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游記》的文學技巧教案
4.為什么說實地考察很重要呢?
答:因為要抓住特點。這是從正面說明其重要性。接著又從反面說明,如果不實地考察,就抓不住特點,也就只能用一些套語了。而“因襲的詞章套語決不夠用來描寫景物,因為套語總是浮泛的,籠統的,不能表現某地某景的個別性質。”為了把這一點說得真切,胡適還特別指出就是老殘也難免有偶然的錯誤,其原因就是“作者誤記”,當然是實地考察不嚴所致。
5. “王小玉唱書”一段歷來為人稱道,你能說說這段文字好在哪里嗎?
答:音樂本來是不能用文字寫出的,只能聽的,可是老殘卻用了“七八種不同的比喻”把它寫得具體了。這七八個比喻,妙在把不可見的聲音用軀體可感的心理效果和可見的形狀來表現。
6.請你說說作者在文中的中心觀點是什么?
答: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濫調,總想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
7.文章最后一個例子,又回到開頭論點上來,說明要寫得好,非得下“精細觀察”的工夫不可。當然,胡適的這種觀念,強調為文一定要實地觀察,而且要精細觀察這樣一種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從理論上來說,實地觀察,固然十分重要,但也有其局限。這個局限就是過分的實地觀察,亦步亦趨的追隨現實,也可能壓抑了想象。而為文并不僅僅是現實的照抄,作者的想象、選擇、主觀情志的滲透,是文章的生命線。
【小結】
胡適的這篇文章,是一種比較隨意的、漫談性質的文章,并不是嚴格的學術論文,因而行文比較自由。但自由和隨意不等于說可以不嚴密。即使在這樣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胡適是力求嚴密的。
上一篇:《李憑箜篌引》教案2
下一篇:岳陽樓記 資源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