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漁殺家》教案3
4.這場戲中,安排李俊、倪榮與蕭恩的會面有什么作用?
提示:如果出場人物只有蕭恩父女和丁郎,戲劇沖突就無法展開。作者安排李俊、倪榮上場,通過他們的相互關系,透露了蕭恩的非凡生平。用他們的交談,交代了桂英的婚事,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漁稅銀子的非法剝削性質,從而引起戲劇沖突,推動情節發展。
5.在這場戲中,蕭恩對催討漁稅是毫不反抗的,就連李俊、倪榮質問丁郎時他都要勸阻,但后來他終于奮起反抗,殺死了惡霸全家,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蕭恩起初的不反抗,更能反襯封建剝削和壓迫的不義,反襯地主惡霸和官府的殘酷。這樣對比,更能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和封建政治的黑暗,更能揭示封建社會“亂自上作”“官逼民反”的階級斗爭規律。
三、分析蕭恩形象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最能體現蕭恩性格的說白、唱詞、舞臺提示。
示例:
唱詞:父女打漁在江下,家貧哪怕人笑咱
說白:難為你了
不要與他致氣
他們的勢力大呀!
舞臺提示:(勸阻)
(笑)
2.歸納蕭恩形象。
明確:蕭恩本是梁山好漢,性格有豪爽的一面,但他一心隱跡江湖,因而對惡霸地主
和官府的欺壓逆來順受,毫不反抗,表現出懦弱的一面。
四、布置作業
1.將課文改寫成小故事,題目自擬。
2.歸納李俊、丁郎形象。
3.有條件的,可欣賞京劇傳統劇目一至二本,進一步體會京劇的特點。(《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 延邊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