符號為ar)。
⑵公式(單位:1)
⑶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課題2 元素
1.元素。
元素是 的總稱。
(1)元素種類:100余種(由此組成了3000多萬種物質)
(2)地殼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質量分數): (3)生物細胞中含量在前四位元素:
2.元素符號。
(1)意義: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③表示某單質(金屬、固態非金屬、稀有氣體)例:n的意義: 、 。s的意義 、 、 。
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添加系數,就只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不能表示該元素。如h既表示氫元素又能表示一個氧原子,而2h只能表示 ;
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
原子
區別
是宏觀概念,只表示種類,不表示個數
是微觀概念,既表示種類,又表示個數
適用范圍
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如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聯系
元素是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