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 “運動和力”復習課案
6、關于力的合成,要注意以下幾點:
(l)合力與它的分力的關系是一種等效替換.
(2)共點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
(3)合力的大小不僅決定于各分力的大小,而且依賴于它們之間的夾角.因此,合力的大小并不一定大于每個分力的大小,如果兩共點力的大小是f1、f2,則合力f合的大小,隨f1、f2間的夾角θ而變化,0≤θ≤180°,θ變大時,f合減小,其變化范圍是(f1+f2)≥f合≥|f1+f2|,f合方向亦因θ而變化。
二、簡單的運動
1.速度是一個重要的物理概念,不能只會背誦定義和公式,就認為是懂了,要理解速度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l)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大小是不變的,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路程都相等,所謂“任何相等時間”是以測量精度和實驗要求為依據的.
(2)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由于速度的大小在變化、所以用研究勻速直線運動快慢的方法,引入平均速度來描述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路程(或時間)內的大體上的運動快慢程度.
(3)在求平均速度時必須注意是求哪一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便應該用哪一段路程除以該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不要張冠李戴。
(4)由于速度的單位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成的復合單位,所以在進行速度單位換算時,可以分別先把長度和時間單位換算到需要的單位,然后再進行運算。中間過程寫上單位,可以防止錯誤產生。
2.在研究機械運動的時候,作為標準的,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或靜止以及運動情況跟選擇的參照物有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觀察的結果不同。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要選擇那些使問題簡化而且是最合適的物體為參照物。
三、力和運動
1、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指出了物體在不受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由于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一個物體在不受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即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只能由物體本身的某種性質來決定.物體本身的這種性質叫做慣性.所以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外界的因素沒有關系.物體受力與否不會改變物體本身所具有的慣性.
慣性和慣性定律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2.要深刻地理解為什么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運動狀態的變化可以是:由靜止到運動;由運動到靜止;運動的速度大小發生變化,如由小到大(加速)或由大到小(減速);速度大小不變而運動方向發生變化等.
發生了上述四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情況,我們便說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這種狀態的變化必然是由于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不受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也就是說,不受外力作用時,靜止的將永遠靜止,運動的將永遠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什么時候有力作用,什么時候就會發生運動狀態的改變。
3.如果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那么,這兩個力對物體的作用就互相抵消,物體的運動狀態就不會發生變化.所以,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實際上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我們便可認為物體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