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說課稿
(2)你最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學生圈劃文中的語句,并在旁邊加注欣賞的理由,然后讀給同桌聽。
全班交流,要求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小結:作者創造性地向讀者展示了一種描寫聲音的好方法,即以畫面來表現聲音。這些描寫音樂的句子大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澀為靈動,化平淡為豐富。
(3)“三分詩,七分讀!闭b讀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熟悉,也是審美的一種有效的形式。在散讀、品讀后,我要求大家齊讀第5段,學生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在這次的誦讀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人文的互動。
4、同形訓練,拓展思維
葉圣陶先生認為訓練“就是要使學生學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這個“變”不是知識的簡單記憶,而是知識的再建構。依據學生習得心理,我再次播放了音樂,讓學生閉目傾聽,并故意在音樂結束后留下半分鐘的時間空白讓學生品味,而后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手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下自己對音樂的印象。
5、小結
王小玉說書是美的,更美的是劉鶚的生花妙筆,它通過聯想和想象,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賦聲以形,賦聲以色,留其風韻至今日今時,感染了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通過剛才的實踐,我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只筆,那么,你能用這只筆去繼續書寫生活么?
6、布置作業
(1)短短的40分鐘幫助學生感知到了文學的魅力,但印象初淺,美文的陶冶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于是我要求學生在課后反復誦讀并至能背誦第5段,進一步感知文章的美。
(2)表達:有人說,因為能夠傾聽,所以感到幸福。你聽,瑯瑯的讀書聲,操場的喧嘩,師生的交談,迅急的風雨,悅耳的鳥鳴……仔細傾聽和體會周圍的這種聲響,借鑒課文的描寫手法,記錄和描繪你的感受與想象。
上一篇:《小巷》 教學案例
下一篇:《明湖居聽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