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的應用
一、教學目的⒈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三種杠桿的概念、特點及應用。⒉通過三種杠桿的分析,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及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⒊通過了解杠桿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物理知識對提高人民生活、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二、教材分析教材從杠桿的平衡條件出發,討論了杠桿可分為三種,以及每桿的特點,希望在運用知識上給學生示范。然后介紹每種杠桿的實例,使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能根據三種杠桿的概念對常用的杠桿進行歸類。難點:能正確畫出杠桿示意圖,找出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四、教學用具剪刀、鉗子、瓶起子、鑷子、指甲剪、天平、杠稱、杠桿和支架、鉤碼、彈簧測力計、線。五、教學內容㈠、引入新課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什么是的一點兩力兩臂?什么是杠桿的平衡條件?便于學生的知識的遷移。請幾位同學支黑板上畫出事先畫在黑板上的杠桿的示意圖,在畫完杠桿的示意圖后,進行點評,鞏固力臂的畫法。在畫好的杠桿示意圖上標上力臂和力四個量中的三個量的大小,求第四個量。然后請幾位同學回答求解的結果。以鞏固杠桿的平衡條件。對上述的杠桿從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進行歸類,得出三種杠桿,這三種杠桿在應用各有哪些優缺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第十三章的第二節杠桿的應用。㈡新課內容⒈三種杠桿通過上述的分析得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的概念。進一步分析得出這些杠桿的特點。⑴請同學們在課本第194頁的圖13-5中畫出各杠桿的力臂,根據三種杠桿的概念,并判斷哪些是省力杠桿?哪些是費力杠桿?⑵請同學們閱讀194頁的倒數第一段,后回答以下問題。①省力和費力的具體含義是什么?②省距離和費距離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引導學生說出①問中是指比較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若動力比阻力小,則省力。反之,則費力。引導學生說出①問中是指比較動力作用點通過的距離和阻力作用點通過的距離的大小。若動力作用點通過的距離比阻力作用點通過的距離小,則省距離。反之,則費距離。⑶根據上述的分析推斷一下,等臂杠桿的情況是怎樣?⒉天平和秤⑴天平等臂杠桿最重要的應用是天平。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根據物體質量與重力的關系,以及杠桿的平衡條件,請同學們自己分析和說明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等于被稱物體質量的道理。同桌之間用2分鐘的時間討論,然后教師提問。根據所講的情況給以適當的補充說明。稱質量的工具除了天平外,還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桿秤、案秤等等,⑵秤桿秤、案秤都是根據杠桿的原理制成的。請同學們讀圖13-6結合講臺上的案秤實物認識案秤的結構。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示范稱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⒊做同步練習,并作簡單的講評。㈢小結:我們今天學習了三種杠桿的作用及應用。㈣布置作業⒈復習課文,制作蠟燭蹺蹺板。⒉書面作業:課本203頁習題第1、2題六、課后記七、板書設計
§13-2 杠桿的應用一、三種杠桿
省力杠桿
費力杠桿
等臂杠桿
圖形
概念
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