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知識要點及同步練習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隅:角落。
明月珠:一種特別大的寶珠。
捋:手握東西,順著移動。
髭:嘴唇上的胡子。
但坐:只因為。但,只,只是。坐,因為。
踟躕:徘徊不前。
寧可:愿意,同意。
東方:指丈夫做官的地方。
千余騎:形容丈夫的隨從眾多。
居上頭:在前列。這里的意思是地位高,受人重視。
大夫:指高級文官。
為人:指人的身材相貌或性格特征。
盈盈:形容舉止從容舒緩的樣子。下文“冉冉”義同。
殊:不一般,這里是人才出眾的意思。
二、相關背景:
1、關于《樂府詩集》
“樂府”這一名稱起源甚早,但是作為官府的一個專職收集民間雜歌謠辭的附屬機構,當是自漢武帝時起。延傳至今,曲調當然已經不知所聞了,但歌詞卻流傳下來,便是如今所謂的“樂府詩”。
“漢樂府”主要收集的是兩漢時期的民間歌謠,現存的五六十首漢樂府民歌,大多數都是五言體的,其文辭都比較成熟,應該屬于東漢時期采集的民間歌謠,然后又經過文人的修飾和整理,比如《上山采蘼蕪》、《陌上!贰ⅰ豆聝盒小分惖摹R灿幸恍╇s體詩,四言、五言、七言不等,比如《東門行》、《西門行》、《孤兒行》等等。也有幾首西漢時收集的民間謠曲,如《戰城南》,以為是漢武帝時的歌謠。有些詩辭由于演唱上的緣故,在詩結尾處加了類似于敦煌曲子詞中襯字的句子,比如《臨高臺》最后一句“收中吾”,完全沒有意義,只是增加了演唱時的韻味。
漢樂府詩的藝術表現手法也非常卓越,它對事件的發生發展,往往是通過人物的對話行動來表現,而不僅是單純的作平板的敘述。其語言生動樸質,簡潔有力,往往三兩句話就能塑造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明胡應麟稱其為“質而不俚,淺而能深,近而能遠”,“矢口成言,絕無文飾,故渾樸真至,獨擅古今”。同時在人物的描述方面,也能運用各種修飾方法,令觀者拍案叫絕。比如《陌上!分袑α_敷美貌的描述,在《孤兒行》中對孤兒悲慘生活的描述等。
我國詩歌一貫以來就是抒情詩多于敘事詩,個人的舒懷多于對現實的描繪。漢樂府開了現實主義的先河,所流傳下來的漢樂府詩中,表現的內容非常廣博,是對現實社會的真實反映,具有高度的現實性。其中《孔雀東南飛》便是一篇杰出的長篇敘事詩,它結構嚴謹,人物形象鮮明,千載之下,依然感動著它的每一個讀者。其他短篇敘事詩有《孤兒行》、《陌上!贰ⅰ稏|門行》、《十五從軍征》等,都從各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余冠英先生在他的《樂府詩選序》中言:“中國文學的現實主義精神雖然早就表現在《詩經》中,但是發展成為一個延續不斷的,更豐富、更有力的現實主義傳統,卻不能不歸功于漢樂府!贝搜圆惶。它的現實主義風格也影響了一大批后來的詩人作者。比如建安時期的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新樂府》詩體,都繼承了“漢樂府”的風格。
2、關于《陌上!
《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民歌中的最優秀的作品,也是敘事詩的代表作。
《陌上桑》一名《艷歌羅敷行》,又名《日出東南隅》,是一篇喜劇性的敘事詩。它寫一個名叫秦羅敷的美女在城南隅采桑,人們見了她都愛慕不已,正逢一個“使君”經過,問羅敷愿否跟他同去,羅敷斷然拒絕,并將自己的丈夫夸耀了一通!赌吧仙!返哪割}淵源甚遠。中國古代的北方盛產桑樹,養蠶業也相當發達,每當春天來臨,婦女們便紛紛采摘桑葉,《詩經·魏風》的《十畝之間》,對其情景有生動的表現。由于采桑之處女子很多,所以,其地也往往成為男女戀愛的場所,《詩經》中所吟詠的“桑間濮上”之地,便是如此。由此,也產生了許多有關采桑女的傳說故事,其中的一個主要母題,就是一過路男子向一采桑女子求愛。上古的大禹涂山女傳說,春秋的解居父傳說,魯國的秋胡妻傳說等等,都是具有這種母題的故事。《陌上!穭t是這一母題在漢代的變奏(辛延年的《羽林郎》其實也是這一母題的變奏)。不過,和前此的具有這一母題的傳說故事相比,《陌上!犯挥诶寺院驮溨C性,體現了漢代文學的長足進步。《陌上!返睦寺,主要表現在詩歌前半部對于羅敷美麗的描寫方面。秦羅敷似是漢代美女的通稱,比如在稍后的《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之母要為兒子再娶的,就是“可憐體無比”的“東家賢女”秦羅敷,她與《陌上!分械那亓_敷當然不會是同一個人!赌吧仙!分袑懬亓_敷的漂亮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