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常見的鹽──氯化鈉 課堂實錄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⑴了解氯化鈉的組成、性質及其用途;⑵復習過濾操作的要點,學習蒸發操作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通過綜合運用溶解、過濾、蒸發等操作對粗鹽提純的實驗操作體驗,掌握分離、提純固體混合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和同學共同進行粗鹽的提純實驗,增強同學間的合作意識,并增進同學間的友情。
二、教學重難點
認識氯化鈉的用途;通過粗鹽的提純過程,掌握分離固體混合物的一般技能;學習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合作實驗法
四、教學過程
[提問引入] 我們每個人家里都有一種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沒有它,什么菜都食之無味,它是那種物質?
[生] 思考并回答:食鹽。
[師] 展示一袋食鹽,引導學生觀察,結合生活經驗說說食鹽的物理性質;指定一學生讀食鹽包裝袋上的說明,了解食鹽的組成。
[生] 得出結論:食鹽是一種白色顆粒狀的固體,有咸味,易溶于水;食鹽由精制鹽、碘酸鉀和抗結劑組成,食鹽是一種混合物。
[師]展示一瓶粗鹽和一瓶食鹽,一瓶食鹽的水溶液,一瓶粗鹽的水溶液,讓學生對比觀察。
[生] 觀察:①固體食鹽與粗鹽的色澤有差異;②食鹽水澄清透明、粗鹽的水溶液渾濁。
[師] 請大家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 1.將固體從液體中分離出來有哪些方法;如何從溶液中得到溶質?
2.怎樣將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泥沙)除去,如何從溶液中得到精鹽(提示:要從溶解度的角度考慮)?
3.實驗操作中需要那些儀器?怎樣制作過濾器?
4.實驗中要注意那些問題?
[生]將固體從液體中分離出來的方法有:過濾、(蒸餾)等;從溶液中得到溶質的方法有:蒸發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
2.除去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的方法可用過濾的方法;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可知,要把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可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3.實驗中需要的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玻璃棒、燒杯、蒸發皿、坩堝鉗、酒精燈、量筒、藥匙、托盤天平。
[生] 學習制作過濾器。
[轉引] 今天的學習任務:活動與探究──粗鹽的初步提純。我們今天的實驗稱取多少克粗鹽呢?
[生] 書上的質量太多,如果取少了又達不到實驗效果,(為了節約課堂時間)取2.5克吧。
[師] 下面請大家結合剛才的討論設計并完成粗鹽提純的實驗。
[投影] 1.探究名稱:
2.探究目的:為了得到較為純凈的氯化鈉(精鹽)
3.探究步驟:
(1) :①稱取2.5g粗鹽,②量取5ml水。注意:逐匙加入并攪拌,到粗鹽不再溶解。
(2) : 注意:①一貼、二低、三靠;②如果濾液渾濁應再過濾
(3) :注意:①攪拌;②蒸發中出現較多固體的時候,停止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