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分子熱運動
第一節 分子熱運動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能識別擴散現象,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進行解釋。
3.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4.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
2.從宏觀現象推論分子特征,滲透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并培養學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標
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通過直接感知的現象,可以認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教學重點
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從對演示實驗的觀察、分析、推理,用宏觀的物理現象揭示物質的微觀結構。
教學方法
演示法: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有直觀感覺,再進行分析、歸納,從而得出結論。
教具準備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廣口瓶、空廣口瓶、硫酸銅溶液、試管、鉛柱、多媒體課件等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物質。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猜想物質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組成的。現代的科學技術已證實古人的猜想。請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來連成一片的水,其實是由一個個具體的水分子組成。分子體積很小,我們肉眼看不到。
[師問]那我們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運動?
[生]我們用顯微鏡。
這個方法可取,有沒有其他方法呢?我們打開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有什么感覺?
[生]能聞到香水味。
問題:為什么能聞到香水的香味?
討論得出:能聞到香水味,說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們鼻子里,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這種宏觀現象來推知分子運動情況,就是我們常用的一種物理研究方法——轉換法。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分子的運動情況。
二、新課教學
1.擴散現象
演示實驗1:我們將一個空瓶子,倒扣在一個裝著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面,抽掉蓋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觀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紅色現象,說明了什么?
結論:上面空瓶有紅色,說明二氧化氮氣體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運動的。這個實驗是一種擴散現象。
多媒體展示:不同的物質在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擴散現象很常見。請你們舉出幾個例子。
(到醫院聞到消毒液味;在花園里聞到花香 …… )
提出問題:氣體可以發生擴散,那么液體和固體是否可以發生擴散呢?
演示實驗2:向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用滴管注入2滴紅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