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練習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游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后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
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 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
1、注音 (3分)
冀( ) 眷( ) 簇( )
2、作者在第1小節對“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中的“學子”持怎樣的看法?(2分)
3、第2小節中,作者認為“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那”具體所指得是什么?(2分)
4、第6小節中,作者說“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2分)
5、請仿照“‘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這樣的句子另寫兩個句子(喻體不能與文章的例句重復)。(4分)
6、第9小節“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一句中,“它們”具體指什么內容?為什么說“它們等值”?除了第8小節列舉的孝心之外,你認為還可以以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孝心?(4分)
四、 附加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4—16題。(8分)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廣東省中考題)
1、(2分)用現代漢語寫出“寧可以急相棄邪?”一句的意思。
2、(2分)畫線句子中的“此”是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