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這一體系的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列強間的利益沖突以及戰勝國和戰敗國的尖銳矛盾,最終必將打破暫時的均勢,破壞世界和平。
第三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選擇題
1.a 2.c 3.b 4.b 5.d
二、填空題
1.1939 9 2.綏靖堅決抵抗 3.英國蘇聯4.波蘭
三、連線題
四、材料解析題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
(2)沒有,因為在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之后,開始向西侵略英法。法國很快被德國占領,英國也遭受到德軍猛烈轟炸,處境危急。
(3)做法:答應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等地區的要求。目的:想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選擇題
1.c 2.b 3.b 4.d 5.c
二、填空題
1.1942 1 《聯合國家宣言》 2.1944 6 諾曼底登陸
3.1945 5 8 1945 9 2
三、識圖題
(1)1945年,蘇軍攻克柏林。
(2)蘇軍把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的屋頂。
(3)1941年6月,德軍掉頭向東,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但由于蘇軍的英勇抵抗,莫斯科戰役使得德國進攻計劃受挫,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
1942年7月,德軍分兵兩路進攻斯大林格勒。蘇軍進行英勇抵抗,很快發動了冬季反攻。第二年2月,被圍困的德軍投降。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在英美等反法西斯盟軍的配合下,1945年4月,蘇軍攻占柏林,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結束。
第三單元自測題
一、選擇題
1.b 2.d 3.a 4.a 5.b 6.b 7.a 8.b 9.b 10.a 11.d 12.d 13.a 14.c 15.b
二、填空題
1.蘇臺德 慕尼黑陰謀 2.1939 9 1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3.意大利4.蘇聯5.1941127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6.華盛頓《聯合國家宣言》 7.雅爾塔聯合國 8.諾曼底
三、辨析題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而進行的戰爭,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進行的反法西斯戰爭,反法西斯聯盟站在了正義的一方。
四、材料解析題
1.(1)英法都把德國視為防止歐洲布爾什維主義化的有效保障。
(2)英法對德國法西斯推行綏靖政策,縱容、慫恿德國進攻蘇聯。
2.(1)不成立。隨著對外侵略戰爭的擴大和國內經濟危機的不斷加劇,日本開始把目光轉到了戰略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日本在亞洲的瘋狂擴張,對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構成直接威脅,二者矛盾不可調和。為了獲得主動權,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2)“殘酷之炸彈”指的是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給日本關東軍以殲滅性的打擊;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勝利。
(3)相同點:兩份詔書都企圖掩蓋對外侵略戰爭性質,美化戰爭,推卸戰爭責任。不同點:前者是宣戰詔書,后者則為停戰詔書,被迫投降。
五、簡答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的產物。但在戰爭全面爆發前,英、美、蘇等國如果能夠及時結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采取共同的措施”,至少可縮小戰爭的范圍,減少戰爭的損失。
(2)認識:英法長期推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結果英法自食其果,法國滅亡,英國遭到猛烈轟擊。美國長期奉行“中立”政策,對法西斯侵略擴張沒有起到遏制作用。蘇聯也沒有盡最大努力。這樣就使希特勒解除了兩線作戰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