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熱運動》教學設計
課題
九年級第十六章第一節(jié)
教材
分析
教材從分子的組成入手,先說明分之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然后講到擴散現(xiàn)象,并對分子熱運動進行講解,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教
學
目
標
知識和技能
1. 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2. 能夠識別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解釋擴散現(xiàn)象。 3. 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4. 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2.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使學生知道,物體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3. 通過將分子間作用力與彈簧的彈力類比,使學生了解分子間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微觀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 用實驗和多媒體教學素材激發(fā)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可以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認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
難點
重點
分子熱運動。難點
1、 從宏觀出發(fā)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推測無法感知的事實。 2、 用分子熱運動觀點解釋有關現(xiàn)象。設
計
思
想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引導,從大量的物理現(xiàn)象出發(fā),了解分子熱運動的基本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學習分子間相互作用的有關知識。使學生樂于探索微觀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同時使學生意識到可以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認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教學
準備
玻璃瓶2只、二氧化氮氣體、鉛柱、勾碼、花露水、
空氣清新劑、彈簧和乓乒球、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
引
入
新
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復習提問: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等相關的問題。1、學生討論回答指出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看出的(區(qū)別灰塵、花香)
2、創(chuàng)造情境:教師用黑色塑料袋包著花露水在學生間邊走邊倒出少量花露水,讓學生猜是什么?2、學生感受,激發(fā)興趣。a、學生猜出是花露水后馬上表揚。然后問為什么能聞到香味?(先不要求回答)。b、前排學生先聞到,稍后后排學生才能聞到。花露水的味道比較熟悉,學生容易判斷出來。
(激起學生的情緒)
3、引導:我們能聞到香味,但不是同時聞到的。那么關于這個現(xiàn)象,同學們有什么問題?3、提出香味進入鼻子、香味從容器中向外傳、香味為什么會傳開等問題。4、引入課題:“分子熱運動”。4、明確學習內容是“分子熱運動”。
二、
擴
散
現(xiàn)
象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講述: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如1cm3空氣中的分子用每秒計算1010次的計算機計數(shù)也需80年。1、體會物質中分子數(shù)量之大。2、教師演示:二氧化氮氣體的擴散現(xiàn)象。 2、細心觀察玻璃瓶中氣體顏色的變化3、啟發(fā)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思考 :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氣,它是怎么進入到上面瓶中的?3、討論、交流。得出分子在運動著,二氧化氮分子與空氣分子進入到對方瓶中,這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媒體展示 “氣體的擴散現(xiàn)象”4、提問:為什么硫酸銅溶液與水的分界面逐漸看不清了? 4、思考得出: 硫酸銅溶液分子進入到水中,水分子也進入到了硫酸銅溶液中。媒體展示結合課本閱讀5、啟發(fā):固體分子會運動到其他固體中嗎? 5、思考:可以。媒體展示6、講述:擴散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