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
m=ρv算出它的質量。
⑶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⑷判斷空心、實心問題(三種比較法)。
⑸測量物體中所含各種物質的成分(列方程求解)。
⑹要學會查密度表及其意義,并要記住常見物質的密度。
⑺根據需要,可對不同密度的材料進行選擇,同時也可以人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三、復習過程
提問:測量密度根據什么原理?——
提問:會選用以下那些器材測量密度?
天平——質量,彈簧稱——重力,量筒和水——體積,密度計——密度
密度的幾種特殊測量:
例1 (臨沂市XX年)張磊同學在河邊揀到一精美的小石塊,想粗略知道小石塊的密度,于是他從學校借來一架天平,用紙杯改裝了一只溢水杯,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估測出了小石塊的密度。請你也用這些器材設計估測小石塊密度的實驗方案,并得出和實驗方案相一致的密度表達式。
例2 (陜西理化) (每空1分,共6分)老師鼓勵小明在缺少砝碼的條件下測出大理石密度。現有器材:天平、量筒、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水、一小塊大理
石、細線和滴管等。小明稍加思考,決定用以下方法進行實驗:
(1)實驗過程: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撥至 ,調節 使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左右兩盤各放一只燒杯,將大理石放在左盤的燒杯里,在右盤的燒杯中加水,快平衡時用滴管調節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圖一1).
③將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一2,讀出體積并記錄,
④用量筒和水測得大理石的體積為20cm3
(2)收集與處理實驗數據:請你將實驗數據填入下表并計算.
例3 (廣州市XX年)
(2)下表是兩位同學測量水的密度時不同的實驗操作過程,哪位同學的實驗誤差會相對
較小?簡要說明理由.
小芳的實驗過程 小明的實驗過程
①用天平測出裝了適量水的燒杯的總質量m 1
②把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
②用天平測出倒水后燒杯的質量m 2
④求出倒入量筒中水的質量m=m 1-m 2
⑤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
⑥根據公式求出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測出干燥的空燒杯的質量m 1
②把適量的水倒入燒杯
③用天平測出裝了水的燒杯總質量m 2
④求出燒杯中水的質量m =m 2-m 1
⑤把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簡
⑥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
⑦根據公式求出水的密度
四、堂上練習
1、(福建省廈門市XX年)小東同學在測定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其方法和步驟完全正確,如圖14甲顯示的是
他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時的情景,乙顯示的是倒入鹽水后量筒的讀數。
(1)根據圖中相關數據幫小東將下表填寫完整。
(1) 另一位同學的實驗方法是:先測出空燒杯質量,并
在量筒中倒入鹽水,測出鹽水的體積,再把量筒內鹽水全
部倒入燒杯,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然后計算鹽水的
密度,用這種方法測出鹽水的密度ρ'與小東測出鹽水的
密度ρ相比較,則ρ'___ρ(選填“<”、“>”或“=”)
2、(泰安市)在一次地理實踐活動中,小明在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