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自測題
一、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哪一項是引發二月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
a.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b.沙皇專制統治對廣大人民的殘酷剝削壓榨
c.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武裝起義的計劃
d.協約國支持德國對俄國的武裝干涉
2.俄國二月革命后成立的政府是()。
a.沙皇專制政府 b.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c.人民委員會 d.工兵代表蘇維埃
3.促成布爾什維克黨提出用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的原因是()。
a.列寧回到彼得格勒 b.臨時政府對外奉行投降政策
c.臨時政府繼續戰爭 d.臨時政府拒絕給農民土地
4.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蘇維埃政權的領導機構是()。
a.臨時政府 b.人民委員會
c.士兵委員會 d.起義指揮部
5.俄國十月革命就其斗爭形式而言,其基本形式是()。
a.暴力基礎上和平交權 b.以武力奪權
c.從農村到城市的奪權 d.和平奪權
6.下列十月革命后新政府采取的政策中,最受農民歡迎的是()。
a.將工廠企業收歸國有 b.頒布《土地法令》
c.實行“余糧收集制” d.實行農業集體化
7.蘇維埃俄國遷都莫斯科是在()。
a. 1917年3月 b. 1917年11月
c. 1918年3月 d. 1918年11月
8.蘇俄國內戰爭結束后,蘇維埃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是()。
a.向協約國索取戰爭補償 b.與德國簽署停戰協定
c.恢復被戰爭破壞了的經濟 d.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新經濟政策內容的是()。
a.允許多種經濟存在 b.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c.對中小企業實行國有化 d.允許私人經營一些中小型企業
10.新經濟政策取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最能表明()。
a.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暫時放棄了共產主義原則
b.蘇維埃政府開始從國情出發,探索本國社會主義道路
c.蘇維埃政府缺乏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經驗
d.蘇俄政權向社會主義過渡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11.蘇聯前兩個五年計劃取得的成績是()。
a.形成了部門齊全的工農業生產體系
b.實現了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
c.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僅次于美國
d.廣泛吸收外資,投資能源建設
12.俄國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是在()。
a. 1928年 b. 1936年 c. 1937年 d. 1940年
13.列寧說:“我們計劃……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列寧所說的“辦法”是指()。
a.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農民 b.將大企業和工廠全部收歸國有
c.無代價地征收農民的糧食 d.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標志是()。
a.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
b. 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
c. 1937年,蘇聯全國完成了農業集體化
d. 1940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
15.關于斯大林創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基本上適應了蘇聯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②有嚴重的缺點和弊病③后來對蘇聯國民經濟發展起了阻礙作用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曾經采用其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題
1.十月革命后,列寧擔任了世界第一個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政府──“ ”的主席;俄國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標志是與 和 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