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格局的形成和崩潰
引導學生進行小結:美國對蘇聯的冷戰分成哪幾個重要環節?針對美國的冷戰措施,蘇聯和東歐國家有什么反映?展示:二戰后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形勢圖。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結果是在歐洲形成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兩大軍事集團日益成為美蘇爭霸的工具。
小組討論:“冷戰”政策的定義:“冷戰”政策的表現;“冷戰”對當時世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追根求源:美國為什么會提出“冷戰”政策?
【教學反思】
第2課 西方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課程目標】:
知識與能力:概述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知道歐共體;簡述戰后日本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過程與方法:概述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知道歐共體。簡述戰后日本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能夠了解戰后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史實、特點及其原因;認識到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調節和改良,經濟有了較大的新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矛盾重重,經歷了曲折和波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以美國、歐洲和日本為代表,概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發展變化的基本狀況。
【教學步驟】
導入:
1、一試身手:多媒體展示《1950---199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表:情況描述、原因思考
2、你知道嗎?介紹《硅谷》:96年時,這里每24小時就產生62個百萬富翁,1998年這里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400億美元,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奇跡是如何創造的呢?
一、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
1、說一說:展示《戰后初期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圖,圖中的數據表明了什么?
2、各抒己見:請結合有關二戰的史實說明五六十年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的原因。
(二站初,美中立,大發戰爭財,軍事工業迅速發展。經濟重心由東逐向西部和南部發展。大力發展科教,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改革社會經濟;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3、自由空間:以“美國經濟與教育、科技”為題組織自由發言。領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二、西歐的振興和歐共體的建立
1、考考你:你知道“西歐”的概念?
2、圖片《重建柏林》、《二戰后的歐洲城市》等:戰爭的巨大破壞,一片廢墟,當時人們對歐洲的重建普遍不抱希望,有人認為僅把柏林市的瓦礫清除干凈就需要20年的時間,要想復興簡直比登天還難。
3、課堂討論:戰后西歐經濟的恢復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引導:高素質的勞動力是由于工業革命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西歐在人才、技術、管理經驗甚至對外經濟聯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為西歐經濟恢復與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采用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是由于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進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又先后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新興工業,如核能、計算機、激光、宇航等。同時,又對傳統的工業部門,如鋼鐵、汽車制造等進行了固定資本的投資和技術改造,對農業部門也注意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程度,F代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技術后,極大的促進了戰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其次,戰后美國加大對西歐的經濟援助在客觀上為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指的是西歐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指導,利用國家力量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促進了對基礎工業和新興產業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