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方贪2
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樂府詩常識。
2.朗讀、背誦,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心思想。
3.體會羅敷形象的特點和側面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熟讀、背誦。
2.理解課文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理解羅敷形象的特點和意義。
3.學習側面描寫的方法,體會夸張、排比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一、簡介“樂府”導入:
樂府本是漢代專門掌管音樂的官署,職責之一是搜集民間俗曲和歌辭。漢代人把樂府機關收集整理、編錄演奏的詩篇稱為“歌詩”,后人稱為“樂府”或“樂府詩”。樂府詩既包括來自民間的詩歌,也包括一些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這些詩,一般都配樂歌唱。漢人郭茂倩編有《樂府詩集》,我們曾學過南北朝時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今天學習漢代樂府詩《陌上!。
二、朗讀:
1.學生聽朗讀(播放朗讀音頻);教師提示注意以下字音:
陌(mò) 隅(yú) 敷(fū) 籠系(xì) 倭(wō)墮(duò)髻(jì) 緗(xiāng)綺(qǐ)
襦(rú) 捋(lǚ) 髭(zī) 著(zhuó) 帩(qiào) 踟(chí)躕(chú) 姝(shū)
寧(nìng) 載(zài) 不(fǒu) 騎(jì) 婿(xù) 驪(lí) 系(jì)馬尾 絡(luò)
皙(xī) 鬑(lián) 盈(yíng) 冉(rǎn) 趨(qū)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
三、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寫作方法:
(一)第一段:
1.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2.學生對照注釋理解內容,就不懂的地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教師準備:*好女:美女。*自名:本名。*善:擅長,很會。*蠶桑:養(yǎng)蠶采桑。*為:做成。*行者:過路人。*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由于看羅敷,耽誤了手中的活,回來后彼此抱怨。但,只是;坐,因為。
3.指名概括本段大意。
(明確)寫羅敷美貌。
4.學習描寫手法:
(1)詩句靈活運用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描寫羅敷美貌,結合這一段的內容具體說說。
(明確)首先使用側面(間接)描寫,寫羅敷美好的住所:陽光照耀的秦氏樓,描寫采桑用的精美器物;接著正面(直接)描寫羅敷精美華麗的服飾;然后又用側面描寫,借助行者、少年,耕者、鋤者如癡如呆的反映表現(xiàn)對羅敷的傾慕。主要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即使不再使用正面描寫,我們已能感受到羅敷絕美的姿容了。
(2)這一段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以增強表達效果?
(明確)夸張、排比。(例略)
5.學生齊讀、自讀、背誦這一段。
(二)第二段:
1.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2.學生質疑,師生解疑。
教師準備:*謝:請問。*寧可:愿意。*共載:一道乘車而去。*不:同“否”。
3.指名學生概括本段大意。
(明確)寫使君垂涎羅敷美色,向她提出無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