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②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條件。
反思小結
①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置換反應的條件。
練習與鞏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種常見的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狀態
硬度
密度(g/cm)
熔點(℃)
導電性
導熱性
延展性
銀白色固體
較軟
2.70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①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②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填“強”或“弱”)
③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種猜想
驗證方法
現象
結論
④若這種金屬就是鋁,而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用鋁等一些其他金屬摻雜甚至代替純銀飾品賣給不知情的顧客,請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條件設計一個方案,幫助鑒別這些飾品的真偽。
執教:湖北省宜都市聶家河鎮中學 張建平
點評
新課程標準下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本課題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小故事等多種形式創設了真實的教學情景,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提出問題、猜想、驗證、分析、歸納、小結等過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
點評: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 王宜平
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中學 張紅旭
背景資料
“金屬王國”的多面手: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知識: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常識
曾經有報刊發表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同居”》的文章,從金屬的物理性質上論證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存放在一起。它講的是純銀的硬度比純金軟,金、銀放在一起純銀會附在純金上,黃金飾物就會發白。白金(鉑金)的硬度大于黃金2至3倍,兩者也不宜放在一起。
古今金屬鑄幣,它們的金屬材質一般是金、銀、銅、鐵、鋁、鎳、鉛、錫等等。首先我們要明白“金屬的化學活性”。金屬的化學活性就是不同的金屬與其他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其化學活動性排序是: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排序越靠前的金屬化學活動性越強,反之惰性越強。所以金、鉑、銀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與氧化劑發生緩慢氧化的程度比起銅、鋁、鐵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要慢得多。所以天長日久,金幣往往還是金光閃閃,銀幣還是銀光閃閃,而銅幣和鐵幣往往就有銅綠、鐵銹斑斑。
還要明白一個化學原理就是“金屬的置換反應原理”。它指的是,化學活性強的金屬能夠把含有化學活性比它弱的金屬的化合物在離子狀態下分離出來。從一個通俗易懂的實驗上講吧。如果你拿一根紅色的銅棒,放入硝酸銀的溶液中,那么紅色的銅棒上幾分鐘時間就會出現一層銀附在銅棒上,就是說,銅把銀的化合物中的銀分離置換出來了。另外,化學活性不同的金屬相互接觸形成“原電池”,從氧化和還原的角度講,“原電池原理”與置換反應的化學本質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