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時間篇:“今”·匆匆》教案
“描摹形象閱讀法”:即運用詞語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概括的描摹,起到充分理解內容的作用。
(3)朗讀指導。
本文文字比較淺近,但語言優美,通過上一環節的練習,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已有了大概了解,再通過朗讀訓練,為下面的語言分析打基礎。 ·
朗讀時注意讀出對時間匆匆而過的珍惜之情,及因感悟而惶恐而發奮的心情。同時,擬人、排比、反問的修辭手法的用語特點,也應讀出來。先由學生自由讀,然后再由朗讀好的同學范讀。 3.歸納兩文在文體上的不同點。提問:兩文的文體有什么不同?其表達方式有什么區別?
230
明確:<“今”)是議論文;<匆匆)一文是抒情散文。——文體。 《“今”》一文:以議論為主,鮮明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以理服人;《匆匆》一文以描寫抒情為主,通過形象的描寫來表明觀點,以情感人。——表達方式。 4.課時小結。 (1)“描摹形象閱讀法”的基本方法。 (2)兩文在文體及表達方式上的不同點。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比較分析不同特點的語言以及不同的表達作用。
2.學會“多角度比較閱讀法”,并運用這一閱讀方法來分析:兩篇課文的不同特點。 二:教學過程: i.復習導人。 (1)兩文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有何不同?明確:文體:<“今”)議論文, <匆匆)抒情散文。表達方式:前者以議論為主,曉人以理,以理服人;后者以描寫、抒情為主,動之以情,以情動人。; ,(2)分別朗讀兩篇文章。 2,品味語言。 (1)比較分析意思相近而特點不同的語言。這里主要是針對文后練習一來進行。明確:久剛剛說他是“今”是“現在”,他早已風馳電掣一般,已成“過去”了。(《“今”》)
b.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隊我腳邊飛去了。(《匆匆》)
兩句都是表達時間流逝得很快。但a句是非常概括的闡述性語言。b句是具體生動的描寫性語言。
又如,都是表達珍惜時間的:
久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丟掉,豈不可惜?(《“今”》)
b.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匆匆))
a句語言概括抽象,b句語言形象生動。
(2)找出《“今”》文難懂的語句,分析理解其內涵。小組先找,然后討論,不能解決的再全班解答。)
學生理解可能有難度的句子: (可以分
①“因為宇宙大化,刻刻流轉,絕不停留。”這里的“大化”是指自然的變化,而“刻刻流轉”“絕不停留”和下文的“風馳電掣”等詞語則形象地表現了宇宙變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