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 “運動和力”復習課案
必須學會物體在二力作用下是否處于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會用圖示法表示平衡狀態下物體所受的力.即:從物體所處的狀態看,物體在二力作用下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從受力特征上看,所受的兩個力必須滿足二力的平衡條件。
4、在實際問題中區分平衡力和物體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力是難點。
攻克這一難點的關鍵,在于對二力平衡條件的深入理解,初學者往往只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記憶深刻,而對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這兩個條件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二力如果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就根本談不上平衡.所以,這是討論二力平衡問題的前提.那么,在討論二力平衡問題時,為什么兩個力的作用線必須在同一直線上呢?這是因為:盡管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則受力物體將發生轉動而不可能處于靜止狀態,所以,我們必須全面、深刻地理解二力平衡條件。
5、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不能理解為阻礙物體的運動、如在自行車運動的過程中,后輪是主動輪,由于鏈條的作用后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相對于地面有向后運動的趨勢,地面對后輪上的接觸點施加向前的摩擦力f,f的方向與自行車運動的方向相同,這就是自行車在運動的過程中所受的牽引力。
研究滑動摩擦的實驗.用彈簧秤拉木塊在長木板上勻速運動,取三次壓力和摩擦力的數據,根據此數據研究摩擦力和壓力的關系.
研究這些數據我們發現
這個常數即滑動摩擦系數μ,由于接觸面性質(材料、光滑度)是確定的,所以μ為一個常數.實驗結果剛好表明這一性質。
由此可知:在接觸面性質一定時,摩擦力和正壓力成正比。
6、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可以判斷它的運動狀態的變化,反之也可以根據它的運動狀態的變化,來判斷它的受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