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孔乙己
從容說課 《孔乙己》寫于1918年冬。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后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卻極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劇和整個世態,揭露了為封建科舉制度所殘害的讀書人的病苦,是一篇討伐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
- 5 孔乙己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
- 孔乙己
教學建議 一、思想主題 小說通過對悲慘一生的描寫,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地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另一方面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
- 《孔乙己》2
第一課時 (-)明確目標 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這一特定社會環境的作用。 2.理清情節,認識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二)整體感知: 凡讀過魯迅小說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遭到當...
- 孔乙己
第三單元.·單元要點分析。這個單元欣賞小說。所選的五篇古今中外的小說;有的揭示舊時代的“國民性”問題,有的鞭撻見風轉舵的丑惡現象,有的歌頌殺富濟貧的英雄豪情,有的表現少年成長的歷程…題材豐富,手法多樣,語言精彩。...
- 《孔乙己》
【目的要求】 從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體會全文精巧含蓄的布局。 理解社會環境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理解人物描寫的作用。...
- 孔乙己
教學建議 一、思想主題 小說通過對悲慘一生的描寫,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地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另一方面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
- 孔乙己
教學建議 一、思想主題 小說通過對悲慘一生的描寫,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地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另一方面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
- 孔乙己
第二課時一、預習.1.閱讀全文,質疑。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三、四題。二、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小說的情節以及社會環境,這節課我們著重研究這個人物形象,以及其所蘊含的社會意義。...
- 孔乙己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2.認識孔乙自己這一人物形象。 3.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 孔乙己
【經典案例】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2.認識孔乙自己這一人物形象。 3.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 《孔乙己》課文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掌握刻畫人物的方法。2、了解孔乙己性格特征。3、分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探究性學習重點】1、掌握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2、探究孔乙己性格的復雜性,孔乙己悲劇的原因。【教學方法】質疑,討論,探究。...
- 九年級下冊語文孔乙己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標]1、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2、在具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揭示孔乙己悲劇生活的社會根源。...
- 孔乙己教案一等獎(精選2篇)
教學目的1.學習方法的指導。2.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學內容1.掌握一種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3.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訓練。課時安排課時一課時;課型導讀課。預習要求1.疏通文字,熟悉課文。...
- 第5課《孔乙己》教案(通用13篇)
一、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2、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二、教學重點抓“半”字,感悟人物形象三、教學難點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 九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