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
詳細介紹:第十三章簡單機械第一節杠桿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杠桿及杠桿的五要素。2、理解杠桿的概念;能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3、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能力目標: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愛科學、愛動手,事實求實的學習態度。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課前準備:學生自制蠟燭蹺蹺板:長蠟燭1支,大號縫衣針1根,杯子2個,薄鐵皮(或塑料板)1塊,小碟2個。教具準備:杠桿和支架,鉤碼,尺,線,彈簧測力計。教學難點:動力臂和阻力臂的畫法。教學重點: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過程:一、引入:出示幻燈片1、2二、出示教學目標,明確學習目的,出示幻燈片3、4。三、展示收集的杠桿,出示幻燈片5、6,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四、分組討論:什么叫杠桿?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出示幻燈片7,杠桿的定義,學生齊讀。五、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六、實驗探究:板書:杠桿的平衡條件:六、趣味小實驗:自制蠟燭蹺蹺板4、點燃蠟燭兩頭,就做成了一個蠟燭蹺蹺板。七、比拼臺:出示幻燈片18(通過超鏈接和19—25相連),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答題,競賽。學生競爭選取題目,搶答題。目的:活躍課堂氣氛,鞏固課堂教學,并頒獎鼓勵。八、小結本節內容:出示幻燈片26。九、作業:。出示幻燈片27。板書設計:第一節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1)支點o(2)動力f1(3)阻力f2(4)動力臂(5)阻力臂二、探究實驗三、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