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 益州之眾出于秦川,
天下(形勢)有了發展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向宛、洛進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向秦川
百姓 孰 敢 不 簞食 壺漿 以 迎 將軍者乎? 誠如是, 則 霸 業 可 成,
出兵,老百姓誰不(用)籃子(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漿來歡迎將軍呢? 如果真能如此,那么稱霸的大業就
漢室 可 興 矣。”
能成功,漢王朝就可以復興了。”
先主曰:“善!” 于是 與 亮 情 好 日 密。
劉備說:“好!” 從此,和諸葛亮的情誼就一天比一天深厚。
關羽、張飛等不悅, 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 猶魚之有水也。 愿諸君勿
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說:“ 我得到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
復言。” 羽、 飛 乃 止。
再說 (反對的)話。”關羽、張飛才不再說什么了。
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概述諸葛亮的遠大抱負,使人們對他有初步的認識。第二部分(2):敘述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從側面進一步寫諸葛亮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物。第三部分(3~5):寫諸葛亮隆中對策。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并推測了未來形勢的發展。第四部分(6):寫劉備非常重視諸葛亮的才能,側面烘托了諸葛亮的才能。
五、 寫作特色 1人物描寫上側面烘托與正面描寫相結合,詳略得當。 2語言簡潔流暢,生動準確,樸素自然。
六、 一詞多義
1為: 唱 好為《梁父吟》
結為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是 謂為信然
變為 以弱為強者
表示被動,“被” 賢能為之用
2謂 說 謂為信然
對……說 謂先主曰
3已 停止 然志猶未已
已經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通“以” 自董卓已來
4遂 就 由是先主遂詣亮
終于 然操遂能克紹
5 圖 謀取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地圖 圖窮而匕首現
6利 物資 利盡南海
有利的條件 天時不如地利
7 盡 全部取得 利盡南海
消失,沒有 林盡水源(《桃花源記》)
8信 信用 信義著于四海
通“伸”,伸張 欲信大義于天下
9好 友好hǎo 外結好孫權