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新”在它是在保存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采用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的辦法,通過內部調整資本主義制度,達到消除經濟危機的目的。
第5課 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選擇題
1.c 2.d 3.b
二、填空題
1.經濟危機 600萬 納粹黨
2.意大利 日本 軍部 1936
三、識圖題
(1)日本;20世紀30年代。
(2)日本軍部法西斯勢力對日本青少年進行軍國主義教育。
(3)應提高警惕,提防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死灰復燃。
四、簡答題
首先,它是納粹黨克服經濟危機、獲取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作為戰敗國經濟十分困難,希特勒上臺時,正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嚴重威脅德國的時候,而猶太人在德國從事商業、金融業,相當富裕。納粹集團希望能夠通過反猶和排猶活動,侵吞猶太人的財產,為德國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提供財源。
其次,是為了實現對內獨裁、對外擴張的目的。納粹分子借“民族主義”招牌進行蠱惑人心的宣傳,驅使不明真相的人甘心為壟斷資產階級爭奪霸權賣命。大戰期間,反猶也成為納粹分子發動侵略、蹂躪別國和其他民族的借口之一,反猶旗號使納粹分子得以加強對占領國的控制。可見,反對猶太人是納粹黨推行戰爭政策的重要環節,是由其全球擴張、為壟斷資本服務的本質決定的。
第二單元自測題
一、選擇題
1.b 2.c 3.d 4.c 5.d 6.a 7.c 8.d 9.c 10.a 11.a 12.b 13. b 14.a 15.d
二、填空題
1.凡爾賽—華盛頓 體系 山東 五四運動 2.九國公約 凡爾賽和約 3.股票 三千萬 美國 4.國會縱火案 高度國防國家
三、材料解析題
(1)“雇主和代理人”是指資本家及其代理人。“雇員”指工人。該法保證工人有組織起來同資本家進行集體談判和參加工人組織的權利,并規定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以限制資本家的剝削。
(2)出發點是提高工人購買力,使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趨于緩和,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統治。影響:使美國工人運動滿足于經濟斗爭成果,不去從事政治斗爭,不去建立自己的政黨和采取更加進一步的行動。
(3)不存在根本利害沖突。他們的分歧為:一是出發點不同,羅斯福是從維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而反對派則是從眼前和自身利益出發;二是策略不同,反對派主張對工人實行公開的暴力壓迫,而羅斯福主張采取民主的、讓步的策略。
四、讀圖題
(1)德國法西斯迫害猶太人。
(2)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統治德國的時期。
(3)一方面,希特勒認為猶太人是全人類的敵人,文明的破壞者,德國的敗類。另一方面,當時正處于經濟大危機時期,德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希特勒要發動戰爭,通過剝奪猶太人財產可以解決財政困難和戰爭軍費。
五、簡答題
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例如英、法和德國的矛盾。戰勝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在對待德國態度上,法國主張嚴懲、肢解德國,英國則希望保存德國實力、讓它與法國抗衡,它們之間存在不同態度。還有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間的矛盾,例如關于中國要求收回山東主權被巴黎和會拒絕;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打破了日本一戰中取得的獨霸中國的局面,形成幾國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此外,還有帝國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